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72855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8 0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热交换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两端的前管板组成和后管板组成,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若干与前管板组成和后管板组成连接的换热管组成,所述前管板组成由外前管板和内前管板组成,所述后管板组成由外后管板和内后管板组成,所述换热管组成由内管和外管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管双管板的结构,彻底杜绝壳程和管程介质混合或接触的情况发生,从而起到隔绝介质的作用,避免泄漏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通过增加对两管间隔绝介质压力的监测,可以实时监测换热器的运行情况,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而且由于换热管采用双管结构,并且两管间的导热油介质腐蚀性低,防止了换热管的双面腐蚀,延长了安全热交换器的整体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壳程和管程介质混合或接触后会产生严重后果生产工况的安全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在GB/T151和TEMA标准中,双管板热交换器的结构和计算均已列入,表明双管板热交换器得到了广泛地认知和推广应用。在现有双管板热交换器中,换热管与管板联接处易出现泄漏,另外换热管因腐蚀也易出现泄漏,从而出现一侧介质进入另一侧介质的情况,若壳程和管程介质混合或接触后会产生严重后果的生产工况,则更存在着较大的生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壳程和管程介质混合或接触的情况发生,并可以实时监测换热器运行情况的安全热交换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安全热交换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两端的前管板组成和后管板组成,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若干与前管板组成和后管板组成连接的换热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管板组成由外前管板和内前管板组成,所述外前管板和内前管板之间有一定间距并形成前管板腔室,所述后管板组成由外后管板和内后管板组成,所述外后管板和内后管板之间有一定间距并形成后管板腔室,所述换热管组成由内管和外管组成,所述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安全热交换器,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两端的前管板组成和后管板组成,在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若干与前管板组成和后管板组成连接的换热管组成(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管板组成由外前管板(2a)和内前管板(2b)组成,所述外前管板(2a)和内前管板(2b)之间有一定间距并形成前管板腔室(2c),所述后管板组成由外后管板(3a)和内后管板(3b)组成,所述外后管板(3a)和内后管板(3b)之间有一定间距并形成后管板腔室(3c),所述换热管组成(4)由内管和外管组成,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有一定间距形成环形腔室,所述内管两端分别与外前管板(2a)和外后管板(3a)连接,所述外管两端分别与内前管板(...

【技术特征摘要】
1.安全热交换器,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两端的前管板组成和后管板组成,在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若干与前管板组成和后管板组成连接的换热管组成(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管板组成由外前管板(2a)和内前管板(2b)组成,所述外前管板(2a)和内前管板(2b)之间有一定间距并形成前管板腔室(2c),所述后管板组成由外后管板(3a)和内后管板(3b)组成,所述外后管板(3a)和内后管板(3b)之间有一定间距并形成后管板腔室(3c),所述换热管组成(4)由内管和外管组成,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有一定间距形成环形腔室,所述内管两端分别与外前管板(2a)和外后管板(3a)连接,所述外管两端分别与内前管板(2b)和内后管板(3b)连接,所述前管板腔室(2c)、后管板腔室(3c)和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苏林隆维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