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纵向振动的井下供电和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211246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8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纵向振动的井下供电和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井下监测设备的用电问题,节省数据传输电缆,提高施工速度,其井下供电方法是在抽油杆上套设动子,在动子外围设置定子,利用抽油杆的上下运动带动动子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给井下监测设备供电,数据传输方法是井下CPU根据仪器数据计算出传输所需编码,控制调制器按编码规律改变可变负载的电流大小,产生有规律的电流变化,以造成抽油杆振动,井口检波器检测抽油杆振动,将振动信号传送给井上CPU计算出传输编码,其井下供电和数据传输系统的技术方案包括抽油杆、定子、动子、第一CPU、第二CPU、一次仪表、调制器、检波器及可变负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井下数据监测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纵向振动的井下供电和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井下压力温度永久监测系统的供电一般包括两部分:一是井下一次仪表供电;二是井上二次仪表供电。井上二次仪表从控制柜直接取电,井下一次仪表由于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不能采用平常的供电方式。从成本及技术考虑不可能为一次仪表增加专用供电电缆,一般采用电源电缆与信号电缆共用方式,井下一次仪表通过电缆获得电源,在井下作业时,电缆被束缚在油管外壁,随油管一起下入井中,由于此方法施工操作复杂、要求严格,施工期间电缆容易损坏,而且使用年度长久后由于腐蚀等原因造成漏电流情况,对于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准确性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纵向振动的井下供电和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井下监测设备的用电问题,节省数据传输电缆,提高数据传输稳定性及施工速度。本专利技术所述井下供电和数据传输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供电方法为在抽油杆上套设动子,在动子外围设置定子,抽油杆有规律的上下运动带动动子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给井下设备供电;所述数据传输方法为井下CPU根据仪器数据计算出传输所需编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纵向振动的井下供电和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保护点】
基于纵向振动的井下供电和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方法为在抽油杆上套设动子,在动子外围设置定子,抽油杆有规律的上下运动带动动子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给井下设备供电;所述数据传输方法为井下CPU根据仪器数据计算出传输所需编码,控制调制器按编码规律改变可变负载的电流大小,产生有规律的电流变化,以引起抽油杆上发电所需动力在纵向方向上快速改变,造成油杆振动,井口设置检波器检测抽油杆振动,并将振动信号传送给井上CPU计算出传输编码。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纵向振动的井下供电和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方法为在抽油杆上套设动子,在动子外围设置定子,抽油杆有规律的上下运动带动动子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给井下设备供电;所述数据传输方法为井下CPU根据仪器数据计算出传输所需编码,控制调制器按编码规律改变可变负载的电流大小,产生有规律的电流变化,以引起抽油杆上发电所需动力在纵向方向上快速改变,造成油杆振动,井口设置检波器检测抽油杆振动,并将振动信号传送给井上CPU计算出传输编码。2.基于纵向振动的井下供电和数据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油杆、定子、动子、第一CPU、第二CPU、一次仪表、调制器、检波器及可变负载,所述动子套设于抽油杆上,定子环绕在动子外围,固定在抽油杆外部的油管内壁,所述第一CPU、一次仪表、调制器及可变负载与定子构成电流回路,所述检波器分别连接抽油杆上端及第二CPU。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供电和数据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林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益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