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塞泵阀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52059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8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柱塞泵阀组,包括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液腔,且阀座的两端面均为平面,其中阀座的一端平面为进液平面,阀座的另一端平面为排液平面;前述进液平面开有环形槽,环形槽与前述进液腔连通;阀座的进液平面外侧设有进液阀板,进液阀板上设有进液孔,进液阀板的外沿与进液平面外沿之间为密封面;前述进液平面开有与环形槽间隔设置的排液腔;前述排液平面上开有出液腔,阀座内设置有连通排液腔和出液腔的排液通道;阀座的排液平面外侧设有排液阀板,排液阀板上设有排液孔,排液阀板的外沿与排液平面外沿之间为密封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柱塞泵阀组体积小、泵效高、能有效降低阀隙流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柱塞泵阀组
技术介绍
往复式柱塞泵主要构成部分为动力、液力、动力源三个主体形成一个总成为往复式柱塞泵。动力主件为曲轴、机身、连杆、十字头、联接杆。液力主件为泵体、函体、柱塞、填料、导向套、进排阀组、进液集水器、排液组件。动力源为电动机(柴油机)、减速机(传动带轮、传动带)、护罩、底座等组成。往复式柱塞泵为容积式泵,具有压力高、流量小、效率高。在同功率情况下压力高、流量小,反之流量大、压力小,动力机构基本相似,液力机构变化较大,不同介质不同压力、不同效率就有不同的阀组结构,不同的液力端布置。不同的流量不同的阀隙流速,对于往复式柱塞泵的优化设计主要应属阀组、液力端。常规设计的阀组为单导向、双导向、平板阀、锥形阀、爪阀、球阀、柱体阀、刀形阀等等不同形状阀,但均有相同的流体流向,通常称为单向流道阀,这种阀组的阀隙流速一般都较高,由于阀隙流速是阀工作的主要指标,所以在设计中阀的外形、尺寸由于阀隙流速受局限都较大,也就为造成整个液力端外形尺寸大耗料多的原故。所以优化液力端首先应从阀组着手,阀组的流向选择是减低阀隙流速的主要途径,为此开发一种低阀隙流速的阀组是提高泵效,优化液力端设计达到高效节能必须途径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体积小、泵效高、能有效降低阀隙流速的柱塞泵阀组。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柱塞泵阀组,包括阀座,其特r>征在于:所述阀座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液腔,且阀座的两端面均为平面,其中阀座的一端平面为进液平面,阀座的另一端平面为排液平面;前述进液平面开有环形槽,环形槽与前述进液腔连通;阀座的进液平面外侧设有进液阀板,进液阀板上设有进液孔,进液阀板的外沿与进液平面外沿之间为密封面;前述进液平面开有与环形槽间隔设置的排液腔;前述排液平面上开有出液腔,阀座内设置有连通排液腔和出液腔的排液通道;阀座的排液平面外侧设有排液阀板,排液阀板上设有排液孔,排液阀板的外沿与排液平面外沿之间为密封面。作为改进,所述阀座外、进液平面一侧设有吸入阀螺杆,阀座内设有吸入导向槽,吸入阀螺杆的内端设置在吸入导向槽内,吸入阀螺杆的外端设有进液弹簧座,进液弹簧座和进液阀板之间设有吸入弹簧;所述阀座外、排液平面一侧设有排出阀螺杆,阀座内设有排出导向槽,排出阀螺杆的内端设置在排出导向槽内,排出阀螺杆的外端设有排液弹簧座,排液弹簧座和排液阀板之间设有排出弹簧。再改进,所述进液弹簧座和排液弹簧座上均钻有液体流出孔。再改进,所述吸入阀螺杆和排出阀螺杆的外圆均钻有进液孔,所述吸入阀螺杆和排出阀螺杆的内部轴向均钻有与进液孔连通的流体辅助流通通道。再改进,所述吸入阀螺杆和排出阀螺杆外圆均钻的两端均设有丝扣,吸入阀螺杆内端的丝扣拧在阀座上,吸入阀螺杆外端的丝扣为固定进液弹簧座的第一防松螺帽;排出阀螺杆内端的丝扣拧在阀座上,排出阀螺杆外端的丝扣为固定排液弹簧座的第二防松螺帽。再改进,所述进液腔设置在阀座的外圆上,包含多个腰形孔,每个腰形孔与进液平面的环形槽的底平面连通形成进液通道。再改进,所述环形槽设置在进液平面的外沿,排液腔设置进液平面的内沿,排液腔为多个位于同一环形面的通孔、用于排液流道的进液孔。再改进,所述出液腔设置在排液平面外沿,出液腔也为多个的位于同一环形面的通孔,且数量大于等于与排液腔的通孔数量,出液腔的通孔与排液腔的通孔之间一对一连通,且每对排液腔和出液腔之间形成一个大于20°斜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阀座整体集成了进液腔和排液腔、排液通道和排液通道,成为进液阀和排液阀的组合体;在阀座内采用多流向结构,能有效降低阀隙流速50%,改变了常规阀组件阀隙流向,克服了由于阀隙的理论值所限,产品外形整体较小,泵体单重较轻、成本低、有效提高了泵效;采用多流向阀隙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泵效和节约原材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柱塞泵阀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柱塞泵阀组的进液阀板打开、排液阀板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柱塞泵阀组的进液阀板关闭、排液阀板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的柱塞泵阀组,包含有阀座1、进液阀板2、进液弹簧座3、吸入弹簧4、第一防松螺帽5、吸入阀螺杆6、排液阀板7、排液弹簧座8、排出弹簧9、第二防松螺帽10、排出阀螺杆11。