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8834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8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地铁线路设计领域,提供了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换乘站沿深度方向设置有两个站台层,一个所述站台层的两侧设置有地铁线路1和地铁线路2的一个方向的线路的停靠点,另一所述站台层的两侧设置有所述地铁线路1和所述地铁线路2的另一个方向的线路的停靠点;于所述换乘站其中一端所述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斜穿过所述地铁线路1其中一个方向线路的上方;于所述换乘站另一端所述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斜越过所述地铁线路1另一方向线路的下方。通过采用麻花状的隧道,将相同方向的隧道由水平并行布置改为上下叠层布置,实现便捷换乘,同时利用地下空间减小用地宽度,车站结构宽度可减小为20m左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铁线路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为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准时、舒适、高效等特点得到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网络日趋复杂,线路间相互影响逐渐增大。不同线路之间的客流交换需要在车站实现;网络的资源共享需要在线路相交处实现。因此地铁线路相交处换乘站设计、联络线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换乘站客流的运营组织、换乘便捷性以及网络的资源共享、应急救援等。然而受车站周边环境、线路条件、建筑功能要求的制约,使换乘不便捷,联络线设置困难。目前常见的线路相交形式有十字型、L型、T字型、平行、上下重叠等,两线路四方向换乘是利用通道加楼扶梯实现。本研究针对的是两条线路换乘车站两端,通过区间隧道立交转换相对关系,两条线路四线交叉上下重叠实现同方向同站台换乘。两线路之间加设联络线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功能。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两条地铁线路换乘方案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给出的实施例中,线路1的双向路线设置于线路2的双向路线的中间,两条线路四方向(线)平行同站台换乘车站结构宽度较大,结构宽度一般需约45m。然而城市老城区既有道路宽度较窄,周边建筑物密集,高楼林立,人流、车流复杂时,车站开挖宽度太大,会造成施工期间交通疏解困难、道路两侧拆迁量过大、施工风险过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至少可克服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的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包括沿换乘站深度方向设置的两个站台层,一个所述站台层的两侧设置有地铁线路1和地铁线路2的一个方向的线路的停靠点,另一所述站台层的两侧设置有所述地铁线路1和所述地铁线路2的另一个方向的线路的停靠点;于所述换乘站其中一端所述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斜穿过所述地铁线路1其中一个方向线路的上方;于所述换乘站另一端所述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斜越过所述地铁线路1另一方向线路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斜穿所述地铁线路1其中一个方向线路的上方,且所述地铁线路1的该方向线路与位于下方的所述站台层对应;所述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穿过所述地铁线路1另一方向线路的下方,且所述地铁线路1的该方向线路与位于上方的所述站台层对应。进一步地,所述换乘站中同一所述站台层的所述地铁线路1和所述地铁线路2的线路的方向相同。进一步地,同一地铁线路的两个方向的线路分别位于所述换乘站中上下所述站台层的对立侧。进一步地,所述换乘站中两层所述站台层之上设置有公共区域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的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针对两条线路换乘车站双岛四方向(线)平行同站台换乘占地宽度大的缺点,提供一种适用于两条线路换乘站台双岛上下重叠两两同方向同站台换乘的方案,采用了“麻花”状的隧道,即数次交叉换位,将相同方向的隧道由水平并行布置改为上下叠层布置,实现便捷换乘,同时利用地下空间减小用地宽度,立交条件较好,最大纵坡28‰,车站整体埋深约23m,车站结构宽度可以由45m左右减小为25m左右,尤其适用于用地宽度受到限制的地理条件的地铁建设方案中。考虑实际使用中人流情况,将同一站台层的地铁线路1和地铁线路2的线路的方向设置相同,实现两条地铁线路同方向同站台换乘,使换乘距离短,并且更加便捷。同一地铁线路的两个方向的线路分别位于换乘站中上下站台层的对立侧,乘客需要进行不同方向的两条地铁线路换乘时,只需要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使换使换乘距离短,并且更加便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两条地铁线路换乘方案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沿平行于地面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垂直于地面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的图,由图2可知,该线路布置结构中:换乘站沿深度方向设置有两个站台层,其中一个站台层的两侧设置有地铁线路1和地铁线路2的一个方向的线路的停靠点,另一站台层的两侧设置有地铁线路1和地铁线路2的另一个方向的线路的停靠点。在换乘站其中一端的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斜穿过地铁线路1其中一个方向线路的上方;在换乘站另一端的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斜越过地铁线路1另一方向线路的下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针对两条线路换乘车站双岛四方向(线)平行同站台换乘占地宽度大的缺点,提供一种适用于两条线路换乘站台双岛上下重叠两两同方向同站台换乘的方案,采用了“麻花”状的隧道,即数次交叉换位,将相同方向的隧道由水平并行布置改为上下叠层布置,实现便捷换乘,同时利用地下空间减小用地宽度,立交条件较好,最大纵坡28‰,车站整体埋深约23m,车站结构宽度可以由45m左右减小为25m左右,尤其适用于建设用地宽度受到限制的地理条件。如图3和图4所示分别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沿平行和垂直于地面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优选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当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斜穿地铁线路1其中一个方向线路的上方时,地铁线路1的该方向线路应与位于下方的站台层对应;对应地,当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穿过地铁线路1另一方向线路的下方时,则地铁线路1的该方向线路应与位于上方的站台层对应。在这种施工方式中,相当于地铁线路2两个方向的线路整体刚好位于地铁线路1的两个线路方向之间,且在对应换乘站的位置,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分别与两个站台层对应,即采用这种施工方式时,只需对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线路在两个站台层处进行弯折延伸,施工相对比较简单,施工深度较小。优选的,换乘站中同一站台层的地铁线路1和地铁线路2的线路的方向相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考虑实际使用中人流情况,同一站台层的地铁线路1和地铁线路2的线路的方向相同,实现两条地铁线路同方向同站台换乘,使换乘距离短,并且更加便捷。进一步的,同一地铁线路的两个方向的线路分别位于换乘站中上下站台层的对立侧。乘客需要进行不同方向的两条地铁线路换乘时,只需要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使换乘更加便捷。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中,换乘站中两层站台层之上设置有公共区域层,两层站台层的行车方向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实际需要互换,图1、图2和图3给出的实施例中,换乘站的地下一层为公共区域层,地下二层和地下三层为站台层,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换乘站深度方向设置的两个站台层,一个所述站台层的两侧设置有地铁线路1和地铁线路2的一个方向的线路的停靠点,另一所述站台层的两侧设置有所述地铁线路1和所述地铁线路2的另一个方向的线路的停靠点;于所述换乘站其中一端所述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斜穿过所述地铁线路1其中一个方向线路的上方;于所述换乘站另一端所述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斜越过所述地铁线路1另一方向线路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换乘站深度方向设置的两个站台层,一个所述站台层的两侧设置有地铁线路1和地铁线路2的一个方向的线路的停靠点,另一所述站台层的两侧设置有所述地铁线路1和所述地铁线路2的另一个方向的线路的停靠点;于所述换乘站其中一端所述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斜穿过所述地铁线路1其中一个方向线路的上方;于所述换乘站另一端所述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斜越过所述地铁线路1另一方向线路的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斜穿所述地铁线路1其中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兵袁晓萍林永红赵强朱婕陈先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