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林华专利>正文

轻质发泡混凝土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487335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材料,更加具体一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质发泡混凝土和该混凝土的生产方法以及该混凝土的应用。该混凝土采用泥沙作为基料,在基料中加入固化剂,搅拌均匀;再加入水和发泡剂,充分搅拌,即形成轻质发泡混凝土。从海底抽取泥沙并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形成轻质发泡混凝土,可用于填海造地。该轻质发泡混凝土可以作为路基或者桥基填充材料,还可以作为建筑填充材料。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轻质发泡混凝土填海造地或者作为填充材料,取材方便,成本低廉,无需机械夯实,即可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硬度的陆地和填充体,且能够避免沉降和塌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种混凝土和该混凝土 的生产方法以及该混凝土在填海造地中应用。
技术介绍
填海造地(围海造地)是利用海底泥沙作为填料,在海洋中形成陆地的过 程。由于海底泥沙含有大量的水,并且密实程度不高,在填海造地(围海造地) 过程中要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陆地,必须进行机械夯实、排水和挤密,施工工艺非常复杂;海底泥沙不具有自凝固和自密实性能,在填海造地(围海造地) 过程中,堆积起来的泥沙由于受到海水的冲刷而重新流回海洋,为了避免泥沙 流回海洋,往往需要构筑阻挡墙或者阻挡板,施工工艺复杂,且成本高。在软基地质地面施工中,常遇到基础稳固问题;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如 果不能有效地解决构筑物的基础稳固问题,则会因构筑物自身重量及外力冲击 的作用而发生沉降或倾斜,最典型的例子是比萨斜塔。尤其是软基路段的公路, 在各种静载荷和动载荷以及反复运动冲击的作用下,路基的基身会逐渐压实, 进而产生沉陷、固结变形和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出现过量变形,路面开裂、 路面起伏不平、高路堤失稳、新旧路基沉降差和桥头跳车等问题,影响道路的 使用寿命,并影响行车安全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于连续浇筑,并且具有自凝固 和自密实性能的轻质发泡混凝土,同时还提供了该混凝土的生产方法以及该混 凝土在填海造地(围海造地)、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轻质发泡混凝土含有基料沙土、固化剂、 水和发泡剂,其中所述的基料沙土是泥沙。本专利技术的轻质发泡混凝土中的泥沙可以是江、河、湖或者海洋底部的泥沙(俗称黑沙或腐植沙),尤其可以是海底泥沙(也称为海沙)。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轻质发泡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自填充和自密实性能,采用颗粒直径0. 01亳米至1毫米泥沙。在所述轻质发泡混凝土中,所述固化剂为硅酸盐水泥或硫铝酸盐水泥。如 可以是粉煤灰硅酸盐水泥。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轻质发泡混凝土中还可以含有熟石灰,也可以含有粉 煤灰。本专利技术的轻质发泡混凝土采用如下方法生产a. 将泥沙放入搅拌容器中,按比例加入固化剂,并搅拌均匀;b. 在搅拌均匀的物料中加入水和发泡剂,充分混合并搅拌;c. 将b步骤所得混合物料喷射而出,喷射出的物料即为轻质发泡混凝土。在上述a步骤中,所述泥沙是采自江、河、湖或海洋底部的泥沙,尤其可 以是采自海底的泥沙,并将所述泥沙连续地输送到搅拌容器屮;采用一个固化 剂添加器根据所述泥沙的输送速度连续地添加固化剂。在上述a或者b步骤中,可以加入生石灰; 一方面,由于采自江河湖海底 部的泥沙中含有大量的水,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氧化钙与泥沙中水发生反应,生 成熟石灰,即生石灰对泥沙具有脱水作用;另一方面,最终形成的轻质发泡混 凝土屮含有熟石灰,能够使采用该轻质发泡混凝土形成的填充体硬度提高,使 其更加稳固。为便于搅拌,最好采用生石灰粉。在上述a或者b步骤中,还可以加入粉煤灰。在上述a步骤中,其中的固化剂为硅酸盐水泥或硫铝酸盐水泥。如可以是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本专利技术的轻质发泡混凝土用于填海造地,采用如下工艺施工a. 