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皇竹草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65986 阅读:7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0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鲜皇竹草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鲜皇竹草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将鲜皇竹草粉碎,混合适量玉米芯粉,经发酵获得处理后的草料为栽培红托竹荪的主要原料,配以黄豆粉、石膏、白糖、KH2PO3制得栽培红托竹荪的培养基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鲜皇竹草栽培竹荪,解决了贵州多雨少晴天难以干制皇竹草,实现“以草代木”栽培红托竹荪,解决了竹荪产业发展砍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菌草治理石漠化产业承接链的问题,实现了菌棒脱袋覆土栽培,是红托竹荪由分散式种植向统一发菌,集中出菇的节约型转变,实现了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栽培
,尤其是鲜皇竹草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技术介绍
红托竹荪(DictyophorarubrovolvataM.Zangetal.),鬼笔科(Phallaceae)、竹荪属(Dictyophora)真菌。为贵州最具特色的食用菌之一,在全国都处于重要地位。自上世纪80年代驯化栽培成功以来,竹荪栽培模式,均以桦树原木为栽培材料,劈成宽6~10cm,厚3~4cm,长20~25cmd的小木块,蒸煮后,在草木结构的大棚内,采用两层材,两层菌种的种植模式,制成宽50~60cm长度不限的菌床,利用腐殖土覆盖,松针沥水,自然条件控温控湿,种植分散,管理粗放,常常因干旱或洪涝天气而减产或绝收。由于树木的砍伐,环境的破坏,生产效率低下,管理上的粗放,使得竹荪产业发展模式的快速转型成为了唯一的出路。那么,红托竹荪替代栽培料的寻找,栽培技术的革新,集约化管理模式的探究,已经成为了限制竹荪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关于相关技术的公关已经迫在眉睫。贵州是石漠化土地面积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鲜皇竹草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鲜皇竹草粉碎,混合玉米芯粉,经发酵获得处理后的草料,将该草料混合杂木屑、黄豆粉、石膏、白糖、KH2PO3和水装入折角袋中进行灭菌,再采用双面打孔接种法接入菌种块,套上外袋移到发菌室中避光培养发菌;发菌结束后获得红托竹荪菌棒,将该红托竹荪菌棒脱袋覆土栽培得到红托竹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鲜皇竹草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鲜皇竹草粉
碎,混合玉米芯粉,经发酵获得处理后的草料,将该草料混合杂木屑、黄豆粉、石膏、白糖、
KH2PO3和水装入折角袋中进行灭菌,再采用双面打孔接种法接入菌种块,套上外袋移到发菌
室中避光培养发菌;发菌结束后获得红托竹荪菌棒,将该红托竹荪菌棒脱袋覆土栽培得到
红托竹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鲜皇竹草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各原料的质量配比为:经发酵获得处理后的草料76份,杂木屑20份,黄豆粉2份,石膏1
份,白糖0.9份,KH2PO30.1份,水60-6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鲜皇竹草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经发酵获得处理后的草料制备方法是:先把鲜皇竹草粉碎,混合质量百分比为5-10%的玉
米芯,再用质量百分比为2%的石灰水,按料水体积比1:2的比例加水浸泡12-24小时后捞出
沥水,使料含水量达70%-75%,pH值6.5-7.0;把料铺入发酵室的床架上,送入蒸汽,使培养料
的温度升到60℃-80℃,并保持约12小时,然后快速调温至40℃-60℃,并维持24小时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鲜皇竹草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脱袋覆土栽培的方法是:先采挖10cm以下的深层菜园土,过2cm筛,按每立方米混入5kg石
灰和多菌灵,并覆盖塑料膜堆制3-5天后,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善元李剑杜慕云陈旭朱森林张金霞金吉芬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