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面悬臂式双向冲孔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1325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5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球面悬臂式双向冲孔模,属于冲孔模具领域,包括下模座和上模座,下模座上设置有悬臂部,悬臂部的一端通过凹模固定座与下模座连接,悬臂部的另一端为工作端,工作端设置有球形面,球形面上下相对地设置有上凹模和下凹模,上模座上设置有上凸模,下模座上设置有下凸模,上凸模与上凹模相对应,下凸模和下凹模相对应,下模座在靠近工作端的左右两侧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夹块,夹块与下模座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球面悬臂式双向冲孔模能够对球面工件双向同时冲孔,无需逐个进行冲孔,提高了加工效率,大大提高了冲孔精度,减小了冲孔过程中球面工件的变形,保证了制件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冲孔模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球面悬臂式双向冲孔模
技术介绍
冲孔模是一种在毛坯或板材上沿封闭的轮廓分离出废料得到带孔件的冲模。对球面上带有相对的孔的制件进行冲孔加工时,由于球面是曲面,冲孔时非常容易使工件产生变形,最终得到的制件加工质量难以保证。现有的技术一般是利用单向冲孔模一个一个地进行冲孔,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较好地保证冲孔时工件不产生变形,但是加工效率较低,需要进行两次装夹两次冲孔操作,并且所冲出的两个孔的同轴度难以保证,制件质量依然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球面悬臂式双向冲孔模,旨在改善上述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球面悬臂式双向冲孔模,包括下模座和上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悬臂部,所述悬臂部的一端通过凹模固定座与所述下模座连接,所述悬臂部的另一端为工作端,所述工作端设置有球形面,所述球形面上下相对地设置有上凹模和下凹模,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上凸模,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下凸模,所述上凸模与所述上凹模...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面悬臂式双向冲孔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和上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悬臂部,所述悬臂部的一端通过凹模固定座与所述下模座连接,所述悬臂部的另一端为工作端,所述工作端设置有球形面,所述球形面上下相对地设置有上凹模和下凹模,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上凸模,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下凸模,所述上凸模与所述上凹模相对应,所述下凸模和所述下凹模相对应,所述下模座在靠近所述工作端的左右两侧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夹块,所述夹块与所述下模座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面悬臂式双向冲孔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和
上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悬臂部,所述悬臂部的一端通过凹模
固定座与所述下模座连接,所述悬臂部的另一端为工作端,所述工
作端设置有球形面,所述球形面上下相对地设置有上凹模和下凹模,
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上凸模,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下凸模,所述上
凸模与所述上凹模相对应,所述下凸模和所述下凹模相对应,所述
下模座在靠近所述工作端的左右两侧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夹块,所述
夹块与所述下模座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面悬臂式双向冲孔模,其特征在
于,所述夹块包括夹紧部和两个托持部,两个所述托持部分别与所
述夹紧部的上下两端连接,所述夹紧部上设置有内凹的弧形面,两
个夹块的夹紧部上的弧形面相对设置,所述托持部上设置有弧形的
托持面,每个夹块的托持部上的托持面均相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面悬臂式双向冲孔模,其特征在
于,所述下模座在靠近所述夹块的位置设置有环形沟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面悬臂式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持恒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