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翅片管式换热器和椭圆翅片管式智能相变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71800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1 0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椭圆翅片管式换热器,其包括多根管束上连通管、多根管束下连通管、多排翅片管束、换热器上集水管和换热器下集水管;多排翅片管束以相互平行且留有间隔的方式依次布置,一端与多根管束上连通管一一对应连通,另一端与多根管束下连通管一一对应连通;多根管束上连通管还与换热器上集水管连通;多根管束下连通管还与换热器下集水管连通;换热器上集水管的进口与输入液态冷工质的管道连通,换热器下集水管的出口与输出液态冷工质的管道连通;其中,每排翅片管束中含有的多根翅片管的断面为椭圆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椭圆翅片管式智能相变换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翅片管的积灰减少,且还改善了换热效果,提高了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节能
,特别涉及一种椭圆翅片管式换热器和椭圆翅片管式智能相变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在锅炉尾部的烟道内,一般都设有翅片管式换热器,用于吸收烟气余热。由于燃料燃烧后产生的杂质粘性大,加之现有技术中的翅片管式换热器的翅片管为圆形翅片管,其断面为圆形,因此在烟气流经翅片管式换热器后,容易在圆形翅片管的后部三角形积灰区,从而影响翅片管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椭圆翅片管式换热器,其包括:多根管束上连通管、多根管束下连通管、多排翅片管束、换热器上集水管和换热器下集水管;多排所述翅片管束以相互平行且留有间隔的方式依次布置,一端与多根所述管束上连通管一一对应连通,另一端与多根所述管束下连通管一一对应连通;多根所述管束上连通管还与所述换热器上集水管连通;多根所述管束下连通管还与所述换热器下集水管连通;所述换热器上集水管的进口与输入液态冷工质的管道连通,所述换热器下集水管的出口与输出所述液态冷工质的管道连通;其中,每排所述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椭圆翅片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翅片管式换热器包括:多根管束上连通管、多根管束下连通管、多排翅片管束、换热器上集水管和换热器下集水管;多排所述翅片管束以相互平行且留有间隔的方式依次布置,一端与多根所述管束上连通管一一对应连通,另一端与多根所述管束下连通管一一对应连通;多根所述管束上连通管还与所述换热器上集水管连通;多根所述管束下连通管还与所述换热器下集水管连通;所述换热器上集水管的进口与输入液态冷工质的管道连通,所述换热器下集水管的出口与输出所述液态冷工质的管道连通;其中,每排所述翅片管束中含有以相互平行且留有间隔的方式形成一排的多根翅片管,多根所述翅片管的一端作为每排所述翅片管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椭圆翅片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翅片管式换热器包括:多根管束上连通管、多根管束下连通管、多排翅片管束、换热器上集水管和换热器下集水管;
多排所述翅片管束以相互平行且留有间隔的方式依次布置,一端与多根所述管束上连通管一一对应连通,另一端与多根所述管束下连通管一一对应连通;
多根所述管束上连通管还与所述换热器上集水管连通;
多根所述管束下连通管还与所述换热器下集水管连通;
所述换热器上集水管的进口与输入液态冷工质的管道连通,所述换热器下集水管的出口与输出所述液态冷工质的管道连通;
其中,每排所述翅片管束中含有以相互平行且留有间隔的方式形成一排的多根翅片管,多根所述翅片管的一端作为每排所述翅片管束的一端,多根所述翅片管的另一端作为每排所述翅片管束的另一端,所述翅片管的断面为椭圆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翅片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排所述翅片管束分为奇数排翅片管束和偶数排翅片管束;
所述奇数排翅片管束中的每排翅片管束和所述偶数排翅片管束中的每排翅片管束为错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翅片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形的长半轴和短半轴之比大于等于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翅片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冷工质为水。
5.一种椭圆翅片管式智能相变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翅片管式智能相变换热装置包括:吸热段、上升管、放热段、下降管和流量调节器;
所述吸热段安装于锅炉尾部的烟道内,所述吸热段内的液态冷工质吸收进入所述吸热段内的烟气的热量后变为气态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三益能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