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小春专利>正文

一种青瓷冰裂纹釉及其产品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79198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青瓷冰裂纹釉及其产品的制作方法,该青瓷冰裂纹釉色翠青温润,适应性广,热稳定性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青瓷冰裂纹釉产品的制作方法,科学合理,易于实施,用该方法制作青瓷冰裂纹釉产品成品率高,产品瓷质好,纹片瑰丽、古朴、典雅,釉层鱼鳞状开裂叠加,形成“莹厚如堆脂”立体视觉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艺美术青瓷釉及其产品的制作方法。浙江龙泉哥窑是中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所产带有裂纹的青瓷器皿为世所珍。产品工艺是利用在青瓷产品在烧成后冷却过程中,釉和胎的收缩率不同,釉而开裂成不规则的纹理——这种烧成工艺过程中的缺点——而制成别致的产品。“冰裂纹”在哥窑的各种纹片中排名首位,其纹片如冰破裂,裂片叠层厚,最多可达十叠,立体感强,素有“纹以冰裂为上”的美誉。因其在烧制中独特的开裂,展示出天意的自然美。按其颜色分有鳝血、金丝铁线、浅黄;按其形状分有鱼鳞片、网形状、梅花纹,细碎纹等,博得历代行家的赞誉,但冰裂纹胎釉料选择难,烧成温度不易控制,故窑烧时成品率低,因此烧制“冰裂纹即的工艺在宋代以后便失传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青瓷冰裂纹釉料,该釉料釉色翠青温润,适应性广,热稳定性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用该青瓷冰裂纹釉料制作青瓷冰裂纹产品的方法,该方法科学合理,易于实施,用该方法制作青瓷冰裂纹产品成品率高,产品瓷质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青瓷冰裂纹釉料,其配料重量百分组成黄 釉土25~35%,紫金土8~5%,长石粉35~25%,滑石粉3~6%,石灰石14~19%,竹乡釉土15~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青瓷冰裂纹釉产品的制作方法,包括坯釉料制备、成型、精修、干燥、素烧、上釉、装窑、釉烧等工艺流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先制备青瓷冰裂纹釉料,其配方重量百分组成黄 釉土25~35%,紫金土8~5%,长石粉35~25%,滑石粉3~6%,石灰石14~19%,竹乡釉土15~10%。对各种釉料按配方要求精细拣选后混合均匀,以球石∶釉料∶水比例为1.5∶1∶O.8,装入研磨设备研磨成釉浆。然后将成型瓷坯干燥后,入窑经6~7小时时间的素烧,以温火慢烧到温度840~880℃后停止,自然冷却15~20小时后素坯出窑,再刷粉上釉,素坯上釉分上内、外釉二个过程,先把青瓷冰裂纹釉浆釉浆调成含水份在38~45%,用荡釉法上二次素坯内釉,釉层的厚度控制在2~2.3毫米;素坯内釉上好后要把素坯的水份排干,再用蘸釉法上二次素坯外釉,釉层的厚度控制在2~2.3毫米。内、外釉都上好的半成品,刨脚即可入窑进行釉烧。釉烧要经蒸发、还原、成瓷、保温四个阶段,在蒸发阶段第一个小时是窑温从窑点火开始,升温至500~550℃止,使窑内的半成品水份蒸发干;第二小时是窑温从500~550℃升温至820~870℃止,保温12~20分钟;再用50~70分钟,窑温从820~870℃升温至980~1010℃,保温1~1.20小时。在还原阶段第一小时内窑温从980~1010℃升温至1160~1180℃,第二小时窑温还原升温稍微放慢,从1160~1180℃升至1220~1260℃。在成瓷阶段在这个阶段窑温升温,每分钟要控制升温度2~1.5℃,时间控制在30~35分钟内,使窑温从1220~1260℃升至1280~1310℃为止。在保温阶段当窑温达到1280~1310℃时,停止升温,从此开始保温5~10分钟后,停止火源。让窑温自然冷却15~20小时,成品出窑。