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70042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将碳纤维编织成单层平纹布,再将多层平纹布叠加,用碳纤维将叠层穿刺缝合在一起,形成碳纤维预制体;将碳纤维预制体置于真空炉中进行除胶和预处理;然后沉积热解碳,得到多孔的C/C复合材料;对多孔C/C复合材料进行热处理;采用CVI方法对处理后的C/C复合材料浸渗SiC基体,得到C/SiC复合材料。由于采用穿刺缝合预制体结合CVI方法制备C/SiC复合材料,C/SiC复合材料在1200℃时的层间剪切强度由现有技术的22~24MPa提高到36~49MPa;拉伸强度由现有技术的220~300MPa提高到275~345MPa。

Method for preparing carbon / silicon carbide composit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eparing carbon / silicon carbide composites, the carbon fiber woven cloth and the monolayer, multilayer fabric overlay, carbon fiber laminated needle stitched together to form a carbon fiber preform; carbon fiber preform in vacuum furnace for removing glue and pre treatment; then the deposition of pyrolytic carbon, obtain the porous C / C composite material; heat treatment of porous C / C composite materials; using the method of CVI after treatment with C / C composite infiltration SiC matrix, C / SiC composites. Due to the puncture suture preform preparation of C / SiC composites with CVI method, the shear strength at 1200 DEG C between layers of C / SiC composites by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of 22 ~ 24MPa to 36 ~ 49MPa; the tensile strength by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of 220 ~ 300MPa to 275 ~ 345MP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文献"Sung R. Choi, Anthony M. Calomino, Narottam P. Bansal, and Michael J. Verrilli. Life Limiting Behavior in Interlaminar Shear of Continuous Fiber-Reinforced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NASA technical report, NASA/TM""2006-214088.,,公开了 一种利用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制备二维叠层C/SiC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制备出了形状 复杂、近尺寸、纤维体积分数高的构件,实现了微观尺度上的成分设计;并且,通过对复合 材料中热解碳(PyC)界面层的合理设计和控制,可优化设计复合材料的性能并有效克服对纤维 的损伤。但二维叠层C/SiC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仅为220 300MPa;层间抗剪切性能较差,在 1200。C时的层间剪切强度仅为22 24MPa。在制备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易于发生分层而导致构 件的过早失效甚至灾难性破坏,因此不宜于制备大而厚的的构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层间抗剪切性能差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碳/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 方法,采用穿刺缝合预制体结合CVI方法制备C/SiC复合材料,可以提高层间抗剪切强度。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其特点 是包括下述步骤(a) 将碳纤维编织成单层平纹布,将多层平纹布叠加,然后用碳纤维采用穿刺缝合方法 将叠层缝合在一起,穿刺行距和穿刺歩长均为2 10mrn,制得体积密度为0.70 0.74g/cm3,碳 纤维体积分数为40~42%的碳纤维预制体;(b) 用石墨夹具将碳纤维预制体夹持,置于真空炉中在1800 2500'C温度下,保温l~3h 进行除胶和预处理;(c) 将经步骤(b)处理后的碳纤维预制体置于沉积炉中,沉积热解碳,沉积温度为 900~1100°C,气体为碳氢化合物,得到多孔的C/C复合材料;(d) 将多孔C/C复合材料在1800 250(TC真空炉中保温l~3h;(e) 采用CVI方法对经过步骤(b)处理的C/C复合材料浸渗SiC基体,沉积温度为900 1100°C,气体为一甲基三氯硅烷,得到C/SiC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穿刺缝合预制体结合CVI方法制备C/SiC复合材料,C/SiC 复合材料在1200。