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54408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6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其包括箱体、进水管、进气管、一级气液混合装置、防水电机、二级气液混合装置、第一导流隔板、第二导流隔板以及出水喷嘴;其中,所述进水管和进气管安装于箱体下部的一侧,所述出水喷嘴安装于箱体下部的另一侧;所述进水管和进气管分别连接至一级气液混合装置;所述防水电机收容于箱体内,其连接并驱动一级气液混合装置;所述二级气液混合装置通过一连接管道和一级气液混合装置连接,其位于箱体内的上部;所述第一导流隔板和第二导流隔板相对设置,两者之间形成一导流缝。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两次气液混合,能够有效提高液体中的溶解氧,并最大程度的让氧气和水混合,将气泡体积缩小,保证氧气从液体中不会逃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泡发生器,具体涉及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属于气液混合设备

技术介绍
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河道净化,养殖供氧,医疗,健康产业等领域,其能有效提高水中的溶解氧。然而,现有技术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往往存在以下不足:1.不能对气液充分搅拌,氧气的溶解效率低;2.不能实现多次气液混合;3.溶解的气泡大,在液体中停留时间短;4.设备能耗高,电机冷却效果差。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创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溶解氧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其包括箱体、进水管、进气管、一级气液混合装置、防水电机、二级气液混合装置、第一导流隔板、第二导流隔板以及出水喷嘴;其中,所述进水管和进气管安装于箱体下部的一侧,所述出水喷嘴安装于箱体下部的另一侧;所述进水管和进气管分别连接至一级气液混合装置;所述防水电机收容于箱体内,其连接并驱动一级气液混合装置;所述二级气液混合装置通过一连接管道和一级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进水管、进气管、一级气液混合装置、防水电机、二级气液混合装置、第一导流隔板、第二导流隔板以及出水喷嘴;其中,所述进水管和进气管安装于箱体下部的一侧,所述出水喷嘴安装于箱体下部的另一侧;所述进水管和进气管分别连接至一级气液混合装置;所述防水电机收容于箱体内,其连接并驱动一级气液混合装置;所述二级气液混合装置通过一连接管道和一级气液混合装置连接,其位于箱体内的上部;所述第一导流隔板和第二导流隔板相对设置,两者之间形成一导流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进水管、进气管、一级气液混合装置、防水电机、二级气液混合装置、第一导流隔板、第二导流隔板以及出水喷嘴;其中,所述进水管和进气管安装于箱体下部的一侧,所述出水喷嘴安装于箱体下部的另一侧;所述进水管和进气管分别连接至一级气液混合装置;所述防水电机收容于箱体内,其连接并驱动一级气液混合装置;所述二级气液混合装置通过一连接管道和一级气液混合装置连接,其位于箱体内的上部;所述第一导流隔板和第二导流隔板相对设置,两者之间形成一导流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气液混合装置包括三通接口、混合壳体、搅拌叶轮、转轴以及一级混合液接口;其中,所述三通接口分别和进水管、进气管、混合壳体连通;所述搅拌叶轮收容于混合壳体内;所述转轴连接至防水电机,并由防水电机驱动,其上安装有所述搅拌叶轮;所述一级混合液接口分别和连接管道、混合壳体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轮上设有两圈搅拌叶片,且两圈搅拌叶片呈错位排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气液混合装置包括本体、气管、喷头以及伞形导流头;其中,所述本体的顶部连接所述气管,底部连接所述连接管道;所述气管位于箱体内;所述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捷徐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巧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