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蚕丝染色固化率的方法,属于染色技术领域,所述蚕丝的染色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处理蚕丝在超声波作用下进行脱胶;S2:将步骤S1过滤得到的蚕丝加入到乙醇‑酒石酸混合溶液中加热搅拌后降至室温;S3:将步骤S2处理后的蚕丝加入到碳酸钾溶液中,经加热、搅拌后降至室温;S4:将步骤S3处理后的蚕丝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去除胶蛋白;S5:将步骤S4得到的蚕丝烘干,得到脱胶后的蚕丝;S6:对步骤S5脱胶后的蚕丝进行染色;S7:对步骤S6完成上色的蚕丝依次进行皂洗、清洗,冷水洗净、上柔软剂、脱水、打丝、凉干。蚕丝脱胶后在超声波染色条件下染色,可使染料染色效果均匀,赋予蚕丝较好的上染率和固化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染色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蚕丝染色固化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蚕丝是蚕体内的丝液经吐丝吐出后凝固而成的纤维,称为茧丝。它由两根横截面呈近三角形或半椭圆形的丝朊(又称丝素)外包丝胶组成,还有色素、油蜡和无机物,它们存在于丝胶中。其中丝胶对丝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如果含量过多,会影响到丝素的光泽和手感以及丝纤维的工艺加工,而油脂、蜡质等杂质会给后加工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染整加工之前,必须先除去大部分丝胶、油脂、蜡质等杂物,使丝纤维柔软、疏松、洁净。丝素和丝胶都是蛋白质,基本组成成分均为氨基酸,但是它们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分子排列、超分子结构以及所处位置都存在着很大差异。丝胶蛋白属球形蛋白,其中的极性氨基酸含量远比丝素蛋白的多,且分子排列紊乱,结晶度低。而丝素蛋白质呈直线形,结构简单且紧密,取向度和结晶度均较高。由于丝素和丝胶的组成和结构上的差异,导致了它们在溶解性、水解性和化学稳定性等若干性质上有所不同。如在水中,丝素不溶解,丝胶则能膨化和溶解;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丝胶更容易被分解,丝素则显示出相当的稳定性。蚕丝织物精练实质就是利用丝素和丝胶的这些差异,采用适当的工艺和设备,除去丝胶而保留丝素,从而达到脱胶的目的。目前蚕丝的脱胶方法分为微生物脱胶和化学脱胶两类,化学脱胶又根据采用的化学药品不同而有碱脱胶、皂碱脱胶、酸脱胶。但是目前这些方法普遍存在脱胶效率低的问题,不能很好的进行脱胶,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蚕丝的应用,同时为了追求更高的脱胶效率往往采取不同脱胶方式相结合的手段,这样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脱胶率,但是结果往往不尽人意,同时也造成了成本高昂的问题。目前,蚕丝印染所采用的染料和印染工艺存在着致命的弱点,蚕丝染色存在着上染率和固化率较低,导致容易褪色或者颜色容易变浅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蚕丝普及路上的绊脚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蚕丝染色固化率的方法,以解决现有蚕丝脱胶存在脱胶效率低或是成本高,染色上染率和固化率低等问题。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蚕丝脱胶方法处理的蚕丝,蚕丝断裂强度损失与断裂伸长损失均较小,脱胶前蚕丝中的丝胶基本上脱尽,有效提高了蚕丝的白度、光泽度和染色性能;蚕丝脱胶后在超声波染色条件下染色,可使染料染色效果均匀,赋予蚕丝较好的上染率、固化率。