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硐口支护工程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破碎带大断面斜井硐口一次成型支护方法。
技术介绍
在硐口破碎带施工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坍塌、冒落;施工安全环境差;硐口支护质量要求高,承载能力大。目前常用的施工方法是注浆充填的方法来处理破碎带,造价高,施工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破碎带大断面斜井硐口一次成型支护方法,有效的防止在破碎风化岩层中掘进时出现的片帮冒顶现象。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破碎带大断面斜井硐口一次成型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施工前,在巷道口支设一架钢拱架进行预支护,采用管缝锚杆固定在岩体上;步骤S2:在预先测定的巷道荒断面的肩窝以上部分进行管棚超前支护;步骤S3:开始进行施工,采用光面爆破的方式进行掘进;步骤S4:爆破通风后,将顶、帮浮石处理干净,检查掘进断面尺寸在达到预定要求后进行初喷作业,初喷强度为C20;步骤S5:在初喷后的巷道内进行钢拱架架设施工;步骤S6:步骤S5的钢拱架架设完成后,在钢拱架靠近岩石的一侧进行金属网片的敷设;每架钢拱架连接槽钢之间采用Φ25mm螺纹钢筋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破碎带大断面斜井硐口一次成型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 S1:施工前,在巷道口支设一架钢拱架进行预支护,采用管缝锚杆固定在岩体上;步骤S2:在预先测定的巷道荒断面的肩窝以上部分进行管棚超前支护;步骤S3:开始进行施工,采用光面爆破的方式进行掘进;步骤S4:爆破通风后,将顶、帮浮石处理干净,检查掘进断面尺寸在达到预定要求后进行初喷作业,初喷强度为C20;步骤S5:在初喷后的巷道内进行钢拱架架设施工;步骤S6:步骤S5的钢拱架架设完成后,在钢拱架靠近岩石的一侧进行金属网片的敷设;每架钢拱架连接槽钢之间采用Φ25mm螺纹钢筋焊接后对金属网片进行支撑,间距500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破碎带大断面斜井硐口一次成型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施工前,在巷道口支设一架钢拱架进行预支护,采用管缝锚杆固定在岩体上;步骤S2:在预先测定的巷道荒断面的肩窝以上部分进行管棚超前支护;步骤S3:开始进行施工,采用光面爆破的方式进行掘进;步骤S4:爆破通风后,将顶、帮浮石处理干净,检查掘进断面尺寸在达到预定要求后进行初喷作业,初喷强度为C20;步骤S5:在初喷后的巷道内进行钢拱架架设施工;步骤S6:步骤S5的钢拱架架设完成后,在钢拱架靠近岩石的一侧进行金属网片的敷设;每架钢拱架连接槽钢之间采用Φ25mm螺纹钢筋焊接后对金属网片进行支撑,间距500mm;步骤S7:对片帮、冒落处采用填料毛石或木材进行充填,底部以上1m高度内采用喷浆砼充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碎带大断面斜井硐口一次成型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管棚采用φ32mm×4m螺纹钢,采用YT28风钻、φ42mm钻头打眼,深度3m,打设俯角7°~8°,间距250mm-300mm,用风钻强行注入,尾部与步骤S1中的钢拱架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碎带大断面斜井硐口一次成型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采用平行打眼、斜眼掏槽爆破方式,并且采用YT-28风钻,3m钎杆凿φ40~42mm孔,有效爆破长度2.5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破碎带大断面斜井硐口一次成型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孔的孔眼间距控制在450mm以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碎带大断面斜井硐口...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