利用抽沙装置连续地从海底抽取泥沙;b. 将从海底抽取的泥沙连续地输送并注入搅拌容器中;c. 利用固化剂添加器根据泥沙的输送速度连续地向搅拌容器中添加固化 剂,并搅拌均匀;d. 在c步骤所得物料中加水和发泡剂,充分混合并搅拌;e. 将d步骤所得的轻质发泡混凝土喷射到预先设定的需要形成陆地的地 方,轻质发泡混凝土凝固后即形成陆地。在上述施工工艺中,a步骤抽取的泥沙可以首先经过一个过滤装置,再将 过滤后的泥沙按照b步骤连续地注入搅拌容器;所述过滤装置可以是安装在抽 沙装置的管道上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网眼直径可以在0. 01毫米至1毫米之间。在上述c或者d步骤中,可以添加生石灰。由于从海底抽取的泥沙中含有 大量的水,生石灰中的氧化钙与泥沙中水反应,生成熟石灰。生石灰对泥沙具 有脱水作用,而且最终形成的轻质发泡混凝土中含有熟石灰,能够迸一步提高 所造陆地的硬度。利用一个生石灰添加器,按照泥沙的传输速度连续地向泥沙 中添加生石灰;最好采用生石灰粉。在上述c或者d步骤中,还可以加入粉煤灰。利用一个粉煤灰添加器,按 照泥沙的传输速度连续地向泥沙中添加粉煤灰。在上述c步骤中的固化剂可以是硅酸盐水泥或硫铝酸盐水泥,如可以是粉 煤灰硅酸盐水泥。采用该施工方法填海造地,可以很方便地从海底抽取大量的泥沙。由于本 专利技术的轻质发泡混凝土具有质轻、自凝固和自填充性能,无需机械夯实即可形 成坚硬、密实的陆地,本专利技术的轻质发泡混凝土形成的陆地能够有效降低对地 基的压力,并且其自身能够凝固,能够避免因海水冲刷而导致的泥沙回流现象。 采用该施工工艺填海造地,最终形成的轻质发泡混凝土被高高地喷射出去,有 人形象地将其称为"吹沙造田"。本专利技术的轻质发泡混凝土可以用作建筑填充材料,采用如下工艺施工a. 在搅拌容器中注入泥沙;b. 按照比例,在泥沙中加入固化剂,并搅拌均匀;c. 在b步骤所得物料中加水和发泡剂,充分混合并搅拌;d. 将c歩骤所得的轻质发泡混凝土喷射到需要填充的地方,轻质发泡混凝土凝固后即形成填充体。上述b或者C步骤中,可以加入生石灰,使最终形成的混凝土中含有熟石 灰,提高填充体的硬度。上述b或者c步骤中,还可以加入粉煤灰。上述b步骤中,所述固化剂可以是硅酸盐水泥或硫铝酸盐水泥,如可以是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采用该施工方法填充路基或者桥基,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轻质发泡混凝土具有质 轻、自凝固和自填充、无侧限抗压性能,无需机械夯实即可形成坚硬、密实的 路基或者桥基,本专利技术的轻质发泡混凝土形成的路基或者桥基能够有效降低对 地基的压力,并且其自身能够凝固和密实,能够有效避免路面或者桥面沉降。 特别是在无法进行机械夯实的场所,可形成坚硬、密实的填充体。如果采用本 专利技术的轻质发泡混凝土作为道路抢修材料,在道路破损处喷射本专利技术轻质发泡 混凝土,无需机械夯实即可快速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填充体,并且在需要再次 修复道路时,方便i产除和开挖。本专利技术的轻质发泡混凝土具有质轻、自凝固和自密实、无侧限抗压、强度 高、不离散、不水解、免振捣等性能,并且生产方法简单、成本地,采用该轻 质发泡混凝土形成的填充体质轻、无需机械夯实自行填充和密实、强度高,不 仅解决了软基地质的问题、成本低廉,而且能够使江河湖海的泥沙得到有效治 理和重新利用。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添海造地不仅可以做到就地取材,大大 降低工程的造价,而且可以简化施工工艺,连续浇筑使得地基的整体连续性好, 并能够使形成的陆地坚硬、强度高、抗压性能高、减轻自重对地基的压力,避 免陆地沉降和塌陷。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施工工艺进行路基、桥基、建筑填充,大大 降低了工程的造价,施工工艺简单,能够快速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填充体,特 别是大大提高了道路路基的质量,提高了道路的舒适性、耐久性。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施工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附图1所示,采集泥沙,并将泥沙连续输送到搅拌容器中;采用固化剂 添加器根据泥沙的传输速度连续添加固化剂;将泥沙和固化剂搅拌均匀;在搅 拌均匀的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质发泡混凝土,含有固化剂、水和发泡剂;其特征是含有泥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林华梁彬
申请(专利权)人:梁林华梁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