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脱氧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81036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2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脱氧剂,由以下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活性炭1‑10%、碱性化合物1‑50%、维生素C类物质0‑60%、载体5‑30%、水5‑30%,其中,维生素C类物质为异VC钠、异VC钙、VC、异VC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有机脱氧剂采用维生素C类的物质作为主要成分,在吸氧的同时可以放出等量的二氧化碳,防止包装的容器收缩变形并影响到食品外观;同时,其原料具有非金属特征,因此,可以通过金属检测,使得包装中含脱氧剂的食物通过金属检测成为可能;具有持续性,适合长期保存,保持食品香味效果,使食品保管方法及运输方法简化、效率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脱氧剂,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包装容器由于脱氧剂单吸氧而收缩变形的一种有机脱氧剂
技术介绍
脱氧剂又叫除氧剂,通过脱氧剂与氧气快速化学反应除去包装或容器中的游离氧,使储藏物处于无氧环境中,抑制好氧微生物和虫害的危害,防止品质氧化裂变,以达到安全储藏的目的。目前普通脱氧剂多数为铁系脱氧剂,空气中含有约21%的氧气,该脱氧剂基于铁的氧化反应,按一定的规格投入包装袋内,使袋内氧的浓度降到0.5%以下,以防止食品霉变、氧化等。如中国专利CN103478247A公开了一种铁系脱氧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45~65%的还原铁粉、0.2~2%的活性炭、1.5~3.5%的电解质、12.5~43%的填充剂、0.2~2%的聚丙烯酸系高吸水性树脂、0~5%的碱性化合物、9~16%的自来水,其中,电解质为氯化钠、氯化钙、溴化钾中的一种,填充剂为沸石、蛭石、二氧化硅、白炭黑中的两种,所述的还原铁粉的粒径为0.18mm,纯度为93~95%,所述的活性炭的粒径为0.048mm,所述的聚丙烯酸系高吸水性树脂的粒径为0.075~0.08mm,纯度为98%以上,所述的碱性化合物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平稳提高脱氧剂的初始反应速度,减少热量堆积引起的一系列副作用,使脱氧剂的性能稳定可靠;生产过程中的配料、包装环节更易操作,工艺参数要求降低,品质更易得到保障;使用过程中的转包时间也可适当延长,降低了操作难度,同时,高吸水性树脂的选择及比例调整,减少发热造成的水分流失;同时在粮食贮存的中后期,环境湿度较大时吸收部分外部水气,延长反应时间,更加适合大包装使用。又如中国专利CN105433190A公开了一种食品用脱氧剂,其特征是,组成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铁:35~50%活性炭:15~25%金属卤化物:5~9%水:余量无机盐:≤5%脱脂棉:≤3%,其中,所述铁粉为80-120目的还原铁粉,所述的活性炭为20目的木炭粉,所述的金属卤化物为氯化钠,所述的无机盐为连二亚硫酸钠。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脱氧速度更快,通过合理配比,更加充分彻底的催化铁粉反应,提升脱氧能力,并且加入金属卤化物和无机盐形成二次脱氧,使得脱氧时效充分加强,综合脱氧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但是,上述脱氧剂对于一些特殊食品形状及包装容器,不能在吸氧的同时释放等体积的二氧化碳,从而会造成容器收缩变形,严重影响外观,同时食品也容易受压变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105054221A公开一种维生素C型脱氧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质量百分数为26%至32%的维生素C、0.9%至1.3%的电解质、0.3%至0.6%的氢氧化钠、7%至11%的碳酸钠、28%至34%的硅粉、0.4%至0.7%的氢氧化钙以及27%至31%的水,其中,电解质为氯化钠。该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水,将维生素C型脱氧剂放入包装袋或瓶中后,其会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同时吸收氧气后还会释放出二氧化碳,从而保证包装袋或瓶中气体有一定的压强。但是: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方案,需要外界环境中的水蒸汽才能发生反应,因此,其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VC在空气中稳定性较差,影响其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仅能够有效防止霉菌、防止油脂氧化、防止灾祸虫害青色,同时防止包装容器由于单吸氧而收缩变形并影响到食品外观,具有自力反应特性,对使用环形没有局限性,稳定性好,使用效果佳的一种有机脱氧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有机脱氧剂,由原料:活性炭、碱性化合物、维生素C类物质、载体及水组成,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碱性化合物包括碳酸钠,所述碳酸钠所占原料重量百分比为1-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碱性化合物还包括:绿钒、硼砂、C6H10O5、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绿钒所占原料重量百分比为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硼砂所占原料重量百分比为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C6H10O5所占原料重量百分比为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碳酸氢钠所占原料重量百分比为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维生素C类物质为异VC钠、异VC钙、VC、异VC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异VC钠、异VC钙、VC、异VC所占原料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60%。