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界面浸润性能可控的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87910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8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界面浸润性能可控的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一、制备具有亲水性的含能材料;二、制备包裹特定纳米颗粒的含能材料;三、洗涤及干燥;四、浸泡烷基链硅氧烷溶液;五、洗涤及干燥,即得到浸润性能可控的含能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一、不需使用昂贵的设备和苛刻的实验条件,减少了生产成本;二、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良好的浸润性能可控性;三、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表界面浸润性能可控的含能材料用于PBX领域,可根据粘接体系的变化随时改变浸润性能,达到良好的固‑液完全浸润包覆效果;四可以采用HMX、RDX、TATB等不溶于水的含能材料作为改性基体,具有应用广泛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界面浸润性能可控的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

技术介绍
以奥克托今(HMX)和黑索金(RDX)等高能炸药为主装药的浇注高聚物粘接炸药(PBX)配方中含有多种不同表面性能的组分,固-液、固-固相间界面结合力是困扰设计者的一大难题。由于表界面浸润性能的问题,通常在主炸药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添加键合剂等助剂,使炸药与PBX中其它组分具有更良好的浸润性能和相容性能,易于形成均匀包覆的混合炸药体系,这也是提高PBX成型和加工力学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李江存,焦清介等.含能材料,2009,17:274-277.)。但键合剂的选择需根据不同PBX体系中含有的主体炸药、粘结剂和增塑剂等组分进行相应的调整,键合剂与粘结剂的匹配使得键合剂的作用原理研究和选择工作变得十分复杂(OberthAE.RubberChemistryandTechnology,1967,40:1337.),至今也没有完全统一的键合剂选择规律可供参考。将可控的特殊浸润性能引入主炸药中,使材料具有可调控的表界面浸润性能,可直接通过外界条件刺激材料,使材料达到所需的浸润性能,提高其与PBX炸药中其它组分的浸润性和相容性。近五年,研究人员发现一些特殊的官能团或材料可通过外界条件刺激改变其浸润特性,如TiO2、ZnO、WOx、聚异丙基丙烯酰胺和聚二甲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及其复合物质等。这些材料表面浸润性能改变的原理主要是刺激条件可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状态,使吸附于表面的原子或分子发生反应,导致材料表面的浸润性能发生转变,而当外界刺激条件消失一段时间或改变后,材料表面发生反应的原子或分子会逐渐扩散,材料表面的化学状态又恢复到初始状态,使材料的浸润性能发生可逆变化(NishimotoS,SekineH,etal.Langmuir,2009,25:7226-7228.)。将可控浸润性能的这类性质复合于含能材料表面,可减少PBX中键合剂的选择和添加,根据PBX胶体系的差别,通过外界条件刺激改变含能材料的浸润性能,使材料与各组分的浸润性能达到理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要解决现有含能材料在使用时表界面浸润性能不可调控,需要选择多种键合剂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界面浸润性能可控的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界面浸润性能可控的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将含能材料HMX、RDX、TATB或CL-20等颗粒分别超声分散在乙醇和/或水中,控制浓度为1mg/ml~100mg/ml,超声清洗1min~20min;步骤二、将步骤一清洗后的固体颗粒进行抽滤后,置于20℃~120℃的烘箱中干燥0.5h~12h;步骤三、配置5mM~50mM浓度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缓冲水溶液10ml~200ml,缓冲水溶液pH值为8~14,将步骤二清洗得到的固体颗粒分散于缓冲水溶液中,再添加1mg/mL~10mg/mL浓度的盐酸多巴胺于分散液中搅拌0.5h~24h;步骤四、将步骤三搅拌完成的分散液进行抽滤清洗,置于50℃~120℃的烘箱中干燥0.5h~12h;步骤五、将粒径为5nm~500nm的TiO2或ZnO或WOx颗粒以0.1mg/ml~50mg/ml的浓度添加到去离子水中,分散液超声分散2min~60min,再使用醋酸将分散液的pH值调节至1~7;步骤六、将步骤四烘干得到的固体颗粒和多巴胺添加至步骤五配置的分散液中,使多巴胺浓度为1mg/mL~10mg/mL,分散液以100rpm~1000rpm的转速搅拌时间为1h~24h;步骤七、将步骤六中反应得到的固体颗粒进行抽滤后用蒸馏水冲洗后,置于50℃~120℃的烘箱中干燥0.5h~12h;步骤八、以乙醇为有机溶剂,烷基硅氧烷为溶质,配置浓度为0.1mM~50mM的溶液,将步骤七得到的固体颗粒置于溶液中浸泡0.5h~24h,离心烘干得到的固体颗粒为表界面浸润性能可控的含能材料。步骤三和步骤六中,只需要将固体颗粒完全分散开,形成分散液就可以,不需要特别限制固液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一、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制备表界面浸润性能可控的含能材料不需使用昂贵的设备和苛刻的实验条件,减少了生产成本;二、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表界面浸润性能可控的含能材料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良好的浸润性能可控性;三、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表界面浸润性能可控的含能材料用于PBX领域,可根据粘接体系的变化随时改变浸润性能,达到良好的固-液完全浸润包覆效果;四、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可以采用HMX、RDX、TATB等不溶于水和异丙醇的含能材料作为改性基体,具有应用广泛性。