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29153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04:45
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设有一收容腔和对接端口的本体、收容于所述本体且靠近所述对接端口的滑块、收容于所述本体的收容腔且组装于所述滑块后方的端子座、固持于端子座上并延伸至滑块上表面的若干端子及位于滑块与端子座之间的弹性元件,所述对接端口与所述收容腔连通,所述滑块可在本体内沿前后方向滑移,所述端子座内设有若干固持槽,所述端子包括连接部、自连接部向前延伸的接触部及自连接部向后延伸的尾部,所述滑块在弹性元件的推力作用下顶靠于本体的对接端口,以隔离电连接器组合内部与外部空间的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信号高速传输的电连接器组合。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消费性电子产品通常设有一插座连接器作为输入/输出(I/O)数据使用,插座连接器内通常设有一开口,收容腔,收容于收容腔内的舌板,若干插座端子及一对卡扣件延伸至收容腔内。当插头连接器没有插入插座连接器时,由于插座连接器的开口,收容腔等结构直接与外界接触,使得外界的灰尘或者水气很容易通过开口收容腔进入到消费性电子产品内部而损坏消费性电子产品的组件,进而影响消费性电子产品的使用。并且市面的防水连接器多采用绝缘盖体插入到连接器框口以起到防水的作用,然而绝缘盖体的使用造成该消费性电子产品使用不便,同时外观也不够美观。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组合以改善上述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防水防尘性能的电连接器组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设有一收容腔和对接端口的本体、收容于所述本体且靠近所述对接端口的滑块、收容于所述本体的收容腔且组装于所述滑块后方的端子座、固持于端子座上并延伸至滑块上表面的若干端子及位于滑块与端子座之间的弹性元件,所述对接端口与所述收容腔连通,所述滑块可在本体内沿前后方向滑移,所述端子座内设有若干固持槽,所述端子包括连接部、自连接部向前延伸的接触部及自连接部向后延伸的尾部,所述滑块在弹性元件的推力作用下顶靠于本体的对接端口,以隔离电连接器组合内部与外部空间的连通。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滑块设置为可滑动的,并配合弹性组件结构,使得滑块的前表面顶靠于本体的对接端口,从而封闭了滑块的对接端口,使得外界的灰尘或者水气无法进入,使得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组合具有良好的防尘防水效果,同时由于滑块前端面设有一收容腔,对接连接器可以直接进入本体的对接端口并收容于空腔内。完成对接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组合的电性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组合第一实施方式之未对接状态之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组合第一实施方式之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组合另一角度之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组合第一实施方式的部分组装图。图5是图1沿V-V方向之剖视图。图6是图1沿VI-VI方向之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组合第一实施方式之对接状态之立体组合图。图8是图7沿VIII-VIII方向之剖视图。图9是图7沿IX-IX方向之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组合第二实施方式之未对接状态之立体组合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组合第二实施方式之立体分解图。图12是图10沿VII-VII方向之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9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组合100第一实施方式,其包括本体1、收容于本体1内的滑块2、组装于本体1后端且位于滑块2后部的端子座4、固持于端子座4上的若干端子3、及位于滑块2和端子座4之间的弹性组件5。滑块2可在本体1内沿前后方向滑移。如图1及图6所示,本体1为长方体状,设有贯穿上表面及后表面的收容腔10。本体1包括基部11及自基部11两侧向后延伸的侧臂12,以及连接两侧臂12的底壁13。基部11上设有与收容腔10连通的对接端口110。本体1的两侧臂12分别设有连通收容腔10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通槽120。本体1的对接端口110的顶壁内表面设有若干向下延伸的凸肋1101。本体1两侧臂12的后端两端分别设有连通收容腔10的卡扣槽121。如图1及图6所示,滑块2为块状,包括自前表面向内凹陷的空腔21及设于其上表面的若干端子槽2010。滑块2的空腔21与本体1的对接端口110连通。端子槽2010的前端在上下方向延伸至空腔21内并与空腔21连通。