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调温调湿空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65117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8 0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节能型调温调湿空气处理装置,按功能分为内外复合式两相流热管冷量回收系统、内外复合式热泵系统、预冷水系统、再冷水系统和中央控制五个子系统;预冷水子系统,由水系统的预冷空调表冷器,水系统的预冷空调表冷器流量调节阀,外部冷源,水系统的预冷空调表冷器排水管,水系统的预冷空调表冷器进水管连通组合而成;再冷水子系统,由水系统的再冷空调表冷器,外部冷源,水系统的再冷空调表冷器进水管,水系统的再冷空调表冷器排水管,水系统的再冷空调表冷器流量调节阀连通组合而成;系统结构简化,节省设备生产成本温湿度控制精确,提高空气处理效率,节约运行成本,使用方便其结构设计简单,应用环境友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调节
,涉及一种节能型调温调湿空气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带有预冷水和再冷水系统的内外复合式高精度空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制药、电子、纺织等诸多行业的生产制造都对温湿度控制有严格要求,一年四季都要求具备低湿度的工艺性空调环境。传统的水系统恒温恒湿空气处理机组一般为一次回风全空气系统,系统采用7℃/12℃冷冻水对新风与回风的混合风进行降温除湿,经蒸汽加热器或电加热器再热后送入室内。但这种系统降温受冷冻水温度限制,机器露点仅能达到14℃左右,远不能达到许多生产工艺要求的机器露点5℃。另外,由于冷却除湿后空气温度较低,需进行再次加热才能满足送风温度要求,存在先冷却再加热的能源利用矛盾,空调系统能耗较高。对于有低湿度工况要求的车间,目前大部分场合使用转轮除湿系统。转轮除湿空调系统中,被处理空气经前表冷器预冷后经过转轮除湿至干燥状态,之后再经过后表冷器冷却达到送风状态点,送入室内。转轮除湿机组即便在过渡季节,其表冷器也需要冷水消耗,使得冷水机组必须开启;另外再生侧需要用蒸汽加热或电加热等方法将空气加热到120℃以上得到再生,这些都造成巨大的能源消耗和浪费。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节能型调温调湿空气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型调温调湿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将风道、外热管系统的两相流工质母管、内热管系统的两相流工质母管、挡水板、内热泵系统蒸发器、内热管系统的两相流工质输送管、外热管系统的两相流工质输送管、内热管系统的蒸发器、外热管系统的等长度均液管、外热管系统的蒸发器、内热泵系统的冷凝器、外热管系统的冷凝器、内热管系统的冷凝器、内热泵系统均液管、内热管系统的等长度均液管、供风机、露点温度传感器、露点温度信号传输线、外热管系统的冷凝器凝结液输送管、内热管系统的冷凝器凝结液输送管、内热泵系统气液分离器、内热泵系统膨胀阀、水系统的预冷空调表冷器、内热管系统的分液器、水系统的再冷空调表冷器、外热管系统的分液器、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调温调湿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将风道、外热管系统的两相流工质母管、内热管系统的两相流工质母管、挡水板、内热泵系统蒸发器、内热管系统的两相流工质输送管、外热管系统的两相流工质输送管、内热管系统的蒸发器、外热管系统的等长度均液管、外热管系统的蒸发器、内热泵系统的冷凝器、外热管系统的冷凝器、内热管系统的冷凝器、内热泵系统均液管、内热管系统的等长度均液管、供风机、露点温度传感器、露点温度信号传输线、外热管系统的冷凝器凝结液输送管、内热管系统的冷凝器凝结液输送管、内热泵系统气液分离器、内热泵系统膨胀阀、水系统的预冷空调表冷器、内热管系统的分液器、水系统的再冷空调表冷器、外热管系统的分液器、水系统的预冷空调表冷器流量调节阀、待处理空气进口、外部冷源(7℃/12℃冷冻水)、水系统的预冷空调表冷器排水管、低温低湿空气出口、内热泵系统冷凝器凝结液输送管、内热泵系统的压缩机排气管、内热泵系统压缩机、内热泵系统的干燥过滤器、供风温度传感器、供风温度信号传输线、内热泵系统储液罐、外热管系统的储液罐、内热管系统的储液罐、内热管系统的循环溶液泵、中央控制器、外热管系统的循环溶液泵、外热管系统的循环溶液输送管、内热管系统的循环溶液输送管、水系统的预冷空调表冷器流量调节阀控制线、内热管系统的循环溶液泵控制线、外热管系统的循环溶液泵控制线、内热泵系统压缩机控制线、水系统的再冷空调表冷器流量调节阀控制线、供风机控制线、水系统的预冷空调表冷器进水管、水系统的再冷空调表冷器进水管、水系统的再冷空调表冷器排水管、水系统的再冷空调表冷器流量调节阀、外热泵系统的冷凝器、外热泵系统的冷凝器凝结液输送管、外热泵系统的储液罐、外热泵系统的干燥过滤器、外热泵系统的膨胀阀、外热泵系统均液管、外热泵系统蒸发器、外热泵系统气液分离器、外热泵系统压缩机、外热泵系统的压缩机排气管和外热泵系统压缩机控制线组合连接为一体,构成实现热管节能型水系统调温调湿空气处理装置,装置按功能分为内外复合式两相流热管冷量回收系统、内外复合式热泵系统、预冷水系统、再冷水系统和中央控制五个子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调温调湿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外复合式两相流热管冷量回收子系统,由m个(2≤m≤10)热管循环按照内外复合的结构形式布置;最内层的内热管系统的冷凝器布置在其它各层内热管系统的冷凝器之前,其热管工作温度最低,最内层的内热管系统的蒸发器布置在其它各层内热管系统的蒸发器之后;挡水板设置在最内层的内热管系统的冷凝器之前,内热管系统的冷凝器通过内热管系统的冷凝器凝结液输送管与内热管系统的储液罐相连,内热管系统的储液罐与内热管系统的循环溶液泵相连,内热管系统的循环溶液泵通过内热管系统的循环溶液输送管与内热管系统的分液器相连,内热管系统的分液器通过内热管系统的等长度均液管与内热管系统的蒸发器相连,内热管系统的蒸发器通过内热管系统的两相流工质输送管、内热管系统的两相流工质母管与内热管系统的冷凝器相连;最外层的热管循环结构的连接顺序为:外热管系统的冷凝器-外热管系统的冷凝器凝结液输送管-外热管系统的储液罐-外热管系统的循环溶液泵-外热管系统的循环溶液输送管-外热管系统的分液器-外热管系统的等长度均液管-外热管系统的蒸发器-外热管系统的两相流工质输送管-外热管系统的两相流工质母管-外热管系统的冷凝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型调温调湿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外复合式热泵子系统,由i个(2≤i≤10)热泵循环按照内外复合的结构形式布置,在整个内外复合式热泵子系统中,最内层循环的蒸发器布置在其它热泵循环蒸发器之后,最内层循环的冷凝器布置在其它带排热热泵循环冷凝器之前,最外层循环的蒸发器布置在其它热泵循环蒸发器之前,最外层循环的冷凝器布置在其它热泵循环冷凝器之后,形成内外复合的布置形式;最内层热泵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中正田小亮刘瑞璟刘方鑫任杰李晓花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思德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