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低维纳米材料制备,特别涉及金属(IIIA、VIB、VIIIB)氮化物纳米线或纳米棒的制备技术。
技术介绍
含氮金属化合物,由于其具有不同于一般氧化物的电子结构,使其具有特殊的电学、光学、化学和磁学特性,因而这类材料在纳米电子器件、磁记录材料、手性催化和光电传感等领域具有很强的应用前景。例如氮化袒薄膜因其良好的电学性能,作为电学薄膜已经得到了应用;氮化铁作为一类新型的磁性记录材料,在很多方面的性能都以超过了现在使用的磁性记录材料;氮化钼,作为一类具有贵金属特性的类贵金属催化剂,在催化脱氢、选择性加氢、加氢脱硫、加氢脱氮等催化领域已备受关注。低维纳米材料是一种在纳米(10亿分之1米)尺度范围内,由基本物质单元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排列组装而成的有一定规律的线状或薄膜状阵列。因而这种结构既具有纳米颗粒的性质如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又具有纳米线自身的特殊性质如量子耦合效应和协同效应等。因此制备纳米级金属氮化物,尤其是金属氮化物的低维纳米材料即纳米线或纳米棒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目前低维纳米氮化物的制备技术还仅限于传统的直接氮化法、气相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氮化物低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孔道限制前驱体晶体生长技术,通过两步浸渍法,制得金属氮化物纳米线,具体的工艺按下列步骤进行:首先,选取所需孔径的多孔氧化硅作为硬模板;然后,将上述多孔氧化硅浸渍在浓度是10-20wt%的有机胺前驱液中,20-26小时后再将浓度是5-10wt%的含氮金属盐前驱液倒入其中,经过10-12小时,在多孔氧化硅的孔道内壁中形成金属氮化物的前驱体;上述前驱液总量与模板的重量比是5-20wt%;最后,将含有金属氮化物前驱的多孔氧化硅在600-800℃无氧条件下热处理2-4小时,并将处理好的氮化物用稀氢氧化钠或稀氢氟酸溶解、过滤、洗涤、烘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勇,朱建,戴维林,范康年,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