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通过上好釉的素坯在高温溶烧过程中,使釉中的空气不能浮出釉面,而在釉中形成许多小气泡,当烧成温度控制在1280~1310℃时,使釉中残存一定数量的未溶石英颗粒,并形成大量的钙长石析晶,这些小气泡、石英颗粒和钙长石析晶进入釉层的光线发生散射,因而使釉层变得乳浊而不透明,经过热胀冷缩后,釉层就鱼鳞状开裂叠加,从而形成“莹厚如堆脂”立体视觉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青瓷冰裂纹产品烧成采用梭式窑烧成,烧成燃料为重油、液化石油气、水煤气。本专利技术中未详细介绍的情况同常规青瓷产品制作方法相同,不再累述。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效果实施例1实施例釉料配料重量百分组成黄 釉土25%紫金土8%,长石粉35%,滑石粉3%,石灰石14%,竹乡釉土15%。在制作过程中对各种釉浆料按配方要求精细拣选后,混合均匀,再以球石∶釉料∶水比例为1.5∶1∶O.8,装入研磨设备研磨成釉浆。以瓷土成型一个双耳洗盂干燥后,入窑经6小时时间的素烧,以温火慢烧到温度840℃停止,自然冷却15小时后素坯出窑,该素坯再刷粉上釉。上釉分上内、外釉二个过程,先把釉浆调成含水份在38%,用荡釉法先上二次该素坯内釉,釉的厚度控制在2毫米;该素坯内釉上好后要把素坯中的水份排干,再用蘸釉法上二次该素坯外釉,釉层的厚度控制在2毫米。上好内、外釉的半成品,刨脚即可入窑进行釉烧,釉烧要经蒸发、还原、成瓷、保温四个阶段,在蒸发阶段第一个小时是窑温从窑点火开始升温至500℃,使窑内的半成品水份蒸发干;第二小时是窑温从500℃升温至820℃止,保温12分钟,再用50分钟,窑温从820℃升至980℃,保温1小时。在还原阶段第一小时内窑温从980℃升温至1160℃,第二小时窑温还原升温稍微放慢,从1160℃升温至1220℃。在成瓷阶段在这个阶段窑温升温,每分钟要控制2℃,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使窑温从1220℃升温至1280℃时为止。在保温阶段当窑温达到1280℃时,停止升温,从此开始保温5分钟后,停止火源,让窑温自然冷却15小时,成品出窑。本烧成在梭式窑中进行,烧成燃料为石油液化气。实施例2实施例釉料配料重量百分组成黄 釉土35%,紫金土5%,长石粉25%,滑石粉6%,石灰石19%,竹乡釉土10%。在制作过程中对各种釉浆料精细拣选后,按配方配料混合均匀,再以球石∶釉料∶水比例为1.5∶1∶O.8,装入研磨设备研磨成釉浆。以瓷土成型一个七寸八角瓶干燥后,入窑经7小时时间的素烧,以温火慢烧到温度880℃停止,自然冷却20小时后素坯出窑,再刷粉上釉,素坯上釉分上内、外釉二个过程,先把釉浆调成含水份在45%,然后采用荡釉法先上二次该素坯内釉,釉层的厚度控制在2.3毫米;素坯内釉上好后要把素坯的水份排干,采用蘸釉法再上二次素坯外釉,釉层的厚度控制在2.3毫米。上好内、外釉的半成品,刨脚即可入窑进行釉烧,釉烧要经蒸发、还原、成瓷、保温四个阶段。在蒸发阶段第一个小时是窑温从点火起升至550℃,使窑内的半成品水份蒸发干;第二小时是窑温从550℃升到870℃止,保温20分钟,再用70分钟,窑温从870℃升至1010℃,保温1.20小时。在还原阶段第一小时内窑温从1010℃升温至1180℃;第二小时窑温还原升温稍微放慢,从1180℃升至1260℃。在成瓷阶段在这个阶段窑温升温,每分钟要控制1.5℃,时间控制在35分钟内,使窑温从1260℃升至1310℃为止。在保温阶段当窑温达到1310℃时,停止升温,从此开始保温10分钟后,停止火源,让窑温自然冷却20小时,成品出窑。本烧成在梭式窑中进行,烧成燃料为石油液化气。权利要求1.一种青瓷冰裂纹釉料,其特征在于该釉料配料组成为黄 釉土25~35%,紫金土8~5%,长石粉35~25%,滑石粉3~6%,石灰石14~19%,竹乡釉土15~10%。2.一种青瓷冰裂纹釉的产品制作方法,包括坯釉料制备、成型、素烧、上釉、釉烧等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对瓷坯素烧、釉烧的时间、温度和上釉过程、次数、厚度的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型的瓷坯干燥后,入窑经6~7小时的素烧,以温火慢烧到温度840~880℃后停止,自然冷却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青瓷冰裂纹釉料,其特征在于:该釉料配料组成为:黄*釉土25~35%,紫金土8~5%,长石粉35~25%,滑石粉3~6%,石灰石14~19%,竹乡釉土15~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小春
申请(专利权)人:叶小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