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黏土解离方法,具体涉及可连续化生产的黏土解离-改性-干燥一体化方法。
技术介绍
黏土是天然微纳米材料,结构单元间主要以氢键和物理作用力形成致密团聚体。近年来,从传统的纯粹干法或湿法解离黏土,逐渐发展出干湿法工艺相融合的解离黏土的新工艺,如挤压-冻融、冷冻-碾磨和对辊挤压-高压均质等干湿结合技术,可以较好解离黏土,实现黏土的微纳米化。但是,冻融、高压均质等过程仍存在能耗高和二次团聚等缺陷,且废水量大,或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难以实现高性价比的绿色规模化生产。王富平曾设计了一种双螺旋混炼挤压机用于膨润土分散。该工艺使用双螺旋带搅拌并向前输送物料,其分散作用主要是靠在混炼腔内引入的阻尼板。当物料行进到阻尼板时,由于过流面积减小,物料在此形成涡流区,从而物料之间相互挤压和剪切达到分散目的。由于物料推进速度有限,决定涡流分散程度不会太高,而且双螺旋带之间没有有效的剪切力,因此整体作用力较弱,难以达到微纳米化解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高效、低成本的可连续化生产的黏土解离-改性-干燥一体化方法,在保持黏土结构单元原有形貌的基础上,实现黏土微纳米化,克服现有技术能耗大、成本高、效率低、不环保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可连续化生产的黏土解离-改性-干燥一体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黏土预处理:将黏土在分散溶剂中充分混合浸润;(2)挤出处理:将预处理后的黏土和改性剂均匀加入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调整挤出参数,利用啮合同向双螺杆在啮合位置产生的强剪切力来膨松化、撕裂黏土聚集体;(3)干燥:将挤出处理后的黏土进一步干燥,得软 ...
【技术保护点】
可连续化生产的黏土解离‑改性‑干燥一体化方法,其特征是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黏土预处理:将黏土在分散溶剂中充分混合浸润;(2)挤出处理:将预处理后的黏土和改性剂均匀加入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调整挤出参数,利用啮合同向双螺杆在啮合位置产生的强剪切力来膨松化、撕裂黏土聚集体;(3)干燥:将挤出处理后的黏土进一步干燥,得软团聚状态的微纳米化黏土粉体,同时回收所用溶剂。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连续化生产的黏土解离-改性-干燥一体化方法,其特征是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黏土预处理:将黏土在分散溶剂中充分混合浸润;(2)挤出处理:将预处理后的黏土和改性剂均匀加入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调整挤出参数,利用啮合同向双螺杆在啮合位置产生的强剪切力来膨松化、撕裂黏土聚集体;(3)干燥:将挤出处理后的黏土进一步干燥,得软团聚状态的微纳米化黏土粉体,同时回收所用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连续化生产的黏土解离-改性-干燥一体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黏土为凹凸棒石和海泡石为主的纤维型黏土,及蒙脱石和蛭石为主的片层状黏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连续化生产的黏土解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静,蔡鹏,金叶玲,倪伶俐,蒋金龙,丁师杰,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