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其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7990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9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合,其包括绝缘本体、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端子组件及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对接腔,所述端子组件包括接地端子及差分信号端子对,所述接地端子包括与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间隔排列的第一接地端子及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上下对应设置的第二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设有凸伸入所述对接腔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接地端子设有与所述金属壳体弹性接触的第三接触部及凸伸入所述对接腔的第二接触部。该第二接地端子的第二、三接触部分别弹性接触对接连接器的屏蔽件及所述金属壳体,结构稳定、工艺简单的同时提升电连接器的高频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良好抗EMI效果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用以传输高频信号且具有抗EMI效果的电连接器已非常普及,其中一种该等电连接器包括由塑胶材料形成的外壳、设于外壳内的两个端子模组及屏蔽片。该外壳直接射出成型在端子模组上形成对接部,对接部具有彼此相对的对接面,各端子模组包括接触部暴露于对接面的导电端子以及射出成型在导电端子上的绝缘块。屏蔽片设置于两个端子模组之间且由绝缘块间隔开而未与导电端子接触,是以此屏蔽片的设置有效防止了导电端子的电磁干扰。然而,随着高频传输的发展需求,端子之间的信号干扰日趋严重。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且具有良好电磁屏蔽效果的电连接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端子组件及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上侧壁、下侧壁及连接上、下侧壁两端的两端壁,所述上、下侧壁及两端壁共同围设形成对接腔,所述端子组件上下设置并收容于所述上、下侧壁内,所述端子组件包括接地端子及差分信号端子对,所述接地端子包括与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间隔排列的第一接地端子及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对应设置的第二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设有凸伸入所述对接腔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接地端子设有凸伸入所述对接腔的第二接触部及弹性抵接在所述金属壳体的第三接触部。进一步,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对接腔上下两侧的上第二接地端子及下第二接地端子,所述上第二接地端子的第三接触部弹性抵靠于所述金属壳体的上壁,所述下第二接地端子的第三接触部弹性抵靠于所述金属壳体的下壁。进一步,所述第二接地端子设有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及第三接触部的主体部,所述电连接器设有若干所述第二接地端子,所述若干第二接地端子的主体部彼此相连,所述第二接触部及所述第三接触部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反向延伸。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的上、下侧壁设有向前贯穿其前端面并与所述对接腔相贯通的收容槽,所述第一、第二接触部一一对应并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进一步,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上下对齐,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向前凸伸出第一接地端子的最前端。进一步,所述端子组件包括上下分开设置的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及位于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之间的第三模组,所述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均设有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所述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分别设有射出成型于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第一绝缘块、第二绝缘块,所述第二接地端子自后向前插入并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进一步,所述电连接器设有电性连接所述金属壳体及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遮蔽件,所述遮蔽件设有前后延伸的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的前端向上弯折延伸的基部,所述基部直接向前冲设有若干凸伸入所述对接腔的侧接触部与底接触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也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其包括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端子组件及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上侧壁、下侧壁及连接上、下侧壁两端的两端壁,所述上、下侧壁及两端壁共同围设形成对接腔,所述端子组件上下设置并收容于所述上、下侧壁内;插头连接器,其与上述插座连接器配接,该插头连接器设有与上述对接腔配合的对接舌板,所述对接舌板包括上下对接面、部分裸露于上下对接面的对接接地端子、两个屏蔽件及位于两个屏蔽件之间的中间屏蔽件;所述端子组件包括接地端子及差分信号端子对,所述接地端子包括与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间隔排列的第一接地端子及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上下对应设置的第二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设有凸伸入所述对接腔以与所述对接接地端子接触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接地端子设有凸伸入所述对接腔以与所述屏蔽件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及与所述金属壳体接触的第三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及所述第三接触部均具有弹性。进一步,所述第二接地端子设有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及第三接触部的主体部,所述电连接器设有若干所述第二接地端子,所述若干第二接地端子的主体部彼此相连,所述第二接触部及所述第三接触部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反向延伸。