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73112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3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却模块,其包括声源、传递单元、吸音共振腔以及冷却单元;传递单元包括传递腔体;吸音共振腔包括吸音通道以及吸音腔体,且吸音通道连接传递腔体以及吸音腔体,吸音共振腔具有第一共振频率;冷却单元包括吸热端以及散热端,当冷却单元接收到具有冷却频率的声音信号时,吸热端的热能会被传递至散热端;传递单元连接声源、吸音共振腔以及冷却单元;传递腔体的两端分别连接声源以及冷却单元,且吸音通道在传递腔体的两端之间的内表面上形成开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控装置,具体为一种冷却模块
技术介绍
现今应用在各种电子装置的散热模块中,很多是通过风扇转动所带来的气流来冷却电子装置。上述这种应用风扇的散热模块在运转时会因为气体与叶片或壳体的摩擦或撞击而产生噪音。同时,因为这种散热系统需要风扇不断以高速转动,除了会产生噪音外,更会缩短整体散热模块的寿命。现有的散热模块中,还有利用热声致冷器(thermoacousticrefrigerator)来散热的散热模块,其通过声波的共振来让气体分子不断被压缩或膨胀,进而让热能可以自一吸热端往散热端传递。上述这种散热模块不需转动元件,在散热模块的良率及寿命上都有改善,但是依然会有额外的噪音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却模块,其可以降低在运作时所产生的噪音。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冷却模块包括声源、传递单元、吸音共振腔以及冷却单元;传递单元包括传递腔体;吸音共振腔包括吸音通道以及吸音腔体,且吸音通道连接传递腔体以及吸音腔体,吸音共振腔具有第一共振频率;冷却单元包括吸热端以及散热端,当冷却单元接收到具有冷却频率的声音信号时,吸热端的热能会被传递至散热端;传递单元连接声源、吸音共振腔以及冷却单元;传递腔体的两端分别连接声源以及冷却单元,且吸音通道在传递腔体的两端之间的内表面上形成开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传递腔体具有一与该冷却频率相同或相近的第二共振频率,且第一共振频率与第二共振频率彼此不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声源、传递单元以及冷却单元依序沿着一直线排列,吸音通道与传递腔体形成一T字型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声源为风扇、引擎或压缩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吸音通道的最小截面积较吸音腔体的最小截面积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吸音共振腔符合其中f为第一共振频率,其中ν为声速,A为吸音通道的截面积,V0为吸音腔体的体积,L为吸音通道的长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冷却单元还包括至少一第一热交换器、至少一第二热交换器、一吸热共振腔以及一片状堆叠单元。吸热端及散热端位于吸热共振腔中。第一热交换器自吸热端并往吸热共振腔外延伸,且第二热交换器自散热端并往吸热共振腔外延伸。片装堆叠单元配置于吸热端与散热端之间。片装堆叠单元形成多个沿着一方向延伸的片状通道,这些片状通道连接散热端及吸热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吸音共振腔的内表面具有吸音材料。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冷却模块包括吸音共振腔,因此声源所产生的声音信号中频率与第一共振频率的部分不会传递至冷却单元,进而降低冷却模块所产生的噪音。附图说明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冷却模块的示意图。图2A及图2B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冷却模块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冷却模块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冷却模块100包括声源110、传递单元120、吸音共振腔130以及冷却单元140。传递单元120包括传递腔体122,且传递单元120连接声源110、吸音共振腔130以及冷却单元140。声源110用于产生声音信号至传递腔体122中,进而让声音信号可以在传递腔体122中传递。本实施例的吸音共振腔130包括吸音通道132以及吸音腔体134,且吸音通道132连接传递腔体122以及吸音腔体134。具体来说,吸音共振腔130是一种亥姆霍兹共振器(HelmholtzResonator),其中吸音通道132的最小截面积较吸音腔体134的最小截面积小,且吸音共振腔130具有第一共振频率。