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炭/炭板材的定型及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7879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炭/炭板材的定型及矫正装置,包括相配合使用的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均为石墨模板,且二者相对的两个夹持面均为平整光滑表面,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均由多块石墨模板拼装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拆装、使用操作简便,且定型和矫正效果好;同时模板局部损坏时更换容易,只需相应将损坏部分所在的石墨模板替换掉即可,不需整体更换,因而能够大大节省资源,总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解决大尺寸炭/炭板材所用定型及矫正装置的高成本问题,以及所用大尺寸整体石墨板的稀缺问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装夹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炭/炭板材的定型及矫 正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生产炭/炭板材时所使用的工装大多都釆用的是整体石墨板。在实践中,当所生产的炭/炭板材的幅宽在lm以上时,则所釆用的石墨板 幅宽需达lm以上,或者直径需大于1.4m。但是,幅宽lm以上或者直径 1.4m以上的石墨板均为大尺寸石墨板,若釆用此类大尺寸的等静压石墨 板,不仅价格昂贵,其毛坯的价格均在3万元/吨以上;而且此类大尺寸 石墨板来源十分紧张,尤其是幅宽大于1. 4mxl. 4m以上的石墨更是稀缺, 因而最终所制得的整体石墨板工装成本非常高。另外,此类大尺寸石墨板 所制成的工装,局部破坏后则需整体更换,因而造成很大地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 供一种炭/炭板材的定型及矫正装置,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且拆装、 使用操作简便,能有效解决大尺寸炭/炭板材所用定型及矫正装置的高成 本及资源稀缺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釆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炭/炭板材 的定型及矫正装置,包括相配合使用的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下 模板均为石墨模板,且二者相对的两个夹持面均为平整光滑表面,所述上 模板和下模板均由多块石墨模板拼装组成。所述多块石墨模板通过联接板进行拼装固定,所述联接板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夹紧固定端,所述夹紧固定端分别与上模板和下模板侧壁上对应 开设的键槽相扣合。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间所夹持的炭/炭板材产品呈水平放置或垂直放置。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均开有通孔。所述联接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块石墨模板均为矩形石墨模板。所述矩形石墨模板中部均开有一个通孔。所述联接板的数量为两个,其分别对称安装在上模板或下模板的左右部。所述键槽为燕尾槽或形键槽。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的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的长为1.01-1. 73m,宽 为1.01~1.73m,厚为30~ 200mm,且二者的幅宽比炭/炭板材的幅宽大 10 ~ 30m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加工制作简便且定型和矫正效果好;2、釆用联接板将多块石墨模板进行拼装固定, 拆装、使用操作非常简便;3、制作成本低,通过将多块小尺寸的石墨模 板拼装在一起,最终组成一个大尺寸的石墨模板,能有效实现对所生产的 大尺寸炭/炭板材进行定型及矫正作用,同时也避免使用整体大尺寸石墨 板材,因而能够大大节省成本;4、局部损坏时更换容易,只需相应将损 坏部分所在的石墨模板替换掉即可,而不需整体更换,因而能够大大节省 资源;5、通过联接板两端的夹紧固定端与上下模板侧壁上所设置的键槽 相扣合的方式进行固定,且其键槽为燕尾槽或形键槽,因而在夹紧 固定端一侧损坏的情况下,其另一侧能够同样发挥夹紧固定作用;6、上 模板和下模板上所开的通孔,不仅方便吊装整体构件,在沉积时也能起到 进气口的作用,增大了碳源气与炭/炭板材产品接触的机率。