附图说明图1为试验一制备的超疏水HMX对水进行接触角测试的照片图2为试验二制备的超疏水HMX对水进行接触角测试的照片图3为试验三制备的超疏水RDX对水进行接触角测试的照片图4为试验一制备的超疏水HMX的扫描电镜照片图5为试验二制备的超疏水HMX的扫描电镜照片图6为试验一制备的超疏水HMX粉末置于波长为250nm~400nm的紫外光下照射不同时间后将粉末进行接触角测试,得到的接触角数据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一种界面浸润性能可控的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粒径为180μm的HMX颗粒超声分散在乙醇和水中制得浓度为5mg/ml,超声清洗10min;步骤二、将步骤一清洗后的固体颗粒进行抽滤后,置于80℃的烘箱中干燥6h;步骤三、配置10mM浓度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缓冲水溶液40ml,水溶液pH值为8.5,将步骤二清洗得到的固体颗粒分散于缓冲水溶液中,再添加2mg/mL浓度的盐酸多巴胺于分散液中搅拌12h;步骤四、将步骤三搅拌完成的分散液进行抽滤清洗,置于50℃的烘箱中干燥5h;步骤五、将粒径为20nm的TiO2颗粒以5mg/ml的浓度添加到去离子水中,分散液超声分散10min,再使用醋酸将分散液的pH值调节至3;步骤六、将步骤四烘干得到的固体颗粒添加至步骤五配置的分散液中,再添加浓度为2mg/ml的多巴胺于分散液中,分散液以200rpm的转速搅拌时间为7h;步骤七、将步骤六中反应得到的固体颗粒进行抽滤后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后,置于60℃的烘箱中干燥6h;步骤八、以乙醇为有机溶剂,烷基硅氧烷为溶质,配置浓度为5mM的溶液,将步骤七得到的固体颗粒置于溶液中浸泡1h,离心烘干得到的固体颗粒为表界面浸润性能可控的含能材料。实施例二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的固体颗粒为100μm的RDX。其他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三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的固体颗粒为500μm的球形化HMX。其他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四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步骤五中所述的TiO2纳米颗粒粒径为200nm,浓度为10mg/ml。其他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五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步骤五中所述的分散液pH调节至5。其他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六步骤六中所述多巴胺的浓度为4mg/ml。其它步骤与实施例一至五之一相同。实施例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不同的是:步骤八中所述的2mM的硅氧烷的有机溶剂溶液中硅氧烷的分子结构为其中中的R1为-CH3、-C2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界面浸润性能可控的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界面浸润性能可控的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将含能材料颗粒超声分散在乙醇和/或水中,控制浓度为1mg/ml~100mg/ml,超声清洗1min~20min;步骤二、将步骤一清洗后的固体颗粒进行抽滤后,置于20℃~120℃的烘箱中干燥0.5h~12h;步骤三、配置5mM~50mM浓度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缓冲水溶液10ml~200ml,缓冲水溶液pH值为8~14,将步骤二清洗得到的固体颗粒分散于缓冲水溶液中,再添加1mg/mL~10mg/mL浓度的盐酸多巴胺于分散液中搅拌0.5h~24h;步骤四、将步骤三搅拌完成的分散液进行抽滤清洗,置于50℃~120℃的烘箱中干燥0.5h~12h;步骤五、将粒径为5nm~500nm的TiO2或ZnO或WOx颗粒以0.1mg/ml~50mg/ml的浓度添加到去离子水中,分散液超声分散2min~60min,再使用醋酸将分散液的pH值调节至1~7;步骤六、将步骤四烘干得到的固体颗粒和多巴胺添加至步骤五配置的分散液中,使多巴胺浓度为1mg/mL~10mg/mL,分散液以100rpm~1000rpm的转速搅拌时间为1h~24h;步骤七、将步骤六中反应得到的固体颗粒进行抽滤后用蒸馏水冲洗后,置于50℃~120℃的烘箱中干燥0.5h~12h;步骤八、以乙醇为有机溶剂,烷基硅氧烷为溶质,配置浓度为0.1mM~50mM的溶液,将步骤七得到的固体颗粒置于溶液中浸泡0.5h~24h,离心烘干得到的固体颗粒为表界面浸润性能可控的含能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界面浸润性能可控的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将含能材料颗粒超声分散在乙醇和/或水中,控制浓度为1mg/ml~100mg/ml,超声清洗1min~20min;步骤二、将步骤一清洗后的固体颗粒进行抽滤后,置于20℃~120℃的烘箱中干燥0.5h~12h;步骤三、配置5mM~50mM浓度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缓冲水溶液10ml~200ml,缓冲水溶液pH值为8~14,将步骤二清洗得到的固体颗粒分散于缓冲水溶液中,再添加1mg/mL~10mg/mL浓度的盐酸多巴胺于分散液中搅拌0.5h~24h;步骤四、将步骤三搅拌完成的分散液进行抽滤清洗,置于50℃~120℃的烘箱中干燥0.5h~12h;步骤五、将粒径为5nm~500nm的TiO2或ZnO或WOx颗粒以0.1mg/ml~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春祝青谢虓李尚斌罗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