吸音通道132连接到传递腔体122,并在传递腔体122的内表面上形成一开口131。本实施例的冷却单元140包括吸热端141以及散热端143。当冷却单元140接收到具有冷却频率的声音信号时,吸热端141的热能会被传递至散热端143。由于本实施例的传递腔体122的两端分别连接声源110以及冷却单元140,且吸音通道132在传递腔体122的两端之间的内表面上形成开口131,因此开口131位于声源110到冷却单元140的路径上。换句话说,传递腔体122在声源110和冷却单元140之间形成一路径供声音信号传递,且上述路径会经过吸音共振腔130的吸音通道132在传递腔体122形成的开口131。因此,当声源110发出的声音信号中具有频率与吸音共振腔130的第一共振频率相同的声音信号时,上述的声音信号中频率与第一共振频率相同的部分声音信号的音量就会降低,进而使传递到冷却单元140的声音信号的音量降低。简单来说,本实施例的冷却模块100可以通过吸音共振腔130来提供一个良好的降噪效果。进一步来说,本实施例的声源110、传递单元120以及冷却单元140依序沿着一直线排列,上述的吸音通道132与传递腔体122形成一T字型连接。因此吸音共振腔130可以先对声源110所发出的声音信号作降噪处理,接着再将降噪处理过后的声音信号传递至冷却单元140。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传递腔体122具有一第二共振频率。换句话说,当声音信号的频率和第二共振频率相同时,上述的声音信号可以在传递腔体122形成驻波(Standingwave),且第二共振频率与冷却频率相同或相近。因此,当声源110所产生的声音信号的频率接近第二共振频率时,传递腔体122可以增强所述的声音信号并传递到冷却单元140中,进而提升冷却单元140的冷却效率。本实施例的吸音共振腔130的第一共振频率与传递腔体122的第二共振频率彼此不同,因此冷却模块100可以通过传递腔体122来改善冷却单元140的冷却效率,同时通过吸音共振腔130来降低非冷却单元140所需的声音信号,进而降低冷却模块100的整体噪音。详细来说,上述的吸音共振腔130符合其中f为第一共振频率,其中ν为声速,A为吸音通道的截面积,V0为吸音腔体的体积,L为吸音通道的长度。因此,当传递单元所传递的声音信号中有频率与第一共振频率相同时,具有第一共振频率的声音信号会让吸音共振腔130共振,进而消耗上述声音信号中具有第一共振频率的声音能量,并让传递到冷却单元140A的声音信号中具有第一共振频率的声音的音量降低。本实施例的冷却单元140还包括第一热交换器142、第二热交换器144、吸热共振腔146以及片状堆叠单元148。吸热端141及散热端143位于吸热共振腔146中。第一热交换器142自吸热端141并往吸热共振腔146外延伸,其适于将热能自吸热共振腔146外往吸热端141传递。第二热交换器144自散热端143并往吸热共振腔146外延伸,其适于将热能自散热端143往吸热共振腔146外传递。上述的片装堆叠单元148配置于吸热端141与散热端143之间。片装堆叠单元148形成多个沿着一方向d1延伸的片状通道147,这些片状通道147连接散热端141及吸热端143,因此气体可以在片状通道147中在散热端141和吸音端143之间流动。具体来说,冷却单元140是一热声致冷器(thermoacousticrefrigerator)。当声音信号在吸热共振腔146形成驻波时,吸热共振腔146中的气体就会来回震荡,同时在吸热端膨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冷却模块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模块,包括:一声源;一传递单元,包括一传递腔体;一吸音共振腔,包括一吸音通道以及一吸音腔体,该吸音通道连接该传递腔体以及该吸音腔体,该吸音共振腔具有一第一共振频率;以及一冷却单元,包括一吸热端以及一散热端,当该冷却单元接收到具有一冷却频率的声音信号时,该吸热端的热能会被传递至该散热端,其中该传递单元连接该声源、该吸音共振腔以及该冷却单元,该传递腔体的两端分别连接该声源以及该冷却单元,该吸音通道在该传递腔体的两端之间的内表面上形成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模块,包括:一声源;一传递单元,包括一传递腔体;一吸音共振腔,包括一吸音通道以及一吸音腔体,该吸音通道连接该传递腔体以及该吸音腔体,该吸音共振腔具有一第一共振频率;以及一冷却单元,包括一吸热端以及一散热端,当该冷却单元接收到具有一冷却频率的声音信号时,该吸热端的热能会被传递至该散热端,其中该传递单元连接该声源、该吸音共振腔以及该冷却单元,该传递腔体的两端分别连接该声源以及该冷却单元,该吸音通道在该传递腔体的两端之间的内表面上形成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传递腔体具有一与该冷却频率相同或相近的第二共振频率,且该第一共振频率与该第二共振频率彼此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声源、该传递单元以及该冷却单元依序沿着一直线排列,该吸音通道与该传递腔体形成一T字型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智郑丞佑谢铮玟廖文能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