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百勇专利>正文

一种砂煨子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469881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砂煨子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由白瓷泥和熟煤料按以下体积配比烧制而成:白瓷泥∶熟煤料=1-4∶1。

Sand simmer ceramic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and stewing ceramic material,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mixture is made from the white porcelain mud and the cooked coal material at the following volume ratio: the white porcelain mud: the cooked coal material = 1-4: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尤其是涉及一种适于制造 烹饪陶瓷器皿的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陶瓷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厨房用具广泛应 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使用陶瓷器皿烹制的靓汤食品,味道鲜美。但传统陶器 制品传热性能及耐热性能欠佳,骤冷骤热,容易炸裂,不能用明火、急火加温, 不能干烧,因而不能用作煎、炸、炒等烹饪器具。另一方面,现有电炊具(例如电饭煲、电压力锅、家用电火锅等)的内胆, 大多是由铝板或不锈钢板等金属板材制成,烹制的食品,也缺少使用陶瓷器皿 烹制食品特有的鲜美口味。而由于上述同样的原因,传统陶瓷材料也不宜用于 制作电炊具的内胆。传统陶瓷还存在一个缺陷:表面粗糙,外观欠佳,不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与 消费理念。近年出现的紫砂陶内胆电饭煲,其紫砂陶材质虽经过某种化学物质处理, 但其紫砂陶内胆仍存在容易开裂,不能用明火、急火加温,不能干烧,使用条件苛刻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性能好,能耐骤冷骤热,能用明火、急火 加温,能够干烧,可用于制作电炊具内胆的砂煨子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之陶瓷材料由白瓷泥(即高岭土)和熟煤料按以下体积配比烧制而成白瓷泥熟煤料=1-4:1(优选配比1.2:1)。所述熟煤料是指块煤经燃烧但尚未燃烧完全的渣料(这是所属领域技术人 员公知的一种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白瓷泥和熟煤料的混合料球磨达80目 (优选110目)以上,加水形成泥浆,打泥作坯,均匀烘干;(2)将烘干的成 品泥坯送入瓷窑,经900-1300°C (优选1280。C)高温烧制10-20分钟(优选12 分钟);(3)将已烧制好的制品置于密闭且放有松树叶(即松针)或/和松树皮 的还原炉中,自然冷却至室温;还原炉中放置的松树叶或/和松树皮数量为每立 方米容积800-1400g(优选1000g)。所述松树叶或松树皮也可用轧碎的松枝或松柴代替。本专利技术之陶瓷材料,表面色如乌金,用手轻敲,可发出金属般的轻脆声音; 传热性能及耐热性能可与生铁制品媲美骤冷骤热干烧均不开裂,可用明火、 急火加温;使用寿命长;原料为天然材料,不含人工合成化合物成份,用作炊 具,不仅安全,所煮制的食品原汁原味,味道鲜美,更因材料富含人体所需的 微量元素,有益人体健康。使用本专利技术之砂煨子陶瓷材料,可制成电饭煲、电煮煲、电火锅等电炊具 的内胆;换言之,使用本专利技术之砂煨子陶瓷材料,结合现代电加热器具,如电 发热盘/片、电热丝,通过底部或周边加热技术,可生产砂煨子电火锅、电饭煲、 电压力锅等砂煨子电炊具;还可用于制作熬制中药的炊具。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l原料体积配比白瓷泥55L,熟煤料45L。制备方法(l)将白瓷泥和熟煤料的混合料球磨达llO目,加水形成泥浆, 打泥作坯,均匀烘干;(2)将烘干的成品泥坯送入瓷窑,控制窑炉温度为1280 °C,烧制12分钟;(3)将已烧制好的制品置于密闭且放有松树叶和松树皮 (1000g/m3容积)的还原炉中,自然降温,冷却至室温。出窑的砂煨子陶瓷制品,外观色如乌金,用手轻敲,可发出金属般的轻脆 声音;将其烧烧得通红,立即投入1(TC的冷水中,如此重复5次,均不开裂; 用明火干烧5分钟,亦不开裂。实施例2原料体积配比白瓷泥65L,熟煤料35L。制备方法(I)将白瓷泥和熟煤料的混合料球磨达IOO目,加水形成泥浆, 打泥作坯,均匀烘干;(2)将烘干的成品泥坯送入瓷窑,控制窑炉温度为1200 °C, 14分钟;(3)将已烧制好的制品置于密闭且放有松树叶(每立方容积1100g) 的还原炉中,自然降温,冷却至室温。将出窑的陶瓷制品烧红,立即投入IO'C的冷水中,亦不开裂;用明火干烧 5分钟,亦未损坏。其它性能与实施例1产品亦近似。实施例3原料体积配比白瓷泥70L,熟煤料30L。制备方法(1)将白瓷泥和熟煤料的混合料球磨达80目;(2)控制窑炉 温度为9CXTC, 18分钟;(3)还原炉中放置的松树叶和松树皮为每立方容积900g。 余同实施例1。出窑的陶瓷制品性能与实施例2产品近似。权利要求1.一种砂煨子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由白瓷泥和熟煤料按以下体积配比烧制而成白瓷泥∶熟煤料=1-4∶1。2、 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砂煨子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白瓷泥熟煤料=1.2:1。3、 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砂煨子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白瓷泥和熟煤料的混合料球磨达80目以上, 加水形成泥浆,打泥作坯,均匀烘干或阴干;(2)将烘干或阴干的泥坯送 入瓷窑,经900-130(TC高温烧制10-20分钟;(3)将已烧制好的制品置于 密闭且放有松树叶或/和松树皮的还原炉中,自然冷却至室温;还原炉中放 置的松树叶或/和松树皮数量为每立方米容积800-1200g。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砂煨子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1)步,将白瓷泥和熟煤料的混合料球磨达110目以上;第(2)步, 烧制温度为1280 。C。5、 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砂煨子陶瓷材料在制作电炊具内胆中的 应用。全文摘要一种砂煨子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砂煨子陶瓷材料由白瓷泥和熟煤料按以下体积配比烧制而成白瓷泥∶熟煤料=1-4∶1。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白瓷泥和熟煤料的混合料球磨达80目以上,形成泥浆,打泥作坯,均匀烘干或阴干;(2)将烘干或阴干的泥坯送入瓷窑,经900-1300℃高温烧制10-20分钟;(3)将已烧制好的制品置于密闭且放有松树叶或/和松树皮的还原炉中,自然冷却至室温。本专利技术之陶瓷材料,质地细腻,加热性能好,能耐骤冷骤热,能用明火、急火加温,能够干烧,特别适用于制作电炊具内胆。文档编号C04B33/13GK101353249SQ20081014325公开日2009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9日专利技术者陈百勇 申请人:陈百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砂煨子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由白瓷泥和熟煤料按以下体积配比烧制而成:白瓷泥∶熟煤料=1-4∶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百勇
申请(专利权)人:陈百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