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七甲川菁类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4818440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5 1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七甲川菁类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结构如式(Ⅴ)所示。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有机溶剂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2,3,3‑三甲基‑3H‑吲哚啉‑5‑磺酸盐与对硝基苄溴反应,得式(Ⅲ)化合物;有机溶剂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式(Ⅲ)化合物与2‑氯‑1‑甲酰基‑2‑羟甲基环己烯反应,得所述的式(Ⅴ)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在活细胞成像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新颖的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能够增强荧光强度,提高细胞成像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化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的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还涉及该分子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细胞成像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近红外(NIR)荧光成像技术在细胞生物学、药理学、疾病的诊断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诊断技术,具有无辐射、无损、实时、在位检测生物信息等优点。许多生物体及其组织在可见光的激发下自身会发射荧光,严重干扰生物样品的荧光检测和造影,近红外荧光探针的最大吸收波长和发射波长为600~900nm,可避免背景的干扰。所以,近红外荧光检测在生物样品分析中有明显的优越性。近年来,近红外荧光成像发展的主要方向包括制备新的生物相容性好的近红外荧光染料,合成新的特异性靶向探针。在多项研究中,大量近红外荧光探针被开发出来,包括有机荧光染料、无机和生物纳米粒子等。在当前有机近红外荧光染料相关的研究中,含吲哚环的多甲川菁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且使用广泛的近红外荧光染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应用的最广的是吲哚菁绿(IndocyanineGreen,ICG)。自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ICG用于临床后,ICG类有机近红外荧光染料得到了极大的关注。ICG是一种全合成的三羧花青系诊断试剂,1955年由美国柯达实验室研发,因其毒性低、副作用小,广泛用于心脏功能、肝功能和视网膜血管造影。最近,ICG也被用来作为一种潜在的光敏剂。然而ICG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如低量子产率,体内光不稳定性和在血管中的泄露等。因此,许多课题组开始研究ICG衍生物来提高体内外成像的亮度、溶解性、耐光性和光稳定性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的七甲川菁类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能够增强荧光强度,提高细胞成像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的合成方法及应用。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七甲川菁类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结构如式(Ⅴ)所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七甲川菁类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1)有机溶剂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2,3,3-三甲基-3H-吲哚啉-5-磺酸盐与对硝基苄溴反应,得式(Ⅲ)化合物:(2)有机溶剂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式(Ⅲ)化合物与2-氯-1-甲酰基-2-羟甲基环己烯反应,得所述的式(Ⅴ)化合物。步骤(1)中,2,3,3-三甲基-3H-吲哚啉-5-磺酸盐具体可以为2,3,3-三甲基-3H-吲哚啉-5-磺酸钾,结构为:惰性气体可以为任何不参与反应的气体,如氮气、氩气等。步骤(1)中,2,3,3-三甲基-3H-吲哚啉-5-磺酸盐与对硝基苄溴的摩尔比为1:1-4;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邻二氯苯和1,4-二氧六环中的一种或几种。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85-100℃,优选为85-90℃;反应时间为15-36h。步骤(2)中,式(Ⅲ)化合物与2-氯-1-甲酰基-2-羟甲基环己烯的摩尔比为2~3:1。2-氯-1-甲酰基-2-羟甲基环己烯的结构为步骤(2)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醇、醋酸酐、吡啶、正丁醇和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惰性气体可以为任何不参与反应的气体,如氮气、氩气等。步骤(2)中,还可以添加催化剂无水醋酸钠,催化剂的物质的量与式(Ⅲ)化合物的物质的量相同。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70~75℃,反应时间为4-8h。步骤(2)反应结束后,需在反应体系中纯化分离得所述的式(Ⅴ)化合物,所述纯化分离的方法包括:将反应后的溶液降至室温,减压浓缩后加入醚类溶剂,过滤,然后再经固体经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干燥得所述的式(Ⅴ)化合物。