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淮阴工学院专利>正文

可连续化生产的黏土解离‑改性‑干燥一体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758210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3 0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连续化生产的黏土解离‑改性‑干燥一体化方法,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黏土在分散溶剂中充分混合浸润;将预处理后的黏土和改性剂均匀加入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调整挤出参数,利用啮合同向双螺杆在啮合位置产生的强剪切力来膨松化、撕裂黏土聚集体;将挤出处理后的黏土进一步干燥,得软团聚状态的微纳米化黏土粉体,同时回收所用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在啮合位置产生的强剪切力来膨松化、撕裂黏土聚集体,对设备要求简单,过程易于控制,环境友好,能耗小,成本低,可实现规模化连续式绿色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黏土解离方法,具体涉及可连续化生产的黏土解离-改性-干燥一体化方法。
技术介绍
黏土是天然微纳米材料,结构单元间主要以氢键和物理作用力形成致密团聚体。近年来,从传统的纯粹干法或湿法解离黏土,逐渐发展出干湿法工艺相融合的解离黏土的新工艺,如挤压-冻融、冷冻-碾磨和对辊挤压-高压均质等干湿结合技术,可以较好解离黏土,实现黏土的微纳米化。但是,冻融、高压均质等过程仍存在能耗高和二次团聚等缺陷,且废水量大,或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难以实现高性价比的绿色规模化生产。王富平曾设计了一种双螺旋混炼挤压机用于膨润土分散。该工艺使用双螺旋带搅拌并向前输送物料,其分散作用主要是靠在混炼腔内引入的阻尼板。当物料行进到阻尼板时,由于过流面积减小,物料在此形成涡流区,从而物料之间相互挤压和剪切达到分散目的。由于物料推进速度有限,决定涡流分散程度不会太高,而且双螺旋带之间没有有效的剪切力,因此整体作用力较弱,难以达到微纳米化解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高效、低成本的可连续化生产的黏土解离-改性-干燥一体化方法,在保持黏土结构单元原有形貌的基础上,实现黏土微纳米化,克服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连续化生产的黏土解离‑改性‑干燥一体化方法,其特征是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黏土预处理:将黏土在分散溶剂中充分混合浸润;(2)挤出处理:将预处理后的黏土和改性剂均匀加入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调整挤出参数,利用啮合同向双螺杆在啮合位置产生的强剪切力来膨松化、撕裂黏土聚集体;(3)干燥:将挤出处理后的黏土进一步干燥,得软团聚状态的微纳米化黏土粉体,同时回收所用溶剂。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连续化生产的黏土解离-改性-干燥一体化方法,其特征是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黏土预处理:将黏土在分散溶剂中充分混合浸润;(2)挤出处理:将预处理后的黏土和改性剂均匀加入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调整挤出参数,利用啮合同向双螺杆在啮合位置产生的强剪切力来膨松化、撕裂黏土聚集体;(3)干燥:将挤出处理后的黏土进一步干燥,得软团聚状态的微纳米化黏土粉体,同时回收所用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连续化生产的黏土解离-改性-干燥一体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黏土为凹凸棒石和海泡石为主的纤维型黏土,及蒙脱石和蛭石为主的片层状黏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连续化生产的黏土解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静蔡鹏金叶玲倪伶俐蒋金龙丁师杰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