C时的层间剪切强度由现有技术的22 24MPa提高到36 49Mpa;拉伸强度由现有技术的220 300MPa提高到275 345MPa。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方法碳布叠层穿刺缝合碳纤维预制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制备的碳布叠层穿刺缝合C/SiC复合材料中的PyC界面层电镜 扫描照片。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制备的碳布叠层穿刺缝合C/SiC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中,l-碳纤维,3-平纹布,7-穿刺间距,8-穿刺步长。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l:穿刺间距为2mm、界面相厚度为0.16fim的C/SiC复合材料的制备。 选用碳纤维1直径7nm的T300-lK碳纤维,将其织成平纹布3,叠加30层,采用穿刺缝合方法将叠层缝合在一起,得到穿刺间距7和穿刺步长8均为2mm、体积密度为0.70g/cm3、碳纤维体积分数为40.0%的碳纤维预制体。用石墨夹具将碳纤维预制体夹持,置于真空炉中在1800'C下进行除胶和预处理3h。 将所得纤维预制体采用CVI沉积PyC。PyC界面相的制备以丙烯为源气,Ar为稀释气体,H2为载气,沉积温度为卯(TC,系统总压为5KPa。得到密度为0.80g/cm3,热解碳厚度约为0.16pm的C/C复合材料。将C/C复合材料在180(TC真空炉中热处理3h。将热处理后的C/C复合材料采用CVI方法沉积SiC基体。SiC基体以三氯甲基硅烷(CH3SiCl3, MTS)为源气,Ar为稀释气体,H2为载气,以鼓泡的方式将反应物带入反应室,沉积温度为90(TC,系统总压为5kPa, H2与MTS的摩尔比例为10:1。最终得到体积密度为2.1g/cm3的C/SiC复合材料。经过对本实施例所制备的C/SiC复合材料检测,拉伸强度为295MPa,在1200°C时的层间剪切强度为49MPa。实施例2:穿刺间距为4mm、界面相厚度为0.2pm的C/SiC复合材料的制备。 选用碳纤维l直径7nm的T300-lK碳纤维,将其织成平纹布3,叠加40层,采用穿刺缝合方法将叠层缝合在一起,得到穿刺间距7和穿刺步长8均为4mm、体积密度为0.73g/cm3、碳纤维体积分数为41.7%的碳纤维预制体。用石墨夹具将碳纤维预制体夹持,置于真空炉中在190(TC下进行除胶和预处理2.5h。 将所得纤维预制体采用CVI沉积PyC。PyC界面相的制备以丙烯为源气,Ar为稀释气体,H2为载气,沉积温度为950'C,系统总压为5KPa。得到密度为0.82g/cm3,热解碳厚度约为0.2nm的C/C复合材料。将C/C复合材料在1900'C真空炉中热处理2.5h。将热处理后的C/C复合材料采用CVI方法沉积SiC基体。SiC基体以三氯甲基硅烷 (CH3SiCl3, MTS)为源气,Ar为稀释气体,H2为载气,以鼓泡的方式将反应物带入反应室, 沉积温度为950°C,系统总压为6kPa, H2与MTS的摩尔比例为10:1。最终得到体积密度为 2.1g/cm3的C/SiC复合材料。从图2的PyC界面层电镜扫描照片中,可看出界面层的厚度约为0.2nm,与预先设计界 面相厚度相符。经过对本实施例所制备的C/SiC复合材料检测,拉伸强度为345MPa,在1200°C时的层间剪切强度为43Mpa。实施例3:穿刺间距为6mm、界面相厚度为0.2pm的C/SiC复合材料的制备。 选用碳纤维1直径7pm的T300-1K碳纤维,将其织成平纹布3,叠加55层,采用穿刺缝合方法将叠层缝合在一起,得到穿刺间距7和穿刺步长8均为6mm、体积密度为0.71g/cm3、碳纤维体积分数为40.3%的碳纤维预制体。用石墨夹具将碳纤维预制体夹持,置于真空炉中在2100'C下进行除胶和预处理2h。 将所得纤维预制体采用CVI沉积PyC。PyC界面相的制备以丙烯为源气,Ar为稀释气体,H2为载气,沉积温度为1000'C,系统总压为7KPa。得到密度为0.79g/cm3,热解碳厚度约为0.2pm的C/C复合材料。将C/C复合材料在210(TC真空炉中热处理2h。将热处理后的C/C复合材料采用CVI方法沉积SiC基体。SiC基体以三氯甲基硅烷 (CH3SiCl3, MTS)为源气,Ar为稀释气体,H2为载气,以鼓泡的方式将反应物带入反应室, 沉积温度为IOO(TC,系统总压为7kPa, H2与MTS的摩尔比例为10:1。最终得到体积密度为 2.1g/cm3的C/SiC复合材料。从图3的C/SiC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照片中可以看出,复合材料中穿刺纤维束将各层很 好的结合在一起,层间没有分层现象发生;并且纤维束之间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a)将碳纤维编织成单层平纹布,将多层平纹布叠加,然后用碳纤维采用穿刺缝合方法将叠层缝合在一起,穿刺行距和穿刺步长均为2~10mm,制得体积密度为0.70~0.74g/cm↑[3],碳纤维体积分数为40~42%的碳纤维预制体; (b)用石墨夹具将碳纤维预制体夹持,置于真空炉中在1800~2500℃温度下,保温1~3h进行除胶和预处理; (c)将经步骤(b)处理后的碳纤维预制体置于沉积炉中,沉积热解碳,沉积温度为900~1100℃,气体为碳氢化合物,得到多孔的C/C复合材料; (d)将多孔C/C复合材料在1800~2500℃真空炉中保温1~3h; (e)采用CVI方法对经过步骤(b)处理的C/C复合材料浸渗SiC基体,沉积温度为900~1100℃,气体为一甲基三氯硅烷,得到C/SiC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东张立同成来飞殷小玮聂景江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