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驱动及调光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光两路LED均流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LED技术的进步,其在光效、寿命等方面的优势日益显著,在路灯照明、LCD背光、医疗照明、汽车照明等诸多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单个LED模块的功率受到封装技术和热管理等因素的制约,在许多高亮度的应用场合,需同时使用多个LED模块。流过LED模块的正向电流决定LED模块的亮度,为了保证各个LED模块亮度和散热的一致性,必须保证流过每个LED模块的电流相同。但是LED的伏安特性近似于指数关系,较小的电压波动会带来很大的电流偏差,同时LED模块的正向压降具有负温度特性,因此将LED模块进行串并联组合时必须引入均流技术。现有方案中无源均流方案中基于电容的电荷平衡原理设计的两路均流方案具有高效,低价,简单的优势。特别适用于双端拓扑的整流结构。其主要设计原理是利用电容的伏秒平衡特性,在双端拓扑的变压器副边正负交替输出时,实现电荷平衡进而达到精确,可靠的控制负载电流的目的。利用平衡电容进行多路均流的方案中,通过在整流桥变压器副边串联平衡电容保证模块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光两路LED均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半桥逆变单元(X)和可控开关电容控制的可调光两路LED驱动单元(Y),所述可控开关电容控制的可调光两路LED驱动模块中具有均流可控开关电容(SCC);所述半桥逆变单元(X)包括:第一开关MOS管(Q1)、第二开关MOS管(Q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变压器(T);所述第一开关MOS管(Q1)的漏极和第一电容(C1)的正极均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接;第一电容(C1)的负极与第二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第一开关MOS管(Q1)的源极和第二开关MOS管(Q2)的漏极相连接;第二开关MOS管(Q2)的源极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光两路LED均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半
桥逆变单元(X)和可控开关电容控制的可调光两路LED驱动单元(Y),所述
可控开关电容控制的可调光两路LED驱动模块中具有均流可控开关电容(SCC);
所述半桥逆变单元(X)包括:第一开关MOS管(Q1)、第二开关MOS管
(Q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变压器(T);所述第一开关MOS管
(Q1)的漏极和第一电容(C1)的正极均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接;第一电容(C1)
的负极与第二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第一开关MOS管(Q1)的源极和第二
开关MOS管(Q2)的漏极相连接;第二开关MOS管(Q2)的源极与第二电容
(C2)的负极均与电源负极相连;变压器(T)的原边正极与第一开关MOS管
(Q1)的源极相连;变压器(T)的原边负极与第一电容(C1)的负极相连;
所述的可控开关电容控制的可调光两路LED驱动单元(Y)包括:第一电
感(L1)、可控开关电容(SCC)、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
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一输出滤波电容(Co1)、第二输出滤波电容(Co2)、
第一隔直电容(Cb1)、第一开关电容(Cs1)、第一开关管(S1)、第一LED串(1)、
第二开关电容(Cs2)、第二开关管(S2)和第二LED串(2);所述第一隔直电
容(Cb1)的正极、第一开关电容(Cs1)的正极和第二开关电容(Cs2)的正极均
与半桥逆变单元(X)中变压器(T)副边正极相连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君,孙伟华,刘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