其中,所述阀座的两端面均为平面,其中阀座的一端平面为进液平面,阀座的另一端平面为排液平面;进液阀板2位于阀座1外进液平面一侧,排液阀板7位于阀座1外排液平面一侧。阀座1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液腔1a,进液腔1a可以设置成6个或8个或10个或更多个双数的腰形孔;前述进液阀板2的外沿与进液平面外沿之间为密封面,进液阀的阀面即设置在阀座的进液平面的外沿;阀座的进液平面外沿开有环形槽1b,每个进液腔均与环形槽的底面连通从而形成进液通道。前述进液平面上开有与环形槽间隔设置的排液腔1c,排液腔1c设置在进液平面内沿,排液腔为多个位于同一环形面的通孔,根据流速要求,可以钻上6个或8个或10个或12个或其他更多双数个的等环位孔,用于排液流道的进液孔。排液阀板7的外沿与排液平面的外沿之间为密封面,排液阀的阀面即设置在阀座的排液平面的外沿;而排液平面上开有出液腔1d,阀座1内设置有连通排液腔1c和出液腔1d的排液通道;出液腔1d也为多个位于同一环形面的通孔,且数量大于等于与排液腔1c的数量,出液腔1d的通孔与排液腔1c的通孔之间一对一连通,且每对排液腔和出液腔在阀座内形成一个大于20°斜角。所述阀座1外、进液平面一侧设置所述吸入阀螺杆6,阀座1内设有吸入导向槽,吸入阀螺杆6的内端设置在吸入导向槽内,吸入阀螺杆6的外端设有所述进液弹簧座3,进液弹簧座3和进液阀板2之间设置所述吸入弹簧4;所述阀座1外、排液平面一侧设有排出阀螺杆11,阀座内设有排出导向槽,排出阀螺杆11的内端设置在排出导向槽内,排出阀螺杆的外端设置所述排液弹簧座8,排液弹簧座8和排液阀板7之间设置所述排出弹簧9。所述吸入弹簧4、排出弹簧9设置在进液阀板2、排液阀板7外沿同一位置尺寸上,确保弹簧外径大,钢径粗、圈数多不易疲劳的特点。所述进液弹簧座和排液弹簧座顶端面均钻有液体流出孔,确保从进液阀板和排液阀板内沿通道中流出的液体顺利往复通过。所述吸入阀螺杆和排出阀螺杆的外圆均钻有进液孔,所述吸入阀螺杆和排出阀螺杆的内部轴向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柱塞泵阀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柱塞泵阀组,包括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液腔,且阀座的两端面均为平面,其中阀座的一端平面为进液平面,阀座的另一端平面为排液平面;前述进液平面开有环形槽,环形槽与前述进液腔连通;阀座的进液平面外侧设有进液阀板,进液阀板上设有进液孔,进液阀板的外沿与进液平面外沿之间为密封面;前述进液平面开有与环形槽间隔设置的排液腔;前述排液平面上开有出液腔,阀座内设置有连通排液腔和出液腔的排液通道;阀座的排液平面外侧设有排液阀板,排液阀板上设有排液孔,排液阀板的外沿与排液平面外沿之间为密封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柱塞泵阀组,包括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液腔,
且阀座的两端面均为平面,其中阀座的一端平面为进液平面,阀座的另一端平面为排液
平面;前述进液平面开有环形槽,环形槽与前述进液腔连通;阀座的进液平面外侧设有
进液阀板,进液阀板上设有进液孔,进液阀板的外沿与进液平面外沿之间为密封面;前
述进液平面开有与环形槽间隔设置的排液腔;前述排液平面上开有出液腔,阀座内设置
有连通排液腔和出液腔的排液通道;阀座的排液平面外侧设有排液阀板,排液阀板上设
有排液孔,排液阀板的外沿与排液平面外沿之间为密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塞泵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外、进液平面一侧
设有吸入阀螺杆,阀座内设有吸入导向槽,吸入阀螺杆的内端设置在吸入导向槽内,吸
入阀螺杆的外端设有进液弹簧座,进液弹簧座和进液阀板之间设有吸入弹簧;所述阀座
外、排液平面一侧设有排出阀螺杆,阀座内设有排出导向槽,排出阀螺杆的内端设置在
排出导向槽内,排出阀螺杆的外端设有排液弹簧座,排液弹簧座和排液阀板之间设有排
出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塞泵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弹簧座和排液弹簧
座上均钻有液体流出孔。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海陈英峰朱海波匡伐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合力机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