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织物的染色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01147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4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羊毛织物的染色组合物及其应用,由染料A和染料B组成,其中染料A为分散染料组合物,应用于一次染色,具体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分散染色工艺且染色组合物的使用,染料B为酸性染料组合物,用于二次染色工艺,应用于两次染色工艺的染料组合物,分阶段进行使用,化学性质稳定,有效增加羊毛纤维织物染色时的附着力,降低毡缩现象发生概率,增加固色效果;织物染色色泽鲜艳,不掉色,且增加了其干湿色摩擦度,染色效果佳,均匀不易褪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织物的染色剂,尤其涉及一种羊毛织物的染色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羊毛织物是一种天然纤维织物,羊毛纤维具有优良的性能,具有优良的卷曲和弹性,保暖,舒适,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羊毛织物存在颜色不够鲜艳,湿牢度较差以及毡缩性大的问题,这是由于羊毛表面具有紧密的鳞片层,羊毛鳞片的最外层含有一层很薄的疏水层,影响了羊毛表面的润湿性能,阻碍了染料的吸附扩散,从而影响了染料的上染,此外其纤维特性存在着容易毡缩,也给均匀上染带来了困难,此外目前一些媒染染料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的时候存在环境污染,不能顺应节能减排的大环境的发展趋势,如何改善羊毛的染色性能,提高湿牢度,降低环境污染,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适用于羊毛织物的染色组合物值得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减排、染色均匀,不易褪色、性质稳定的羊毛织物的染色组合物及其应用。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羊毛织物的染色组合物及其应用,由染料A和染料B组成,其中染料A为分散染料组合物,应用于一次染色,具体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分散染色工艺,以质量计算包括如下制备原料:分散染料25-35份、低温酶精炼剂6-10份、分散剂6-8份、引发剂5-8份、阳离子附聚物3-5份、冰醋酸2-4份、润湿剂2-4份、表面活性剂5-12份、水160-200份;染料B为酸性染料组合物,用于二次染色工艺,以质量计算包括如下制备原料:酸性染料35-45份、扩散剂2-5份、羧甲基纤维6-10份、亚磷酸三苯酯3-7份、无机盐4-9份、增溶剂2-4份、稳定剂4-7份、表面活性剂5-12份、水160-200份,冰醋酸调节pH至5-6。更为优选的,所述分散染料为杂环类分散染料。更为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脂肪酸类分散剂。更为优选的,所述引发剂为乳液聚合引发剂。更为优选的,所述润湿剂为酰基甘油酯衍生物和多元醇类质量比为3:1的混合物。更为优选的,所述酸性染料为强酸性染料。更为优选的,所述扩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与扩散剂NNO质量比为4:1的混合物。更为优选的,所述增溶剂为聚甘油脂肪酸酯与聚氧乙烯蓖麻油质量比为2:3的混合物。更为优选的,所述稳定剂为有机锡稳定剂。更为优选的,所述染料A在应用于染色时染色温度为75-85℃,所述染料B在应用于染色时染色温度为55-65℃。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羊毛织物的染色组合物及其应用,由染料A和染料B组成,其中染料A为分散染料组合物,应用于一次染色,具体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分散染色工艺且染色组合物的使用,染料B为酸性染料组合物,用于二次染色工艺,应用于两次染色工艺的染料组合物,分阶段进行使用,化学性质稳定,有效增加羊毛纤维织物染色时的附着力,降低毡缩现象发生概率,增加固色效果;织物染色色泽鲜艳,不掉色,且增加了其干湿色摩擦度,染色效果佳,均匀不易褪色。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羊毛织物的染色组合物及其应用,由染料A和染料B组成,其中染料A为分散染料组合物,应用于一次染色,具体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分散染色工艺,以质量计算包括如下制备原料:分散染料25份、低温酶精炼剂6份、分散剂6份、引发剂5份、阳离子附聚物3份、冰醋酸2份、润湿剂2份、表面活性剂5份、水160份;染料B为酸性染料组合物,用于二次染色工艺,以质量计算包括如下制备原料:酸性染料35份、扩散剂2份、羧甲基纤维6份、亚磷酸三苯酯3份、无机盐4份、增溶剂2份、稳定剂4份、表面活性剂5份、水160份,冰醋酸调节pH至5,其中染料A在应用于染色时染色温度为75℃,染料B在应用于染色时染色温度为55℃。其中,所述分散染料为杂环类分散染料;所述分散剂为脂肪酸类分散剂;所述引发剂为乳液聚合引发剂;所述润湿剂为酰基甘油酯衍生物和多元醇类质量比为3:1的混合物;所述酸性染料为强酸性染料;所述扩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与扩散剂NNO质量比为4:1的混合物;所述增溶剂为聚甘油脂肪酸酯与聚氧乙烯蓖麻油质量比为2:3的混合物;所述稳定剂为有机锡稳定剂。