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06607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5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所述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包括:行走支撑台;第一端夹持支架,其设置在行走支撑台的一个面上,第一端夹持支架包括第一夹持端以及与第一夹持端连接的第一支架组件,第一夹持端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支架组件旋转;第二端夹持支架,其设置在行走支撑台上,第二端夹持支架设置有第二夹持端以及与第二夹持端连接的第二支架组件,第二夹持端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支架组件旋转,第二夹持端与所述第一夹持端相对;旋转驱动机构,其与第一夹持端或所述第二夹持端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本申请的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夹持端或第二夹持端旋转,从而带动钣金件校形模具进行360度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型钣金件成型后的校形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直升机的进气道、排气管等金属钣金件,因零件外形尺寸大,结构复杂,成型难度大,多数成型不能一步到位,最后需要手工校形才能完成。而大型零件成型后的校形模具体积大、重量达到几百公斤以上,采用手工固定和翻转难度大。现有技术中,对于体积较大的校形模具均采用地面或平台上固定,操作时工人必须围绕校形模具慢慢转圈进行零件校形,当遇到固定夹具时必须先移动夹具才能继续校形,有时工人必须弯腰蹲着操作才能完成校形,这样使得零件成型时的比试和检测都很困难,加工质量难以控制,极易造成零件报废。另外,对于模具与地面或平台接触的一侧外形无法进行校形,需要再次翻动校形模具。上述方法不仅工艺性差,产品质量难以保证,而且生产效率低,安全隐患较大。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一种能支撑校形模具,同时具有360°角度自由旋转和定位夹紧的工艺装置来完成手工翻转校形的操作。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所述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包括:行走支撑台;第一端夹持支架,所述第一端夹持支架设置在所述行走支撑台的一个面上,所述第一端夹持支架包括第一夹持端以及与所述第一夹持端连接的第一支架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端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支架组件旋转;第二端夹持支架,所述第二端夹持支架设置在所述行走支撑台的设置有所述第一端夹持支架的面上,所述第二端夹持支架设置有第二夹持端以及与所述第二夹持端连接的第二支架组件,所述第二夹持端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支架组件旋转,所述第二夹持端与所述第一夹持端相对;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夹持端或所述第二夹持端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夹持端与所述第二夹持端配合用于夹持钣金件校形模具;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夹持端或第二夹持端旋转。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组件的远离所述行走支撑台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轴座组件,所述第一轴座组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夹持端包括第一旋转轴以及第一夹持装置,所述第一旋转轴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且所述第一旋转轴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通孔旋转,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与所述钣金件校形模具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架组件的远离所述行走支撑台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轴座组件,所述第二轴座组件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夹持端包括第二旋转轴以及第二夹持装置,所述第二旋转轴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且能够相对所述第二通孔旋转,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与所述钣金件校形模具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轴座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半轴座以及第二可拆卸半轴座,所述第二固定半轴座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组件上,所述第二可拆卸半轴座适于与所述第二固定半轴座以可拆卸方式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半轴座与所述第二可拆卸半轴座合围形成所述第二通孔。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以及第一升降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一端与所述行走支撑台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内部中空,所述第一升降支架适于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内部;所述第一升降支架具有固定状态以及活动状态,在所述固定状态,所述第一升降支架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相对固定;在所述活动状态,所述第一升降支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伸缩运动;所述第二支架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支架以及第二升降支架,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一端与所述行走支撑台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内部中空,所述第二升降支架适于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内部,所述第二升降支架具有固定状态以及活动状态,在所述固定状态,所述第二升降支架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相对固定;在所述活动状态,所述第二升降支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伸缩运动。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一升降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升降支架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升降支架相对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伸缩运动;所述第二支架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二升降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升降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升降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升降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升降支架相对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伸缩运动。