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利公开了吸盘式运输装置,包括上下层叠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与真空泵连接的中央连接管以及与中央连接管连接的多个支管;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连接有多个盘面朝下的吸盘以及与吸盘连接的吸盘管;所述吸盘管贯穿第二连接板并与对应的支管连接;所述吸盘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之间的第一吸盘,第二安装孔和第一散热孔之间的第二吸盘,第二安装孔和第二散热孔之间的第三吸盘以及对应显示屏后盖四个角的四个边角吸盘;不同吸盘的直径不同,且第一吸盘、第二吸盘和第三吸盘呈三角形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输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吸盘式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笔记本电脑相比台式电脑具有轻巧便携的特点。为了尽量减轻笔记本的整体重量,一般都采用工程塑料来制作笔记本外壳。而将工程塑料制成外壳塑料产品的成型加工通常采用注塑成型。注射成型是使用注塑机(或称注射机)将热塑性塑料熔体在高压下注入到模具内经冷却、固化获得产品的方法。注塑也能用于热固性塑料及泡沫塑料的成型。注塑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自动化,能成型形状复杂的零件,特别适合大量生产。缺点是设备及模具成本高,注塑机清理较困难等。因为加工的是笔记本外壳,其外观直接关系到产品最后售卖时的样子,如果在制作过程中刮花外壳产品,这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体验,降低笔记本产品的整体观感。因此在外壳产品的制作搬运过程中都必须尽量避免对其的损坏。为了更好地保护外壳产品,避免其在运输过程中收到损坏,现在常用吸盘式运输装置直接从注塑机中将外壳产品取出后运输到指定工位。现有的吸盘式运输装置包括连接板和设置在连接板上用来吸附外壳产品的多个吸盘;每个吸盘连通有用来与真空泵连接的吸盘管。因为在运输外壳产品时,吸盘直接与外壳产品连接,光滑的吸盘能够使其盘面完全与外壳产品贴合,牢固吸附住外壳产品,使吸盘与外壳产品之间的空间快速形成真空产生吸附力。但是,因为现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空气中的尘埃也越来越多。吸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吸附住很多灰尘,而这些灰尘粘附在吸盘上阻挡在吸盘和外壳产品之间,减少了吸盘与外壳产品的接触面积。使吸盘用来吸附外壳产品的着力点减少,使同一个吸盘在同样的抽真空速度的情况下对外壳产品产生的吸附力减小。这使得在运输过程中,极有可能因为吸盘吸附力不够而使外壳产品掉落。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现有的吸盘式运输装置需要定期采用人工来清洁吸盘的盘面,使盘面保持清洁。然而,因为一个吸盘式运输装置中包含有多个吸盘,这使得每次清洁时工作量较大。有碍生产效率提高。此外,现在的吸盘式运输装置基本上都是设置的大小相同的吸盘,且吸盘的分布基本上呈三角形分布。这对于表面很少孔洞的外壳产品十分方便,但对于用来安装显示屏的显示屏后盖而已则十分不好用。因为显示屏后盖整个呈矩形凹槽结构,且凹槽的四周均一体成型有用来卡接显示屏的以及与显示屏前盖连接的多个凸起。显示屏后盖的底部也不规则地开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整个显示屏后盖可供吸盘吸附的位置分布并不规则。如果仍使用相同大小的吸盘来进行吸附运输操作,则会有一半的吸盘无法正常工作。为了能够使吸盘与显示屏后盖产生更大的吸附力,使连接牢固,急需研制出一种针对显示屏后盖的吸盘式运输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吸盘式运输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吸盘式运输装置不能够有效地吸附显示屏后盖并运输显示屏后盖的问题。本方案中的吸盘式运输装置,包括上下层叠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与真空泵连接的中央连接管以及与中央连接管连接的多个支管;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连接有多个盘面朝下的吸盘以及与吸盘连接的吸盘管;所述吸盘管贯穿第二连接板并与对应的支管连接;所述吸盘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之间的第一吸盘,第二安装孔和第一散热孔之间的第二吸盘,第二安装孔和第二散热孔之间的第三吸盘以及对应显示屏后盖四个角的四个边角吸盘;不同吸盘的直径不同,且第一吸盘、第二吸盘和第三吸盘呈三角形分布。本文所指的盘面是指吸盘开口大的一端,即吸盘用来吸附物体的表面。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第一吸盘、第二吸盘和第三吸盘分别设置在各个孔之间的位置,且不同吸盘的直径不同,可以根据显示屏后盖的实际情况吸附住能够吸附的地方,使吸附力能够在相同的抽真空速度下达到最大。第一吸盘、第二吸盘和第三吸盘呈三角形分布,因为三点确定一面的原则,能够使这三个吸盘牢固地吸附住显示屏后盖。除了第一吸盘、第二吸盘和第三吸盘外,第二连接板上还设置有对应显示屏后盖四个角的四个边角吸盘。