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气管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0980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5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进气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进气管总成,包括依次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的第一引管、第二引管、谐振腔和连接管,所述第一引管的入口端为进气端,且所述连接管的出口与空气滤清器固定连接;所述谐振腔内设有内管,所述内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引管和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内管的侧壁上还连通有消声管。该进气管总成利于减小进气噪声,提高整车的舒适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进气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进气管总成
技术介绍
在汽车发动机工作过程中,除了排气噪声,进气系统产生的进气噪声也不容忽视。通常,汽车的进气系统布置在机舱内,当气流从空气滤清器之前的进气管吸入时,发动机进气门周期性开闭引起了进气管内压力脉动,从而形成了脉动噪声。如果进气噪声得不到较好的控制,则会影响整车的舒适性。如一款装配常规进气管(即一根普通圆管)的轿车,在加速、爬坡等工况,常会出现后排乘客振动明显、主观感受较差的现象。经排查,该现象是由于进气管镍气体脉动噪声较大引起的。为了提高整车的舒适性,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改进进气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气管总成,以有效降低进气噪声,提高整车的舒适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进气管总成,包括依次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的第一引管、第二引管、谐振腔和连接管,所述第一引管的入口端为进气端,且所述连接管的出口与空气滤清器固定连接;所述谐振腔内设有内管,所述内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引管和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内管的侧壁上还连通有消声管。优选地,所述消声管垂直于所述连接内管设置。优选地,形成所述谐振腔的壳体包括扣合固定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优选地,所述内管的两端均与所述上壳体或所述下壳体相交,并在与所述内管相交的壳体上形成进气口和出气口。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面设有漏水孔。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内管插接固定,且连接处设有密封海绵。优选地,所述第一引管上设有卡扣,所述第二引管上设有与所述卡扣卡接配合的卡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引管上设有与车身横梁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优选地,所述壳体及所述连接管上均设有与车身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进气管总成,通过多根管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可针对进气噪声方便调整进气管的长度,获得适宜的进气管路,改变管道中的进气流速,并结合谐振腔的降噪效果,有效的降低进气噪声,提高整车的舒适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并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进气管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形成谐振腔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引管和第二引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1-第一引管,2-第二引管,3-谐振腔,4-连接管,5-内管,6-消声管。7-上壳体,8-下壳体,9-漏水孔,10-密封海绵,11-卡扣,12-卡孔,13-第一支架,14-第二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介绍。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进气管总成,包括依次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的第一引管1、第二引管2、谐振腔3和连接管4,所述第一引管1的入口端为进气端,且所述连接管4的出口与空气滤清器固定连接。为了降低进气噪声,通过增加进气管路的长度,降低进气管中的气体流动速度是可实现的方式之一,本技术中的进气管总成采用多根管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的方式,方便根据进气噪声适当的调整进气管路的长度,使得进气管具有最适宜的长度,以对进气噪声进行合理降低。同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进气管总成中,还利用谐振腔降噪,进一步有效地消除了进气噪声。参考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谐振腔3内还设有内管5,所述内管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引管2和所述连接管4连通,其中所述内管5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4插接,并在插接处设有密封海绵10,以提高密封性。在所述内管5与所述第二引管2连接的一端,可采用卡接的方式,具体地,可在所述第二引管2的侧壁上设置卡扣,在所述内管5的侧壁上设置与所述卡扣卡接的卡孔,从而实现两者的卡接。所述内管5的侧壁上还连通有消声管6,如图2所示。新鲜进气从所述内管5中流通,并在流动过程中,声波通过所述消声管6消除,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为了提高降噪效果,优选地,所述消声管6垂直于所述连接内管5设置。参考图3,形成所述谐振腔3的壳体包括扣合固定的上壳体7和下壳体8,所述壳体采用分体式的结构,方便所述内管5的设置及所述内管5与所述第二引管2、所述连接管4的连接。具体地,所述内管5的两端均与所述上壳体7或所述下壳体8相交,并在与所述内5相交的壳体上形成进气口和出气口。另外,所述壳体的底面还设有漏水孔9,方便冷凝水汽及时泄露而不会进入发动机。参考图4,所述第一引管1上设有卡扣11,所述第二引管2上设有与所述卡扣11卡接配合的卡孔12,所述第一引管1和所述第二引管2也采用卡接配合,方便两者的拆装过程。另外,所述第一引管1上还设有与车身横梁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13,所述壳体及所述连接管4上均设有与车身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架14,所述第一之间13和所述第二支架14上设有安装孔,方便所述进气管总成与整车的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3和所述第二之间14均可为塑料支架或铁制支架。以上依据图示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进气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的第一引管(1)、第二引管(2)、谐振腔(3)和连接管(4),所述第一引管(1)的入口端为进气端,且所述连接管(4)的出口与空气滤清器固定连接;所述谐振腔(3)内设有内管(5),所述内管(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引管(2)和所述连接管(4)连通,所述内管(5)的侧壁上还连通有消声管(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气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的第一
引管(1)、第二引管(2)、谐振腔(3)和连接管(4),所述第一引管
(1)的入口端为进气端,且所述连接管(4)的出口与空气滤清器固定连
接;所述谐振腔(3)内设有内管(5),所述内管(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
第二引管(2)和所述连接管(4)连通,所述内管(5)的侧壁上还连通有
消声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管(6)
垂直于所述连接内管(5)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管总成,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谐振腔
(3)的壳体包括扣合固定的上壳体(7)和下壳体(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气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5)
的两端均与所述上壳体(7)或所述下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炜晨严鑫映胡光辉汤海娟何竹革张利丁吉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