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型钣金件成型后的校形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直升机的进气道、排气管等金属钣金件,因零件外形尺寸大,结构复杂,成型难度大,多数成型不能一步到位,最后需要手工校形才能完成。而大型零件成型后的校形模具体积大、重量达到几百公斤以上,采用手工固定和翻转难度大。现有技术中,对于体积较大的校形模具均采用地面或平台上固定,操作时工人必须围绕校形模具慢慢转圈进行零件校形,当遇到固定夹具时必须先移动夹具才能继续校形,有时工人必须弯腰蹲着操作才能完成校形,这样使得零件成型时的比试和检测都很困难,加工质量难以控制,极易造成零件报废。另外,对于模具与地面或平台接触的一侧外形无法进行校形,需要再次翻动校形模具。上述方法不仅工艺性差,产品质量难以保证,而且生产效率低,安全隐患较大。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一种能支撑校形模具,同时具有360°角度自由旋转和定位夹紧的工艺装置来完成手工翻转校形的操作。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所述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包括:行走支撑台;第一端夹持支架,所述第一端夹持支架设置在所述行走支撑台的一个面上,所述第一端夹持支架包括第一夹持端以及与所述第一夹持端连接的第一支架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端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支架组件旋转;第二端夹持支架,所述第二端夹持支架设置在所述行走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包括:行走支撑台(1);第一端夹持支架(2),所述第一端夹持支架(2)设置在所述行走支撑台(1)的一个面上,所述第一端夹持支架(2)包括第一夹持端(21)以及与所述第一夹持端(21)连接的第一支架组件(22),所述第一夹持端(21)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支架组件(22)旋转;第二端夹持支架(3),所述第二端夹持支架(3)设置在所述行走支撑台(1)的设置有所述第一端夹持支架(2)的面上,所述第二端夹持支架(3)设置有第二夹持端(31)以及与所述第二夹持端(31)连接的第二支架组件(32),所述第二夹持端(31)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支架组件(32)旋转,所述第二夹持端(31)与所述第一夹持端(21)相对;旋转驱动机构(4),所述旋转驱动机构(4)与所述第一夹持端(21)或所述第二夹持端(31)通过传动机构(5)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夹持端21()与所述第二夹持端(31)配合用于夹持钣金件校形模具;所述旋转驱动机构(4)用于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夹持端或第二夹持端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包括:行走支撑台(1);第一端夹持支架(2),所述第一端夹持支架(2)设置在所述行走支撑台(1)的一个面上,所述第一端夹持支架(2)包括第一夹持端(21)以及与所述第一夹持端(21)连接的第一支架组件(22),所述第一夹持端(21)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支架组件(22)旋转;第二端夹持支架(3),所述第二端夹持支架(3)设置在所述行走支撑台(1)的设置有所述第一端夹持支架(2)的面上,所述第二端夹持支架(3)设置有第二夹持端(31)以及与所述第二夹持端(31)连接的第二支架组件(32),所述第二夹持端(31)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支架组件(32)旋转,所述第二夹持端(31)与所述第一夹持端(21)相对;旋转驱动机构(4),所述旋转驱动机构(4)与所述第一夹持端(21)或所述第二夹持端(31)通过传动机构(5)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夹持端21()与所述第二夹持端(31)配合用于夹持钣金件校形模具;所述旋转驱动机构(4)用于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夹持端或第二夹持端旋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22)的远离所述行走支撑台(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轴座组件(221),所述第一轴座组件(22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夹持端(21)包括第一旋转轴(211)以及第一夹持装置(212),所述第一旋转轴(211)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传动机构(5)连接,且所述第一旋转轴(211)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通孔旋转,所述第一旋转轴(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212)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装置(212)与所述钣金件校形模具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组件(32)的远离所述行走支撑台(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轴座组件(321),所述第二轴座组件(321)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夹持端(31)包括第二旋转轴(311)以及第二夹持装置(312),所述第二旋转轴(311)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且能够相对所述第二通孔旋转,所述第二旋转轴(3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312)连接;所述第二夹持装置(312)与所述钣金件校形模具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座组件(321)包括第二固定半轴座以及第二可拆卸半轴座,所述第二固定半轴座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组件上,所述第二可拆卸半轴座适于与所述第二固定半轴座以可拆卸方式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半轴座与所述第二可拆卸半轴座合围形成所述第二通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钣金件校形模具旋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22)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继东,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