使显示屏后盖在中间位置得到稳固连接的基础上四个角也能被牢固地吸附在边角吸盘上,有利于显示屏后盖在被运输的时候能够平衡受力,方便将显示屏后盖平稳地移动到下一个工位。同时,使整个吸盘式运输装置发挥出最大的吸附力,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因吸附力不够而使显示屏后盖掉落。当显示屏后盖到达下一个工位的时候真空泵方向运动,将风通过吸盘管输送到吸盘与显示屏后盖之间,使吸盘与显示屏后盖之间的真空环境被破坏,吸盘失去对显示屏后盖的吸附力,轻松将吸盘式运输装置撤离。本技术能够充分利用显示屏后盖可供吸盘吸附的位置使所有吸盘都进行正常工作,使显示屏后盖在被强力吸附的同时还能够吸附力受力平衡地平稳运输。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还设置有第四吸盘,所述第四吸盘与第二吸盘和第三吸盘呈三角形分布。三角形为稳定结构,增加第四吸盘能够在增加整体吸附力的同时,还能使显示屏后盖被吸附起来的时候受力更加平稳。方便将显示屏后盖进行平稳运输。进一步,所述中央连接管包括通风管和套接在通风管内的通水管。当需要清洗吸盘上的灰尘时可以开通水管对吸盘进行冲洗,在冲洗完后开通风管可以用风将吸盘上的混合灰尘的水珠吹走并尽快吹干吸盘上的水渍,起到快速清洁吸盘盘面的作用。避免人工的清洁盘面操作,减少了人工操作工作量,节约了操作时间,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所述通水管和通风管同轴。方便加工,且通风管实际通道为包裹通水管的环形通道,使无论是从真空泵向内吸的空气,还是从真空泵向外吹的空气都能够沿着通水管的外壁而变得更加有方向性和冲击力。进一步,所述通水管为薄壁管。在不对吸盘进行清洁时,通水管和通风管都能进行通风,因为通风管为薄壁管,横截面积小,因此并不会阻碍风的通行,不影响整个中央连接管的抽真空速度。进一步,所述第一吸盘、第二吸盘和第三吸盘的高度相同。使第一吸盘、第二吸盘和第三吸盘能够同时吸附住显示屏后盖的对应位置。进一步,所述边角吸盘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吸盘的高度。使四个边角吸盘先于其他吸盘接触到显示屏后盖。因为各个吸盘管连通的是同一个中央连接管,因此吸附开始的时间是相同的。先接触到显示屏后盖的四个边角吸盘在吸附前起到了导向和定位的作用,方便将各个吸盘对应到显示屏后盖的相应位置上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显示屏后盖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中央连接管1、支管2、吸盘管3、第一吸盘4、第二吸盘5、第三吸盘6、第四吸盘7、边角吸盘8、通水管9、通风管10、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12、第一散热孔13、第二散热孔14、第一连接板15、第二连接板16。如图1所示,本方案中的吸盘式运输装置,包括上下层叠设置的第一连接板15和第二连接板16。第二连接板16上连接有八个盘面朝下的吸盘以及与每个吸盘对应连接的吸盘管3;为了使每个吸盘产生相对均衡的吸附力,每个吸盘管3的管径相同,使通过吸盘管3输送到吸盘中的抽真空速度和送风速度相同。第一连接板15上安装有与真空泵连接的中央连接管1以及与中央连接管1连接的呈放射状的五个支管2。吸盘管3贯穿第二连接板16并与对应的支管2连接。如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吸盘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层叠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与真空泵连接的中央连接管以及与中央连接管连接的多个支管;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连接有多个盘面朝下的吸盘以及与吸盘连接的吸盘管;所述吸盘管贯穿第二连接板并与对应的支管连接;所述吸盘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之间的第一吸盘,第二安装孔和第一散热孔之间的第二吸盘,第二安装孔和第二散热孔之间的第三吸盘以及对应显示屏后盖四个角的四个边角吸盘;不同吸盘的直径不同,且第一吸盘、第二吸盘和第三吸盘呈三角形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吸盘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层叠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与真空泵连接的中央连接管以及与中央连接管连接的多个支管;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连接有多个盘面朝下的吸盘以及与吸盘连接的吸盘管;所述吸盘管贯穿第二连接板并与对应的支管连接;所述吸盘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之间的第一吸盘,第二安装孔和第一散热孔之间的第二吸盘,第二安装孔和第二散热孔之间的第三吸盘以及对应显示屏后盖四个角的四个边角吸盘;不同吸盘的直径不同,且第一吸盘、第二吸盘和第三吸盘呈三角形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式运输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虎,
申请(专利权)人:英力电子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