实施例2:羊毛织物的染色组合物及其应用,由染料A和染料B组成,其中染料A为分散染料组合物,应用于一次染色,具体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分散染色工艺,以质量计算包括如下制备原料:分散染料35份、低温酶精炼剂10份、分散剂8份、引发剂8份、阳离子附聚物5份、冰醋酸4份、润湿剂4份、表面活性剂12份、水200份;染料B为酸性染料组合物,用于二次染色工艺,以质量计算包括如下制备原料:酸性染料45份、扩散剂5份、羧甲基纤维10份、亚磷酸三苯酯7份、无机盐9份、增溶剂4份、稳定剂7份、表面活性剂12份、水200份,冰醋酸调节pH至6,其中染料A在应用于染色时染色温度为85℃,染料B在应用于染色时染色温度为65℃。其中,所述分散染料为杂环类分散染料;所述分散剂为脂肪酸类分散剂;所述引发剂为乳液聚合引发剂;所述润湿剂为酰基甘油酯衍生物和多元醇类质量比为3:1的混合物;所述酸性染料为强酸性染料;所述扩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与扩散剂NNO质量比为4:1的混合物;所述增溶剂为聚甘油脂肪酸酯与聚氧乙烯蓖麻油质量比为2:3的混合物;所述稳定剂为有机锡稳定剂。实施例3:羊毛织物的染色组合物及其应用,由染料A和染料B组成,其中染料A为分散染料组合物,应用于一次染色,具体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分散染色工艺,以质量计算包括如下制备原料:分散染料30份、低温酶精炼剂8份、分散剂7份、引发剂6份、阳离子附聚物4份、冰醋酸3份、润湿剂3份、表面活性剂8份、水180份;染料B为酸性染料组合物,用于二次染色工艺,以质量计算包括如下制备原料:酸性染料40份、扩散剂4份、羧甲基纤维8份、亚磷酸三苯酯5份、无机盐6份、增溶剂3份、稳定剂6份、表面活性剂9份、水180份,冰醋酸调节pH至5.5,其中染料A在应用于染色时染色温度为80℃,染料B在应用于染色时染色温度为60℃。其中,所述分散染料为杂环类分散染料;所述分散剂为脂肪酸类分散剂;所述引发剂为乳液聚合引发剂;所述润湿剂为酰基甘油酯衍生物和多元醇类质量比为3:1的混合物;所述酸性染料为强酸性染料;所述扩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与扩散剂NNO质量比为4:1的混合物;所述增溶剂为聚甘油脂肪酸酯与聚氧乙烯蓖麻油质量比为2:3的混合物;所述稳定剂为有机锡稳定剂。使用上述实施例1-3的羊毛织物的染色组合物并应用到羊毛织物的染色中去,明显改善了染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染整工艺良品率提高了25%,且染整后的织物羊毛织物的防毡缩性能增强,染色的附着力增加,染整后的织物色彩均匀,不串色,错色,着色效果好,美观大方,色泽鲜艳,不掉色,染色效果佳,均匀不易褪色,此外该染色组合物性质稳定,原料易得,成本低廉,经济价值显著。应当指出,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羊毛织物的染色组合物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由染料A和染料B组成,其中染料A为分散染料组合物,应用于一次染色,具体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分散染色工艺,以质量计算包括如下制备原料:分散染料25‑35份、低温酶精炼剂6‑10份、分散剂6‑8份、引发剂5‑8份、阳离子附聚物3‑5份、冰醋酸2‑4份、润湿剂2‑4份、表面活性剂5‑12份、水160‑200份;染料B为酸性染料组合物,用于二次染色工艺,以质量计算包括如下制备原料:酸性染料35‑45份、扩散剂2‑5份、羧甲基纤维6‑10份、亚磷酸三苯酯3‑7份、无机盐4‑9份、增溶剂2‑4份、稳定剂4‑7份、表面活性剂5‑12份、水160‑200份,冰醋酸调节pH至5‑6。

【技术特征摘要】
1.羊毛织物的染色组合物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由染料A和染料B组成,其中染料A为分散染料组合物,应用于一次染色,具体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分散染色工艺,以质量计算包括如下制备原料:分散染料25-35份、低温酶精炼剂6-10份、分散剂6-8份、引发剂5-8份、阳离子附聚物3-5份、冰醋酸2-4份、润湿剂2-4份、表面活性剂5-12份、水160-200份;染料B为酸性染料组合物,用于二次染色工艺,以质量计算包括如下制备原料:酸性染料35-45份、扩散剂2-5份、羧甲基纤维6-10份、亚磷酸三苯酯3-7份、无机盐4-9份、增溶剂2-4份、稳定剂4-7份、表面活性剂5-12份、水160-200份,冰醋酸调节pH至5-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毛织物的染色组合物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染料为杂环类分散染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毛织物的染色组合物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脂肪酸类分散剂。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明华陶建玉尹寿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恒信针织印染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