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相变复合材料,特别是涉及微发泡相变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由于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致使我国建筑业也朝着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和科技创新的方向发展。同时,对于居民来讲,建筑的宜居性则是考量建筑商品价值的重要方面。传统的建筑材料如水泥、钢铁、木材等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和环境的不同需求,而塑料建材作为新型建材由于其具有节能环保、改善居住条件和提高建筑质量等优势而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采用。其中,复合材料由于其能综合不同材料的性能优势而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一般来讲,现代复合材料技术都是以一种材料作为基体,另一种材料作为增强材料组合在一起,其中基体材料分为三类:树脂基、金属基和无机非金属基;增强材料也可分为三类:纤维状、颗粒状和片状。对于墙体、地板等建筑又以性能优越、价格不贵的玻璃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科研人员的主要的研究对象。当然,玻璃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除了建筑业以外还有比如航空航天、交通运输、风电叶片等很多 ...
【技术保护点】
微发泡相变树脂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上层、中间层和底层构成的三明治结构;其中上层和底层为玻璃纤维增强塑脂层,中间层为由相变复合材料构成的微发泡层。
【技术特征摘要】
1.微发泡相变树脂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上层、中间层和底层构成的三明治结构;其中上层和底层为玻璃纤维增强塑脂层,中间层为由相变复合材料构成的微发泡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发泡相变树脂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中间层和底层分别为未发生或者极少发生交联反应的预制片材,然后再经过一定压力一定温度下的模压,使各界面充分发生交联反应从而形成有机结合的整体。3.权利要求1所述微发泡相变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分别制备上层、中间层和底层,然后将三层模压制得微发泡相变树脂基复合材料;各层的具体制备方法为:1)中间层的制备过程如下1.1)相变聚氨酯材料的制备,采用两步法溶液聚合制备相变聚氨酯材料:1.1.1)将聚乙二醇在110~120℃下真空脱水3~4h,然后降温至50℃,取计量的聚乙二醇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得混合液;另取计量的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后再溶解于前面配置的混合液中,在氮气的保护下,于60℃恒温油浴反应2h,生成聚氨酯预聚物;按1mmol聚乙二醇计,N,N-二甲基甲酰胺用量为30mL,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用量为2mmol;其中混合液中N,N-二甲基甲酰胺用量为20mL,作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溶剂的N,N-二甲基甲酰胺用量为10mL;1.1.2)将经脱水蒸馏处理的1,4-丁二醇加入到上述聚氨酯预聚物中,扩链反应一定时间后,将所得溶液倒入模具中,并在80℃、4000Pa的真空干燥箱中保持一定时间,当溶液完全变成固态后再反应4h左右,即可得到相变聚氨酯材料固体颗粒;按1mmol聚乙二醇计,1,4-丁二醇用量为1mmol;1.2)取树脂糊,并在树脂糊中滴加固化剂,再依次加入制备的相变聚氨酯材料和发泡剂,搅匀后加入增稠剂,静置1~1.5h,然后通过SMC片材机除气泡以及压实,随后密封放入带有鼓风的烘箱内熟化即得到中间层;其中相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康,李又兵,刘慧,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