上述原料中,水为电解质,二氧化硅为保水剂,碱性化合物具备调节PH值的作用,其他物质脱氧放二氧化碳。上述一种脱氧剂的制备方法为:S1:按照重量百分比取各原料,其中,活性炭:1-10%,绿钒:0-5%,硼砂:0-5%,C6H10O5:0-5%,碳酸钠:1-20%,碳酸氢钠:0-10%,维生素异VC钠:0-60%,异VC钙:0-60%,VC:0-60%,异VC:0-60%,载体:5-30%,水:5-30%;S2:将载体与水混合,搅拌至充分溶解,浓度均匀;S3:将碱性化合物,(即绿钒、硼砂、C6H10O5、碳酸钠、碳酸氢钠)与活性炭、维生素异VC钠、异VC钙、VC:、异VC搅拌至充分混合;S4:将上述步骤S2及步骤S3得到的物质混合制得本专利技术披露的脱氧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有机脱氧剂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有机脱氧剂,由于配方内含有水这一物质,因此,不需要再需求外界环境中的水蒸气,即可发生反应,具有自力反应特性,因此对环境没有局限性,扩大了使用范围。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有机脱氧剂采用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维生素C类的物质作为主要成分,在吸氧的同时可以放出等量的二氧化碳,防止包装的容器收缩变形并影响到食品外观。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有机脱氧剂,采用异VC钠、异VC钙、异VC与VC的混合使用,在空气内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较VC更加的具有稳定性。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有机脱氧剂,原料具有非金属特征,可以通过金属检测,使得包装中含脱氧剂的食物通过金属检测成为可能,无需拆封检查,提高过关效率。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有机脱氧剂,持续性,适合长期保存,保持食品香味效果,同时使食品保管方法及运输方法简化、效率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披露的一种有机脱氧剂,采用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维生素C类物质作为主要成分,另外配以活性炭、碱性化合物、载体,溶解于水。作为优选的,其中,维生素C类物质采用异VC钠、异VC钙、VC、异VC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碱性化合物包括碳酸钠,另外,碱性化合物还包括绿钒、硼砂、C6H10O5、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而载体选择沸石、蛭石、二氧化硅、白炭黑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实施例1: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披露的一种有机脱氧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作为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的此实施方式中,碱性化合物具有调节PH值的作用,调节PH值为中性,便于脱氧剂在使用过程中快速有效的发挥,进行脱氧处理。碱性化合物采用绿钒、硼砂、C6H10O5、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本专利技术的此实施方式中,绿钒所占原料重量百分比为1%,硼砂所占原料重量百分比为1%,C6H10O5所占原料重量百分比为1%,碳酸钠所占原料重量百分比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脱氧剂,其特征在于,由原料:活性炭、碱性化合物、维生素C类物质、载体及水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脱氧剂,其特征在于,由原料:活性炭、碱性化合物、维生素C类物质、载体及水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脱氧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机脱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化合物包括碳酸钠,所述碳酸钠所占原料重量百分比为1-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机脱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化合物还包括:绿钒、硼砂、C6H10O5、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机脱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绿钒所占原料重量百分比为0-5%。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欧凯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