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蚕丝染色固化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处理蚕丝浸入至蚕丝脱胶剂中,在密闭条件下加热至45-50℃,在超声波功率为120-180W,搅拌转速为90-120r/min下搅拌65-92min,过滤得蚕丝;S2:将步骤S1过滤得到的蚕丝加入到质量浓度为34%-39%的乙醇和质量浓度为12%-23%的酒石酸混合溶液中,加热至74-78℃,保持15-22min,降至室温;S3:将步骤S2处理后的蚕丝加入到碳酸钾溶液中,加热至65-68℃,在搅拌转速为50-70r/min下搅拌110-120min,降至室温;S4:将步骤S3处理后的蚕丝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去除胶蛋白;S5:将步骤S4得到的蚕丝在35-42℃下烘干至含水量≤2.6%,得到脱胶后的蚕丝;S6:在27-32℃的中性环境开始对步骤S5脱胶后的蚕丝在超声波功率为150-200W下染色,染料、螯合分散剂、真丝匀染剂在18-26min内逐渐升温至94-96℃,保温12-18min,降至78℃以下分两次慢慢加入醋酸,每次加入醋酸后的pH值为4.2-5.8,加完醋酸后再缓慢升温至94-96℃,保温1.5-2h后染料上完;所述螯合分散剂为螯合分散剂SA-10,所述真丝匀染剂为匀染剂1815;S7:对步骤S6完成上色的蚕丝依次进行皂洗、清洗,冷水洗净、上柔软剂、脱水、打丝、凉干,制得染色后的蚕丝。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的蚕丝脱胶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氨水104-152份、硅酸钠42-78份、表面活性剂11-22份、渗透剂1.8-4.2份、分散剂1.2-2.3份、调节剂2-3.4份、助溶剂1.8-3.2份、稳定剂0.9-1.4份。更优选地,所述氨水的质量浓度为22%-28%。更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丙烯酰胺。更优选地,所述渗透剂为烷基苯磺酸钾。更优选地,所述分散剂为月桂醇硫酸钾。更优选地,所述调节剂为醋酸。更优选地,所述助溶剂为水杨酸钠。更优选地,所述稳定剂为氮化硼。更优选地,所述蚕丝脱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将氨水、硅酸钠混合,升温至45-48℃搅拌溶解,制得混合液Ⅰ;S12:向步骤S11制得的混合液Ⅰ加入表面活性剂、渗透剂、分散剂、助溶剂,加热至52-58℃,在超声波功率为130-185W,转速为200-300r/min搅拌18-26min,制得混合液Ⅱ;S13:停止加热和超声波作用,向步骤S12制得的混合液Ⅱ加入稳定剂,在转速为200-300r/min下搅拌6-8min,制得混合液Ⅲ;S14:向步骤S13制得的混合液Ⅲ中加入调节剂和水使pH值为9.2-10.5,制得蚕丝脱胶剂。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蚕丝脱胶方法处理的蚕丝,蚕丝断裂强度损失与断裂伸长损失均较小,脱胶前蚕丝中的丝胶基本上脱尽,有效提高了蚕丝的白度、光泽度和染色性能,同时使其手感柔软光滑。使得在后续处理中制得的丝织物光泽度和手感较好,提高织物的品质;(2)在超声波染色条件下染色,可使染料染色效果均匀,赋予蚕丝较好的上染率、固化率、日晒牢度和洗涤牢度,且该方法热能消耗少;(3)本专利技术的提高蚕丝染色固化率的方法处理蚕丝成本低且效率高。【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实施例加以说明,这些实施例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但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实施例中,所述提高蚕丝染色固化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处理蚕丝浸入至蚕丝脱胶剂中,在密闭条件下加热至45-50℃,在超声波功率为120-180W,搅拌转速为90-120r/min下搅拌65-92min,过滤得蚕丝;所述的蚕丝脱胶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氨水104-152份、硅酸钠42-78份、表面活性剂11-22份、渗透剂1.8-4.2份、分散剂1.2-2.3份、调节剂2-3.4份、助溶剂1.8-3.2份、稳定剂0.9-1.4份;所述氨水的质量浓度为22%-28%;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丙烯酰胺;所述渗透剂为烷基苯磺酸钾;所述分散剂为月桂醇硫酸钾;所述调节剂为醋酸;所述助溶剂为水杨酸钠;所述稳定剂为氮化硼;所述蚕丝脱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