滑块2两侧的后部设有一对向外延伸的延伸部22。滑块2还包括设于延伸部22后表面的第一定位柱220。滑块2的上表面包括第一表面201,及位于第一表面201后侧并且低于第一表面201的第二表面202。若干端子槽2010设于滑块2的第一表面201。如图1及图6所示,端子座4侧面为倒置的L型,包括基部41及自基部41向前延伸的舌部42。端子座4设有若干固持槽40,固持槽40自端子座4的上表面向下延伸一段距离。基部41的前表面设有一对间隔布置的第二定位柱410。端子座4两面分别设有一扣持孔411。端子座4的舌部42下表面略高于滑块2的第二表面202,舌部42上表面略低于滑块第一表面201。如图1及图6所示,每一端子3包括连接部31,自连接部31向前延伸并呈弯曲状的接触部32,自连接部31向后延伸的尾部33。端子的连接部31包括倾斜部310和U型弯曲部311,其中倾斜部310布置于滑块2和端子座4的上方,U型弯曲部311收容于端子座4的固持槽40并且U型弯曲部311的一部份突出基部41的前表面。端子3的接触部32延伸至滑块2的端子槽2010内。如图1及图6所示,弹性组件5为一对间隔布置的弹簧,弹性组件5位于滑块2和端子座4之间。弹性组件5的第一端固持于滑块2的第一定位柱220,弹性组件5的第二端固持于端子座4的第二定位柱410。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组合100还包括一对可与对接连接器扣持的锁扣件6。锁扣件6包括固持部60,自固持部60向前延伸的臂部61,及自臂部61向前延伸且呈弯曲状的锁扣部62。固持部60包括向下延伸呈竖直状的卡持部601及向内弯折的扣持部602。锁扣件6收容于本体1两侧的侧臂12内,锁扣部62通过通槽120可延伸至收容腔10。当对接连接器未插入电连接器组合100内时,锁扣部62抵接于滑块2的侧表面。锁扣件6固持部60上的扣持部602扣持于本体1的卡扣槽121内并延伸入端子座4的扣持孔411内。如此,本体1与端子座4通过锁扣件6定位在一起。如图1及图7至图9所示,当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组合100没有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滑块2在弹性组件5的推力作用下收容于本体1的收容腔10且其前表面顶靠于本体1的对接端口110,从而封闭本体1两侧臂12的通槽120及本体1的上表面,滑块2前表面的空腔21与本体1的对接端口110形成一收容腔,该收容腔与电连接器组合内部不相通,从而使得外部的灰尘及水气无法通过通槽120及收容腔10进入电子设备内部,以达到防尘防水效果。当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组合100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对接连接器可以轻易进入滑块2的空腔21内并对滑块2施加一推力使其向后滑动并压缩弹性组件5,滑块2的后表面会抵靠至端子座4的基部41前表面。此时,端子座4的舌部42置于滑块2的第二表面202上方,并且被滑块2的一个台阶部止挡。端子3的U型弯曲部311突出基部41的部份被滑块2抵压而使端子3的接触部32向下移动并穿过端子槽2010的前端部份而进入收容腔10并抵压对接连接器内的端子(未图示),从而使端子3与对接连接器上的端子之间的接触保持力足够大,保证信号传输稳定。当滑块2向后移动时,锁扣部62卡持对接连接器插头部的侧表面,使电连接器组合100与对接连接器之间卡扣完成,此时本体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设有一收容腔和对接端口的本体、收容于所述本体且靠近所述对接端口的滑块、收容于所述本体的收容腔且组装于所述滑块后方的端子座、固持于端子座上并延伸至滑块上表面的若干端子及位于滑块与端子座之间的弹性元件,所述对接端口与所述收容腔连通,所述滑块可在本体内沿前后方向滑移,所述端子座内设有若干固持槽,所述端子包括连接部、自连接部向前延伸的接触部及自连接部向后延伸的尾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在弹性元件的推力作用下顶靠于本体的对接端口,以隔离电连接器组合内部与外部空间的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设有一收容腔和对接端口的本体、收容于所述本体且靠近所述对接端口的滑块、收容于所述本体的收容腔且组装于所述滑块后方的端子座、固持于端子座上并延伸至滑块上表面的若干端子及位于滑块与端子座之间的弹性元件,所述对接端口与所述收容腔连通,所述滑块可在本体内沿前后方向滑移,所述端子座内设有若干固持槽,所述端子包括连接部、自连接部向前延伸的接触部及自连接部向后延伸的尾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在弹性元件的推力作用下顶靠于本体的对接端口,以隔离电连接器组合内部与外部空间的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设有自前表面向内凹陷的空腔,所述空腔与本体的对接端口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上表面设有若干端子槽,所述端子的接触部延伸至滑块的端子槽内,当所述滑块向后滑移后,所述端子的接触部延伸至收容腔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组合还包括组装于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旻翰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