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具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72215 阅读:5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8 0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辅助用品领域,公开了一种工具梯,包括梯子本体和升降台,所述梯子本体包括侧梁和设置在侧梁上的踏步板,所述梯子本体顶部的踏步板和/或底部的踏步板下部连接升降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建筑楼梯未成型前在梯梁之间搭设的一种工具梯,以方便施工人员在不同层高之间施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安装简便,可重复性使用,而且通用性强,可适应不同层高或户型的需要,能满足大多数住宅建筑的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辅助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具梯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楼梯间与房屋主体分开施工,即上下两层甚至多层房屋主体建好后,再在楼梯间装模浇筑混凝土楼梯。此施工方法有诸多不便,首先楼梯未成型前,楼梯间梯梁之间是空置的,施工人员易踩空发生安全事故;其次施工人员在不同层高上下施工不方便,如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墙板吊装安装后,施工人员需要到上层去吊装预制楼板、在现浇处支模、搭设支撑架等工作,由于楼梯间剪力墙采用现浇,预制楼梯还没有安装,导致施工人员只能通过攀爬脚手架上下,非常不方便,亦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现有技术中,暂未发现在梯梁之间搭设合适施工人员行走、施工的工具梯的专利文献。现场施工中,有施工单位采用搭设临时脚手架式楼梯,但是此方法极不方便,首先每层都搭设拆卸一次,费时费工;其次是此临时楼梯行走并不安全,尤其是施工人员在搬运物件时,视线受阻,极易踩空;再次是此临时脚手架式楼梯通用性不高,尤其是当前建筑行业,由于层高不同,梯梁之间的距离也或多或少也有差异。故亟待开发一种安装简便并通用性强,能适应一定的层高范围,能满足大多数住宅建筑的施工要求的工具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通用性强,能适应一定层高范围的工具梯。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工具梯,包括梯子本体和升降台,所述梯子本体包括两根平行且正对的侧梁和设置在所述侧梁上的踏步板,所述梯子本体顶部的踏步板和/或底部的踏步板下部连接升降台。使用时,将工具梯搭设在上梯梁和下梯梁之间,如果梯子本体的长度大于上梯梁和下梯梁之间的距离,可将升降台安装在梯子本体顶部的踏步板下方;即梯子本体长度小于上梯梁和下梯梁之间距离时,可以将升降台安装在梯子本体底部的踏步板下方;然后对升降台的高度进一步调节,保证工具梯完全合适楼梯间的尺寸。如此设置,本技术不仅使用方便而且通用性强,能适应不同层高的需要。进一步,所述踏步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销轴铰接于梯子本体两侧平行的侧梁上。如此设置,无论上梯梁和下梯梁之间的距离有多大,即无论本实用新型与梯梁呈何种角度,只要当梯子本体顶部的踏步板和/或底部的踏步板保持水平,调整侧梁便可使所有的踏步板保持水平,从而保证无论梯子本体与梯梁处于何种角度都能适宜人的行走,使得楼梯适应性强,做到通用化。进一步,所述至少一个踏步板与侧梁的连接处设有锁紧件。如此设置,当调整踏步板为水平状态后,利用锁紧件将踏步板与侧梁进行固定,使得侧梁之间不能再移动,保证踏步板始终处于该位置,避免施工人员工作时,由于突发情况造成踏步板翻转,进而造成意外事故。进一步,所述梯子本体为伸缩梯。将梯子本体设置成伸缩梯,进而通过改变梯子本体的长度以适应上梯梁和下梯梁之间的距离,通用性更强。进一步,所述伸缩梯包括主梯和副梯,所述主梯的侧梁设有收容槽,所述副梯的侧梁设置在收容槽内并可沿收容槽滑动,所述副梯的侧梁可拆卸地间隔设置有踏步板;所述主梯的侧梁和副梯的侧梁上分别间隔排列开设有多个装设孔,所述的主梯上的装设孔中设有与所述装设孔配合使用的固定件。如此设置,提供一种具体可行的伸缩梯形式。进一步,所述梯子本体上设有防护栏。防护栏的设置,使得本技术更加安全,避免施工人员工作时意外掉下工具梯而带来安全隐患。进一步,所述防护栏沿梯子本体平行方向设置有伸缩栏杆。