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市交通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过饱和交通自适应信号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拥有自己的小汽车,使得城市机动车的数量迅速增加。而城市空间资源毕竟有限,不足以满足随着车辆增加而增长的交通需求,因而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产生交通拥堵的本质原因在于局部通行能力与通行需求不相匹配,是需求大于供给的矛盾,若信号控制方式不科学,导致交通分布过度集中,在交通平峰期也会触发城市主干道交叉口陷入过饱和的境况。跨学科的研究已经证明,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不均衡的震荡随机系统,交通流的到达与离散充满着不确定,这种不确定随着交通网络规模的增涨而变的愈发不确定。这一发现突显了基于最优化理论的信号控制方法的局限性,传统最优化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只能用于对确定交通场景的离线控制,控制策略基于预设的周期性计划,只能实现某一小区域内的集中式控制。这些局限意味着,当相位到达交通流不均衡时,绿灯时间的浪费往往不可避免。基于此,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开始受到关注,它能依据交通流运行指标灵活制定最佳决策,协调各向冲突交通流有序利用交叉口时空资源,是解决交叉口过饱和的重要策略。伴随着信息检测与预测技术的进步以及交通流理论的发展,一共出现了三种类型的交叉口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第一类是固定式离线信号控制系统,基于历史交通流量数据,以优化交叉口通行效率为目标,TRANSYT和MAXBAND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类控制系统自适应能力较差,但其信号优化算法较为实用,最新版本也融合了元胞传输模型,初步具备了处理过饱和交通的能力。第二类和第三类自适应信号控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进口流量与出口容量耦合的过饱和交通自适应信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交通流信息检测和统计分析:通过在交叉口每条车道间隔铺设环形线圈检测器n1,n2,...nk...,检测出车辆占用检测器的时间并计算交通流信息统计参数;(2)相位阈值计算:确定交叉口各信号相位集合ψ=(ρ1,ρ2,···)并计算各出口道容纳能力NV,建立相位阈值方程,得到各相位的实时相位阈值以及各相位有效通行路径的阈值;(3)相位自适应控制:实时更新各相位的相位阈值,选取相位阈值最大的相位,给予该相位更新后的最小绿灯时间,如此循环往复,实现交叉口的自适应信号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口流量与出口容量耦合的过饱和交通自适应信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交通流信息检测和统计分析:通过在交叉口每条车道间隔铺设环形线圈检测器n1,n2,...nk...,检测出车辆占用检测器的时间并计算交通流信息统计参数;(2)相位阈值计算:确定交叉口各信号相位集合ψ=(ρ1,ρ2,···)并计算各出口道容纳能力NV,建立相位阈值方程,得到各相位的实时相位阈值以及各相位有效通行路径的阈值;(3)相位自适应控制:实时更新各相位的相位阈值,选取相位阈值最大的相位,给予该相位更新后的最小绿灯时间,如此循环往复,实现交叉口的自适应信号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口流量与出口容量耦合的过饱和交通自适应信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交通流信息统计参数包括进口道各车道排队车数NS、进口道各车道排队车辆的排队时间TS以及出口道各车道所能容纳车数NP。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口流量与出口容量耦合的过饱和交通自适应信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进口道各车道排队车数NS的计算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机动车自由流速度Vc和车辆长度Lc,计算自由流状态机动车通过检测器时间TX:TX=Lc+dVc]]>式中,d为环形线圈检测器顺着车道方向上的长度;从进口道某车道起点第n1个检测器开始,当大于TX,该检测器附近路段处于拥挤状态,否则处于自由流状态;当进口道某车道第n1个检测器测得的大于TX,而该车道第nk-1检测器测得的不大于TX,检测器间隔为10m,计算进口道各车道车辆排队长度SPa:SP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刚,卢佳,徐凌慧,江航,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