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加热器在水加热过程中结垢的远红外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远红外陶瓷材料由原料、桐油和甲基纤维素经混炼、陈腐、真空处理、挤出成型、坯体二次干燥后制得。该红外陶瓷材料可以有效地防止加热器在水加热过程中结垢,也可用于水的负离子化处理。
Far infrared ceramic material for preventing water heating and scaling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ar infrared ceramic material for preventing the heater from scaling during the water heating process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Far infrared ceramic materials are prepared from raw materials, tung oil and methyl cellulose by mixing, aging, vacuum treatment, extrusion molding, and drying of the solid bodies for the two time. The infrared ceramic material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heater from scaling during water heating, and can also be used for negative ionization treatment of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止加热器在水加热过程中结垢的远红外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第02100053.0号公开了一种处理燃用油的的远红外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材料组成是(重量百分比)粘土15-25,千枚岩25-35,电气石15-25,钒钛矿石5-10,钕或铁或硼5-15,氧化铜5-10,粘合剂OB20 10。但目前市场上急需防止加热器在水加热过程中结垢的材料,但这一技术难题一直未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加热器在水加热过程中结垢的远红外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由原料、桐油和甲基纤维素经混炼、陈腐、真空处理、挤出成型、坯体二次干燥后制得;所述的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粘土15-25,千枚岩25-35,电气石15-25,钒钛矿石5-10,粘合剂OB20 10。所述的原料、桐油和甲基纤维素的重量比为85-90∶5-10∶3-6,优选为87∶8∶5。防止加热器在水加热过程中结垢的远红外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原料、桐油和甲基纤维素加入搅拌机或碾轧机中进行混炼至均匀;B.混炼后的泥坯置于密闭的环境下进行陈腐;C.陈腐后的泥坯在真空炼泥机中进行最终混炼及抽真空处理;D.真空处理过的泥坯置于挤出机内按模具的形状挤出成型出所需的半成品连续坯体;E.在相对湿度低于35%的环境下,对坯体进行缓慢干燥。F.进行二次干燥,至含水率低于3%,即得。所述的原料、桐油和甲基纤维素的重量比为85-90∶5-10∶3-6,优选为87∶8∶5。所述的陈腐时间根据室温高低不同而不同,一般为72-168小时。抽真空处理时,真空度不大于0.09MPa。甲基纤维素在混炼前,与去离子水按重量比1∶5的比例进行漫泡至完全溶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该红外陶瓷材料可以有效地防止加热器在水加热过程中结垢,也可用于水的负离子化处理。上海食品保健功能测试中心按卫生部“食品保健功能测试方法”的有关规定,以该红外陶瓷材料处理的负离子水进行了保健功能测试,检测结论证明负离子水具有抗疲劳、抗氧化、提高SOD(超氧化歧化酶)活性、饮用可具有调节血糖,调节血脂的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给出具体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这些实施例的用意只是说明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原料制备取含水量为25%的粘土20g、千枚岩25g、电气石20g、钒钛矿石20g,粉碎,过350目筛,其粒度≤10微米,将粉状的粘土、千枚岩、电气石、钒钛矿石与10g的OB20混合搅拌均匀,备用。实施例2按以下数字表示的步骤依次进行一模具的制作根据产品要求制作模具,要求模具工作面光滑。二原料用前处理,原料使用前要通过350目筛祛除原料中较大的颗粒。三甲基纤维素的溶解按甲基纤维素与去离子水1∶5的比例进行浸泡至完全溶解。四结合剂(桐油、甲基纤维素)的加入与原料混练;原料∶桐油∶甲基纤维素以43.5g∶4g∶2.5g的重量比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混炼至均匀。五陈腐混炼后的泥坯置于密闭的环境下进行陈腐。室温为35℃,陈腐时间为72小时。六真空处理;陈腐后的泥坯在真空炼泥机中进行最终混炼及抽真空处理,真空度为0.09MPa。七挤出成型;真空处理过得泥坯置于挤出机内按模具的形状挤出成型出所需的半成品连续坯体。八坯体干燥;在相对湿度低于35%的环境下,对坯体进行缓慢干燥。九对干燥的坯体进行裁截,得到所需的长度。十 对裁断的坯体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外形尺寸,坯体的开裂,坯体的变形度及坯体的显气孔率。十一进行二次干燥,至含水率低于3%,即得。实施例3按以下数字表示的步骤依次进行一模具的制作;根据产品要求制作模具,要求模具工作面光滑。二原料用前处理,原料使用前要通过350目筛祛除原料中较大的颗粒。三甲基纤维素的溶解按甲基纤维素与去离子水1∶5的比例进行浸泡至完全溶解。四结合剂的加入与原料混练;原料∶桐油∶甲基纤维素以44g∶4g∶3g的重量比加入碾轧机中进行混炼至均匀。五陈腐;混炼后的泥坯置于密闭的环境下进行陈腐。室温为5℃,陈腐时间为168小时。六真空处理;陈腐后的泥坯在真空炼泥机中进行最终混炼及抽真空处理,真空度为0.08MPa。七挤出成型;真空处理过得泥坯置于挤出机内按模具的形状挤出成型出所需的半成品连续坯体。八坯体干燥;在相对湿度低于35%的环境下,对坯体进行缓慢干燥。九对干燥的坯体进行裁截,得到所需的长度。十对裁断的坯体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外形尺寸,坯体的开裂,坯体的变形度及坯体的显气孔率。十一进行二次干燥,至含水率低于3%即得。以上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防止加热器在水加热过程中结垢的远红外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防止加热器在水加热过程中结垢的远红外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原料、桐油和甲基纤维素经混炼、陈腐、真空处理、挤出成型、坯体二次干燥后制得;所述的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粘土15-25,千枚岩25-35,电气石15-25,钒钛矿石5-10,粘合剂OB20 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加热器在水加热过程中结垢的远红外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桐油和甲基纤维素的重量比为85-90∶5-10∶3-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加热器在水加热过程中结垢的远红外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桐油和甲基纤维素的重量比为87∶8∶5。4.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加热器在水加热过程中结垢的远红外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A.原料、桐油和甲基纤维素加入搅拌机或碾轧机中进行混炼至均匀;B.混炼后的泥坯置于密闭的环境下进行陈腐;C.陈腐后的泥坯在真空炼泥机中进行最终混炼及抽真空处理;D.真空处理过的泥坯置于挤出机内按模具的形状挤出成型出所需的半成品连续坯体;E.在相对湿度低于35%的环境下,对坯体进行缓慢干燥。F.进行二次干燥,至含水率低于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防止加热器在水加热过程中结垢的远红外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桐油和甲基纤维素的重量比为85-90∶5-10∶3-6。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防止加热器在水加热过程中结垢的远红外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桐油和甲基纤维素的重量比为87∶8∶5。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防止加热器在水加热过程中结垢的远红外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陈腐时间为72-168小时。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防止加热器在水加热过程中结垢的远红外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抽真空处理时,真空度不大于0.09MPa。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防止加热器在水加热过程中结垢的远红外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如下步骤甲基纤维素在混炼前,与去离子水按重量比1∶5的比例进行漫泡至完全溶解。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加热器在水加热过程中结垢的远红外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远红外陶瓷材料由原料、桐油和甲基纤维素经混炼、陈腐、真空处理、挤出成型、坯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加热器在水加热过程中结垢的远红外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原料、桐油和甲基纤维素经混炼、陈腐、真空处理、挤出成型、坯体二次干燥后制得;所述的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粘土15-25,千枚岩25-35,电气石15-25,钒钛矿 石5-10,粘合剂OB20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匙馨柱,
申请(专利权)人:匙馨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