将氨水、硅酸钠混合,升温至45-48℃搅拌溶解,制得混合液Ⅰ;S12:向步骤S11制得的混合液Ⅰ加入表面活性剂、渗透剂、分散剂、助溶剂,加热至52-58℃,在超声波功率为130-185W,转速为200-300r/min搅拌18-26min,制得混合液Ⅱ;S13:停止加热和超声波作用,向步骤S12制得的混合液Ⅱ加入稳定剂,在转速为200-300r/min下搅拌6-8min,制得混合液Ⅲ;S14:向步骤S13制得的混合液Ⅲ中加入调节剂和水使pH值为9.2-10.5,制得蚕丝脱胶剂;S2:将步骤S1过滤得到的蚕丝加入到质量浓度为34%-39%的乙醇和质量浓度为12%-23%的酒石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蚕丝染色固化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处理蚕丝浸入至蚕丝脱胶剂中,在密闭条件下加热至45‑50℃,在超声波功率为120‑180W,搅拌转速为90‑120r/min下搅拌65‑92min,过滤得蚕丝;S2:将步骤S1过滤得到的蚕丝加入到质量浓度为34%‑39%的乙醇和质量浓度为12%‑23%的酒石酸混合溶液中,加热至74‑78℃,保持15‑22min,降至室温;S3:将步骤S2处理后的蚕丝加入到碳酸钾溶液中,加热至65‑68℃,在搅拌转速为50‑70r/min下搅拌110‑120min,降至室温;S4:将步骤S3处理后的蚕丝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去除胶蛋白;S5:将步骤S4得到的蚕丝在35‑42℃下烘干至含水量≤2.6%,得到脱胶后的蚕丝;S6:在27‑32℃的中性环境开始对步骤S5脱胶后的蚕丝在超声波功率为150‑200W下染色,染料、螯合分散剂、真丝匀染剂在18‑26min内逐渐升温至94‑96℃,保温12‑18min,降至78℃以下分两次慢慢加入醋酸,每次加入醋酸后的pH值为4.2‑5.8,加完醋酸后再缓慢升温至94‑96℃,保温1.5‑2h后染料上完;所述螯合分散剂为螯合分散剂SA‑10,所述真丝匀染剂为匀染剂1815;S7:对步骤S6完成上色的蚕丝依次进行皂洗、清洗,冷水洗净、上柔软剂、脱水、打丝、凉干,制得染色后的蚕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蚕丝染色固化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处理蚕丝浸入至蚕丝脱胶剂中,在密闭条件下加热至45-50℃,在超声波功率为120-180W,搅拌转速为90-120r/min下搅拌65-92min,过滤得蚕丝;S2:将步骤S1过滤得到的蚕丝加入到质量浓度为34%-39%的乙醇和质量浓度为12%-23%的酒石酸混合溶液中,加热至74-78℃,保持15-22min,降至室温;S3:将步骤S2处理后的蚕丝加入到碳酸钾溶液中,加热至65-68℃,在搅拌转速为50-70r/min下搅拌110-120min,降至室温;S4:将步骤S3处理后的蚕丝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去除胶蛋白;S5:将步骤S4得到的蚕丝在35-42℃下烘干至含水量≤2.6%,得到脱胶后的蚕丝;S6:在27-32℃的中性环境开始对步骤S5脱胶后的蚕丝在超声波功率为150-200W下染色,染料、螯合分散剂、真丝匀染剂在18-26min内逐渐升温至94-96℃,保温12-18min,降至78℃以下分两次慢慢加入醋酸,每次加入醋酸后的pH值为4.2-5.8,加完醋酸后再缓慢升温至94-96℃,保温1.5-2h后染料上完;所述螯合分散剂为螯合分散剂SA-10,所述真丝匀染剂为匀染剂1815;S7:对步骤S6完成上色的蚕丝依次进行皂洗、清洗,冷水洗净、上柔软剂、脱水、打丝、凉干,制得染色后的蚕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蚕丝染色固化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蚕丝脱胶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氨水104-152份、硅酸钠42-78份、表面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大东,农琦,林帆,卢耀海,甘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立盛茧丝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