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为涡轮蜗杆传动机构,所述蜗杆一端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涡轮的轮齿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涡轮与所述第一旋转轴传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为电机或手摇轮。优选地,所述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进一步包括吸振支撑装置,所述吸振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行走支撑台的设置有第一端夹持支架的面上。优选地,所述行走支撑台进一步包括行走轮以及伸缩支撑装置组件,所述伸缩支撑装置组件包括多个伸缩套、多个与所述伸缩套配套的伸缩锁止装置以及设置在每个所述伸缩套内的伸缩杆,每个所述伸缩套的一端与所述行走支撑台的远离所述第一端夹持支架的面连接,所述伸缩套中空,所述伸缩杆设置在所述伸缩套内,所述伸缩杆能够相对所述伸缩套伸缩,所述伸缩杆具有锁止状态以及运动状态,在所述锁止状态,所述锁止装置锁止所述伸缩杆,使所述伸缩杆与所述伸缩套相对固定;在所述运动状态,所述伸缩杆能够相对所述伸缩套伸缩运动。本申请的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夹持端或第二夹持端旋转,从而带动钣金件校形模具进行360度旋转,且通过本申请的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能够减轻现有技术中翻转难度大,效率低一级工艺性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行走支撑台211第一旋转轴2第一端夹持支架212第一夹持装置21第一夹持端321第二轴座组件22第一支架组件311第二旋转轴3第二端夹持支架312第二夹持装置31第二夹持端222第一固定支架32第二支架组件223第一升降支架4旋转驱动机构322第二固定支架5传动机构323第二升降支架221第一轴座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钣金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包括:行走支撑台(1);第一端夹持支架(2),所述第一端夹持支架(2)设置在所述行走支撑台(1)的一个面上,所述第一端夹持支架(2)包括第一夹持端(21)以及与所述第一夹持端(21)连接的第一支架组件(22),所述第一夹持端(21)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支架组件(22)旋转;第二端夹持支架(3),所述第二端夹持支架(3)设置在所述行走支撑台(1)的设置有所述第一端夹持支架(2)的面上,所述第二端夹持支架(3)设置有第二夹持端(31)以及与所述第二夹持端(31)连接的第二支架组件(32),所述第二夹持端(31)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支架组件(32)旋转,所述第二夹持端(31)与所述第一夹持端(21)相对;旋转驱动机构(4),所述旋转驱动机构(4)与所述第一夹持端(21)或所述第二夹持端(31)通过传动机构(5)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夹持端21()与所述第二夹持端(31)配合用于夹持钣金件校形模具;所述旋转驱动机构(4)用于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夹持端或第二夹持端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包括:行走支撑台(1);第一端夹持支架(2),所述第一端夹持支架(2)设置在所述行走支撑台(1)的一个面上,所述第一端夹持支架(2)包括第一夹持端(21)以及与所述第一夹持端(21)连接的第一支架组件(22),所述第一夹持端(21)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支架组件(22)旋转;第二端夹持支架(3),所述第二端夹持支架(3)设置在所述行走支撑台(1)的设置有所述第一端夹持支架(2)的面上,所述第二端夹持支架(3)设置有第二夹持端(31)以及与所述第二夹持端(31)连接的第二支架组件(32),所述第二夹持端(31)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支架组件(32)旋转,所述第二夹持端(31)与所述第一夹持端(21)相对;旋转驱动机构(4),所述旋转驱动机构(4)与所述第一夹持端(21)或所述第二夹持端(31)通过传动机构(5)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夹持端21()与所述第二夹持端(31)配合用于夹持钣金件校形模具;所述旋转驱动机构(4)用于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夹持端或第二夹持端旋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22)的远离所述行走支撑台(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轴座组件(221),所述第一轴座组件(22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夹持端(21)包括第一旋转轴(211)以及第一夹持装置(212),所述第一旋转轴(211)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传动机构(5)连接,且所述第一旋转轴(211)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通孔旋转,所述第一旋转轴(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212)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装置(212)与所述钣金件校形模具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组件(32)的远离所述行走支撑台(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轴座组件(321),所述第二轴座组件(321)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夹持端(31)包括第二旋转轴(311)以及第二夹持装置(312),所述第二旋转轴(311)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且能够相对所述第二通孔旋转,所述第二旋转轴(3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312)连接;所述第二夹持装置(312)与所述钣金件校形模具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座组件(321)包括第二固定半轴座以及第二可拆卸半轴座,所述第二固定半轴座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组件上,所述第二可拆卸半轴座适于与所述第二固定半轴座以可拆卸方式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半轴座与所述第二可拆卸半轴座合围形成所述第二通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22)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继东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