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抗菌防锈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28246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6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防锈润滑剂,原材料按照如下份数比组成:矿物油21‑29份、二甲基硅油13‑21份、柠檬酸11‑15份、纳米石墨粉2‑5份、聚乙烯醇5‑14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6份、十八烷基胺8‑19份、聚二甲基硅氧烷5‑10份、乙二醇30‑47份、乙醇10‑16份、茶油37‑4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3‑17份、纤维素醚25‑35份等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矿物油与其他添加剂的共同合理复配,不仅有效提高了润滑剂的润滑性能,还提高了润滑剂的防锈和抗菌性;同时,利用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十八烷基胺之间的合理复配使各添加剂在溶剂中的相互作用更佳明显,使得润滑剂的防锈性和抗菌性大幅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润滑剂
,尤其涉及一种抗菌防锈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润滑剂用以降低摩擦副的摩擦阻力、减缓其磨损的润滑介质。润滑剂对摩擦副还能起冷却、清洗和防止污染等作用。为了改善润滑性能,在某些润滑剂中可加入合适的添加剂。选用润滑剂时,一般须考虑摩擦副的运动情况、材料、表面粗糙度、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以及润滑剂的性能等多方面因素。在机械设备中,润滑剂大多通过润滑系统输配给各需要润滑的部位。近年来,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润滑剂在工业中的使用也逐渐趋向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一些具有优异润滑功能的润滑有广受人们欢迎。现如今人们不仅要求润滑油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还要具有优异的分散性、良好的渗透性以及对环境友好的性能。尤其近几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人们对多功能型的环保型润滑剂更为青睐。润滑油可减少物与物之间的摩擦,从而有效减少物件的磨耗。随着机械工业的不断发展,润滑油在机械器件、管道泵阀中的应用也极为广泛。传统的润滑剂已逐渐被一些具有优异润滑性能的复合润滑油所取代,这些润滑剂不但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还具有一些传统润滑油所没有的特殊性能。而润滑剂中基础油和添加剂之间的复配问题一直是润滑剂领域较为困难的技术难题。目前市售的润滑剂虽然进一步完善了润滑油的不同功能,但是由于添加剂之间的复配不够理想,仍导致润滑剂的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防锈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抗菌防锈润滑剂,原材料按照如下份数比组成:矿物油21-29份、二甲基硅油13-21份、柠檬酸11-15份、纳米石墨粉2-5份、聚乙烯醇5-14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6份、十八烷基胺8-19份、聚二甲基硅氧烷5-10份、乙二醇30-47份、乙醇10-16份、茶油37-4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3-17份、纤维素醚25-35份、石墨13-16份、单硬脂酸甘油脂21-35份、二亚油酸棕榈酸甘油酯5-9份、聚丙烯酰胺16-27份、聚乙二醇21-26份、丙三醇31-36份。进一步说明,所述的一种抗菌防锈润滑剂,原材料按照如下份数比组成:矿物油29份、二甲基硅油16份、柠檬酸13份、纳米石墨粉4份、聚乙烯醇1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5份、十八烷基胺12份、聚二甲基硅氧烷9份、乙二醇37份、乙醇12份、茶油38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5份、纤维素醚28份、石墨15份、单硬脂酸甘油脂25份、二亚油酸棕榈酸甘油酯8份、聚丙烯酰胺17份、聚乙二醇24份、丙三醇33份。进一步说明,所述的一种抗菌防锈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矿物油、二甲基硅油、柠檬酸、纳米石墨粉、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十八烷基胺、聚二甲基硅氧烷、茶油、聚二甲基硅氧烷、纤维素醚、石墨、单硬脂酸甘油脂、二亚油酸棕榈酸甘油酯混合均匀,在60-70℃下搅拌50-65分钟,静置、冷却;(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与乙二醇、乙醇、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丙三醇混合搅拌均匀,即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利用矿物油与其他添加剂的共同合理复配,不仅有效提高了润滑剂的润滑性能,还提高了润滑剂的防锈和抗菌性;同时,利用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十八烷基胺之间的合理复配使各添加剂在溶剂中的相互作用更佳明显,使得润滑剂的防锈性和抗菌性大幅提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抗菌防锈润滑剂,原材料按照如下份数比组成:矿物油21份、二甲基硅油13份、柠檬酸11份、纳米石墨粉2份、聚乙烯醇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份、十八烷基胺8份、聚二甲基硅氧烷5份、乙二醇30份、乙醇10份、茶油37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3份、纤维素醚25份、石墨13份、单硬脂酸甘油脂21份、二亚油酸棕榈酸甘油酯5份、聚丙烯酰胺16份、聚乙二醇21份、丙三醇31份。所述的一种抗菌防锈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矿物油、二甲基硅油、柠檬酸、纳米石墨粉、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十八烷基胺、聚二甲基硅氧烷、茶油、聚二甲基硅氧烷、纤维素醚、石墨、单硬脂酸甘油脂、二亚油酸棕榈酸甘油酯混合均匀,在60℃下搅拌50分钟,静置、冷却;(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与乙二醇、乙醇、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丙三醇混合搅拌均匀,即得。实施例2一种抗菌防锈润滑剂,原材料按照如下份数比组成:矿物油29份、二甲基硅油21份、柠檬酸15份、纳米石墨粉5份、聚乙烯醇14份、聚乙烯吡咯烷酮6份、十八烷基胺19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0份、乙二醇47份、乙醇16份、茶油4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7份、纤维素醚35份、石墨16份、单硬脂酸甘油脂35份、二亚油酸棕榈酸甘油酯9份、聚丙烯酰胺27份、聚乙二醇26份、丙三醇36份。所述的一种抗菌防锈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矿物油、二甲基硅油、柠檬酸、纳米石墨粉、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十八烷基胺、聚二甲基硅氧烷、茶油、聚二甲基硅氧烷、纤维素醚、石墨、单硬脂酸甘油脂、二亚油酸棕榈酸甘油酯混合均匀,在70℃下搅拌65分钟,静置、冷却,;(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与乙二醇、乙醇、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丙三醇混合搅拌均匀,即得。上述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菌防锈润滑剂,其特征在于,原材料按照如下份数比组成:矿物油21‑29份、二甲基硅油13‑21份、柠檬酸11‑15份、纳米石墨粉2‑5份、聚乙烯醇5‑14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6份、十八烷基胺8‑19份、聚二甲基硅氧烷5‑10份、乙二醇30‑47份、乙醇10‑16份、茶油37‑4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3‑17份、纤维素醚25‑35份、石墨13‑16份、单硬脂酸甘油脂21‑35份、二亚油酸棕榈酸甘油酯5‑9份、聚丙烯酰胺16‑27份、聚乙二醇21‑26份、丙三醇31‑36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防锈润滑剂,其特征在于,原材料按照如下份数比组成:矿物油21-29份、二甲基硅油13-21份、柠檬酸11-15份、纳米石墨粉2-5份、聚乙烯醇5-14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6份、十八烷基胺8-19份、聚二甲基硅氧烷5-10份、乙二醇30-47份、乙醇10-16份、茶油37-4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3-17份、纤维素醚25-35份、石墨13-16份、单硬脂酸甘油脂21-35份、二亚油酸棕榈酸甘油酯5-9份、聚丙烯酰胺16-27份、聚乙二醇21-26份、丙三醇31-3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锈润滑剂,其特征在于,原材料按照如下份数比组成:矿物油29份、二甲基硅油16份、柠檬酸13份、纳米石墨粉4份、聚乙烯醇12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钰雯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