如此设置,提高本技术的适用性,尤其是当楼梯为伸缩梯时,当梯子本体的长度发生变化时,防护栏杆可以伸缩长度满足要求。进一步,所述梯子本体顶部的踏步板和/或底部的踏步板连接有搭接板。由于梯梁现浇处会外露钢筋,搭接板一端可与梯子本体顶部的踏步板和/或底部的踏步板固定相连,另一端搭接在上梯梁和/或下梯梁上,对外漏钢筋进行遮挡,防止施工人员踩空或绊脚;搭接板也可与上梯梁和/或下梯梁固定连接,这样搭接板还可起到稳固梯子本体的作用,更加安全。进一步,所述搭接板包括搭板和铁板网,所述铁板网固定连接在搭板上。如此设置,搭板固定连接有铁板网,所述铁板网可起到防滑的作用。进一步,所述升降台包括安装台、底座、剪叉型连杆机构和手动调节杆,所述剪叉型连杆机构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安装台和底座,所述剪叉型连杆机构的剪叉臂杆连接处设有手动调节杆。如此设置,通过手动调节杆便可调节升降台高度,简易方便。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一种工具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涉及的一种工具梯的正视图;图3为图1中所涉及的一种工具梯的搭接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所涉及的一种工具梯的升降台结构示意图。图中:1升降台2侧梁3踏步板4上梯梁5下梯梁6主梯7副梯8装设孔9防护栏10伸缩栏杆11搭接板12搭板13铁板网14销轴15协调板16钢筋15安装台16底座17剪叉型连杆机构18手动调节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本技术实施例如下,参照图1或图2,一种工具梯,包括梯子本体和升降台1,所述梯子本体包括侧梁2和设置在侧梁2上的踏步板3,所述梯子本体顶部的踏步板3和/或底部的踏步板3下部连接升降台1。如此设置,使用时,将工具梯搭设在上梯梁4和下梯梁5之间,所述升降台1通过自攻螺钉与上梯梁4和/或下梯梁5固定连接。为适应上梯梁4和下梯梁5之间不同的距离和角度,可选择在梯子本体顶部的踏步板3和/或底部的踏步板3下部通过自攻螺钉连接升降台1,然后进一步通过调节升降台1的高度,可改变梯子本体的角度以适应楼梯间尺寸。如当调整好梯子本体水平方向满足上梯梁4和下梯梁5水平方向的距离后,如果楼梯垂直高度大于上梯梁4和下梯梁5之间的高度,即梯子本体长度大于上梯梁4和下梯梁5之间距离时,可将升降台1安装在梯子本体顶部的踏步板3下方;如果楼梯垂直高度小于上下侧梁2之间的高度,即梯子本体长度小于上梯梁4和下梯梁5之间距离时,可以将升降台1安装在梯子本体底部的踏步板3下方;然后对升降台1的高度进一步调节,保证工具梯完全合适楼梯间的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具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梯子本体和升降台,所述梯子本体包括两根平行且正对的侧梁和设置在所述侧梁上的踏步板,所述梯子本体顶部的踏步板和/或底部的踏步板下部连接所述升降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具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梯子本体和升降台,所述梯子本体包括两根平行且正对的侧梁和设置在所述侧梁上的踏步板,所述梯子本体顶部的踏步板和/或底部的踏步板下部连接所述升降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步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梯子本体两侧平行的侧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具梯,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踏步板与侧梁的连接处设有锁紧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子本体为伸缩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具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梯包括主梯和副梯,所述主梯的侧梁设有收容槽,所述副梯的侧梁设置在收容槽内并可沿收容槽滑动,所述副梯的侧梁可拆卸地间隔设置有踏步板;所述主梯的侧梁和副梯的侧梁上分别间隔排列开设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辉何坎
申请(专利权)人:中民筑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