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控制电力多次开关井下旋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45996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7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田井下作业环保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控制电力多次开关井下旋塞阀。该井下旋塞阀包括壳体,其下部轴段内径处通过球面与转球接触,转球下端与下球座的内径球面接触,下球座的外径轴向套入垫环和弹簧,壳体下端通过螺纹与下接头连接;壳体外径向内径方向开有四组槽,分别安装电池组、电路板、射频信号接收器、电机、电机输出轴、密封总成、锥齿轮传动副,壳体的上部轴段外径处通过螺纹连接密封外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无线控制电力多次开关井下旋塞阀,采用信号控制的无线控制电力多次开关井下旋塞阀,要求该旋塞阀可随管柱下入井内,控制管柱通道既可实现全开状态,又可实现全关状态防溢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井下作业环保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无线控制电力多次开关井下旋塞阀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要求的逐渐提高,井下作业快速向绿色施工方向发展,其中杆管起下是施工频率最高、最需要控制溢流的环节。目前无论是注采管柱还是压裂管柱,在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堵塞器、手动旋塞及压控旋塞存在着工况受限、开关不可靠、组配可行性小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急需综合多学科技术,研发设计一种可应用于井下深部、完成多次重复开关的电动旋塞阀。
技术实现思路
(一)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线控制电力多次开关井下旋塞阀,以克服现有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堵塞器、手动旋塞及压控旋塞存在着工况受限、开关不可靠、组配可行性小等缺陷。(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线控制电力多次开关井下旋塞阀,包括:壳体、密封外套、电池组、电路板、射频信号接收器、电机、电机输出轴、密封总成、锥齿轮传动副、转球、下球座、垫环、弹簧和下接头;所述壳体,其下部轴段内径处通过球面与转球接触,转球下端与下球座的内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控制电力多次开关井下旋塞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密封外套(3)、电池组(4)、电路板(5)、射频信号接收器(6)、电机(7)、电机输出轴(8)、密封总成(9)、锥齿轮传动副(10)、转球(11)、下球座(12)、垫环(13)、弹簧(14)和下接头(17);所述壳体(1),其下部轴段内径处通过球面与转球(11)接触,转球(11)下端与下球座(12)的内径球面接触,下球座(12)的外径轴向套入垫环(13)和弹簧(14),壳体(1)下端通过螺纹与下接头(17)连接,安装到位后弹簧处于压紧状态,产生的上顶力让壳体(1)、转球(11)、下球座(12)的球面紧密接触并产生一定的接触应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控制电力多次开关井下旋塞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密封外套(3)、电池组(4)、电路板(5)、射频信号接收器(6)、电机(7)、电机输出轴(8)、密封总成(9)、锥齿轮传动副(10)、转球(11)、下球座(12)、垫环(13)、弹簧(14)和下接头(17);
所述壳体(1),其下部轴段内径处通过球面与转球(11)接触,转球(11)下端与下球座(12)的内径球面接触,下球座(12)的外径轴向套入垫环(13)和弹簧(14),壳体(1)下端通过螺纹与下接头(17)连接,安装到位后弹簧处于压紧状态,产生的上顶力让壳体(1)、转球(11)、下球座(12)的球面紧密接触并产生一定的接触应力,从而实现球面密封;
所述壳体(1)外径向内径方向开有四组槽,分别安装电池组(4)、电路板(5)、射频信号接收器(6)、电机(7)、电机输出轴(8)、密封总成(9)、锥齿轮传动副(10),其间电力传输采用电缆连接;锥齿轮传动副(10)的一个齿轮用键安装于电动输出轴上,另一个齿轮用键安装在转球(1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岭杰张广玉李国庆姜德福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市福万通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