进一步,所述端子组件包括上下分开设置的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及位于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之间的第三模组,所述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均设有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所述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分别设有射出成型于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第一绝缘块、第二绝缘块,所述第三模组包括第三绝缘块、固持于第三绝缘块内的遮蔽件,所述遮蔽件设有前后延伸的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的前端向上弯折延伸的基部,所述基部直接向前冲设有若干凸伸入所述对接腔的侧接触部与底接触部以与所述中间屏蔽件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第二接地端子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具有弹性接触金属壳体的第三接触部及与对接连接器之屏蔽件弹性接触的第二接触部,接触稳定的同时可以增强对电连接器的信号屏蔽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图3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端子组件的部分分解图。图4为图3所示电连接器的端子组件的进一步部分分解图。图5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对接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电连接器与其对接电连接器对接时的截面图。图7为本技术电连接器与其对接电连接器对接时另一角度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纵长延伸的电连接器100,该电连接器100是用以安装于电子设备的机壳上,电连接器100设有三个在所述纵长方向上对齐排列的插接口。在所述纵长方向上,中间的插接口较长,两边的插接口长度相同但相较中间的插接口较短。每个插接口均包括绝缘本体1、包覆于绝缘本体1外侧的金属壳体2及组装于绝缘本体1的端子组件3。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上侧壁11、下侧壁12及连接于上、下侧壁两端的两端壁13,且所述上侧壁11、下侧壁12及两端壁13共同围设形成供对接连接器插接的对接腔101。请进一步参阅图3至图4所示,所述端子组件3设有导电端子30,所述导电端子30包括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子组件3包括上下分开设置的第一端子模组31与第二端子模组32及位于第一、二端子模组之间的第三模组33。第一端子模组31包括一排所述导电端子30以及射出成型在导电端子30上的第一绝缘块310,且第二端子模组32包括一排所述导电端子30以及射出成型在导电端子30上的第二绝缘块320。所述第一、二端子模组的导电端子30包含差分信号端子对303及与其间隔排列的第一接地端子301。所述端子组件3在所述第一端子模组31上方及所述第三端子模组33的下方还分别设有一排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导电端子30,在本实施例中,该导电端子30是区别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301的第二接地端子302。所述第二接地端子302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上下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二接地端子302向前凸伸出第一接地端子301的最前端。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201620833085.html" title="电连接器及其组合原文来自X技术">电连接器及其组合</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端子组件及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上侧壁、下侧壁及连接上、下侧壁两端的两端壁,所述上、下侧壁及两端壁共同围设形成对接腔,所述端子组件上下设置并收容于所述上、下侧壁内,所述端子组件包括接地端子及差分信号端子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包括与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间隔排列的第一接地端子及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对应设置的第二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设有凸伸入所述对接腔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接地端子设有凸伸入所述对接腔的第二接触部及弹性抵接在所述金属壳体的第三接触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端子组件及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上侧壁、下侧壁及连接上、下侧壁两端的两端壁,所述上、下侧壁及两端壁共同围设形成对接腔,所述端子组件上下设置并收容于所述上、下侧壁内,所述端子组件包括接地端子及差分信号端子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包括与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间隔排列的第一接地端子及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对应设置的第二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设有凸伸入所述对接腔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接地端子设有凸伸入所述对接腔的第二接触部及弹性抵接在所述金属壳体的第三接触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对接腔上下两侧的上第二接地端子及下第二接地端子,所述上第二接地端子的第三接触部弹性抵靠于所述金属壳体的上壁,所述下第二接地端子的第三接触部弹性抵靠于所述金属壳体的下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设有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及第三接触部的主体部,所述电连接器设有若干所述第二接地端子,所述若干第二接地端子的主体部彼此相连,所述第二接触部及所述第三接触部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反向延伸。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上、下侧壁设有向前贯穿其前端面并与所述对接腔相贯通的收容槽,所述第一、第二接触部一一对应并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上下对齐,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向前凸伸出第一接地端子的最前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件包括上下分开设置的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及位于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之间的第三模组,所述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均设有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所述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分别设有射出成型于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第一绝缘块、第二绝缘块,所述第二接地端子自后向前插入并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设有电性连接所述金属壳体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伟朱建矿李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