综上,本实可作为大尺寸炭/炭板材炭化及热处理时的矫正装置,能有效解决大尺寸 炭/炭板材定型及矫正装置的高成本问题,以及所用大尺寸整体石墨板的 稀缺问题。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l一上模板联接板;2 —上模板; 4一下模板联接板;5—炭/炭板材产品 7 —夹紧固定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l所示,本技术包括相配合使用的上模板2和下模板3,所述 上模板2和下模板3均为石墨模板,且二者相对的两个夹持面均为经铣床 磨平处理后的平整光滑表面。另外,上模板2和下模板3均为由多块矩形 石墨模板通过联接板拼装组成,且所组成的上模板2和下模板3的大小尺 寸为1. Olmx 1. Olmx 30mm。釆用上述上模板2和下模板3配合使用对炭/ 炭板材产品5进行沉积定型。其中,上模板2和下模板3间所夹持的炭/ 炭板材产品5的幅宽为1.00mxl.00m。另外,上模板2和下模板3中间所 夹持的炭/炭板材产品5呈水平放置,并且夹持时炭/炭板材产品5与上模 板2、下模板3之间均用石墨垫片隔开,本定型及矫正装置。当上模板2 和下模板3 —次性对多个炭/炭板材产品5进行沉积定型时,所夹持的多 个炭/炭板材产品5之间也均垫有石墨垫片。本具体实施例中,上模板2由3块矩形石墨模板拼装组成,且3块矩 形石墨模板通过两个上模板联接板l进行拼装固定,拆装、使用操作非常3—下模板; 6—通孔;简便。所述两个上模板联接板l分别对称安装在上模板的左右部;同时, 每块矩形石墨模板中部均开有一个通孔6。而下模板3的结构与上模板2相同,由3块矩形石墨模板拼装组成,且3块矩形石墨模板通过两个下模 板联接板4进行拼装固定;同时,每块矩形石墨模板中部也均开有一个通 孔6。该通孔6不仅方便吊装整体构件,且在沉积时也能起到进气口的作 用,增大了碳源气与炭/炭板材产品5接触的机率。另外,上模板联接板l 和下模板联接板4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夹紧固定端7,所述夹紧固定端7 分别与上模板2和下模板3侧壁上对应开设的燕尾槽相扣合。其中,所述 燕尾槽也可以釆用形键槽等其他形式的键槽。在实践中,所拼装组成的上模板2和下模板3 —般长为1. 01 ~ 1. 73m, 宽为1. 01 ~ 1. 73m,厚为30~ 200mm,且二者的幅宽比炭/炭板材5的幅宽 大10 30mm。其具体大小尺寸可以在上述范围内调整,且上模板2和下模 板3的大小尺寸的幅宽比二者间所夹持的炭/炭板材产品5的幅宽大10~ 30腿。同时,为便于操作方便或者根据具体实际需要,其上模板2和下模 板3中间所夹持的炭/炭板材产品5也可呈垂直放置。实施例2本技术的结构组成与实施例1大体相同,不同的是其上模板2和下 模板3的大小尺寸为1.42mxl.42mx50mm,且二者相配合使用用于对幅宽为 1.40mxl.40m的炭/炭板材产品5炭化时的矫正处理。在炭化的具体操作时, 仍然是将炭/炭板材产品5水平放置在上模板2和下模板3之间,对所沉淀 定型而成的炭/炭板材产品5的翘曲情形进行矫正。实施例3本技术的结构组成与实施例l大体相同,不同的是其上模板2和下 模板3的大小尺寸为1. 73mxl. 73mx80mm,且二者相配合使用用于对幅宽为 1.70mxl.70m的炭/炭板材产品5热处理时的矫正处理。在进行热处理的具 体操作时,仍然是将炭/炭板材产品5水平放置在上模板2和下模板3之间, 对经沉淀定型、炭化处理后的炭/炭板材产品5的翘曲情形进一步进行矫正。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 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 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 一种炭/炭板材的定型及矫正装置,包括相配合使用的上模板(2)和下模板(3),所述上模板(2)和下模板(3)均为石墨模板,且二者相对的两个夹持面均为平整光滑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2)和下模板(3)均由多块石墨模板拼装组成。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炭板材的定型及矫正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多块石墨模板通过联接板进行拼装固定,所述联接板的前后两 端均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炭/炭板材的定型及矫正装置,包括相配合使用的上模板(2)和下模板(3),所述上模板(2)和下模板(3)均为石墨模板,且二者相对的两个夹持面均为平整光滑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2)和下模板(3)均由多块石墨模板拼装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青华侯卫权彭志刚苏君明肖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超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