其中,所述醚类溶剂为分子量为74-186的醚类化合物,优选乙醚、甲基叔丁基醚,醚类溶剂加入量可根据需要选择,优选地为减压浓缩后的反应液的体积的3-5倍。所述的色谱柱为硅胶柱,硅胶的规格为200-300目;洗脱液为体积比为8:1-12:1的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物,或为体积比2:1-4:1的乙酸乙酯和甲醇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七甲川菁类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在活细胞成像中的应用。所述的细胞具体可以为肺癌细胞如A549细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不仅吲哚环上引入-SO3H这种强吸电子基团,而且在七甲川链两端周围空间引入了体积较大的苄基和对位的硝基,增大了染料的stock位移,进一步增强其分子荧光强度,改善其在细胞内的成像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结构新颖,制备工艺简单,能有效的避开生物自发荧光和细胞内源性物质的干扰,灵敏度高、光学稳定性好、细胞膜渗透性好,能够作为检测生物成像的近红外荧光探针。该荧光分子探针在分析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的1HNMR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的MS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的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的紫外吸收光谱图;图3b是本专利技术的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的荧光发射光谱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对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在活的A549细胞内成像图;a是本专利技术的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在活的A549细胞内成像图,b是与之对应的明场细胞成像图;c是吲哚菁绿在活的A549细胞内成像图,d是与之对应的明场细胞成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释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的合成反应方程式如下:实施例1向50ml单口烧瓶中分批加入3.21mmol化合物1(2,3,3-三甲基-3H-吲哚啉-5-磺酸钾)、4.17mmol化合物2(对硝基苄溴)和10ml甲苯,在氩气的保护下,90℃反应16h,降至室温,过滤,用甲苯洗涤,真空干燥得到0.94g棕红色固体(化合物3,1-对硝基苄基-2,3,3-三甲基-3H-吲哚啉-5-磺酸),产率78.3%。取1.98mmol化合物3和0.99mmol化合物4(2-氯-1-甲酰基-2-羟甲基环己烯)加入到100ml的反应瓶中,加入30ml正丁醇:甲苯=7:3的混合溶剂中,在氩气的保护下,75℃下加热回流反应6h,溶液由浅红色变成深红色最后有大量绿色组分出现,降至室温,减压浓缩后加入浓缩后反应液3倍体积的乙醚过滤,滤饼用柱层析(硅胶柱,硅胶的规格为200-300目)分离提纯,洗脱液为体积比为12:1的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溶液,得0.31g深绿色固体为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命名为IR789探针。收率:35.4%。氢谱谱图见图1,质谱谱图见图2。1H-NMR(400MHz,DMSO-d6):δ(ppm)=1.75(s,14H),2.53(t,4H),5.71(s,4H),6.34–6.38(d,J=14.4Hz,2H),7.33–7.35(d,J=8Hz,2H),7.52–7.54(d,J=8.4Hz,4H),7.63-7.65(d,J=8Hz,2H),7.88(s,2H),8.22–8.27(m,6H)。TOF-MSm/z:884.2[M+H]-。其吸收光谱见图3a,其发射光谱见图3b。实施例2向50ml单口烧瓶中分批加入3.21mmol化合物1(2,3,3-三甲基-3H-吲哚啉-5-磺酸钾)、8.34mmol化合物2(对硝基苄溴)和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7/201610934851.html" title="一种七甲川菁类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原文来自X技术">七甲川菁类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七甲川菁类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其特征在于,结构如式(Ⅴ)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七甲川菁类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其特征在于,结构如式(Ⅴ)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七甲川菁类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有机溶剂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2,3,3-三甲基-3H-吲哚啉-5-磺酸盐与对硝基苄溴反应,得式(Ⅲ)化合物:(2)有机溶剂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式(Ⅲ)化合物与2-氯-1-甲酰基-2-羟甲基环己烯反应,得所述的式(Ⅴ)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2,3,3-三甲基-3H-吲哚啉-5-磺酸盐与对硝基苄溴的摩尔比为1:1-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邻二氯苯和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民王影邢静蔡进陈峻青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