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成型品的注射成型方法,以规定的合模力将固定模具(201)和可动模具(202)闭合,在形成于固定模具(201)和可动模具(202)之间的腔室(1)内填充熔融树脂,然后实施保压及冷却,将固定模具(201)和可动模具(202)分开。注射成型方法中,以根据冷却工序时的腔室(1)内的压力呈现出最小压力、而且从多个样本(T1、T2、T3)确定的样本而预先确定的合模力,对固定模具(201)和可动模具(202)实施合模、填充、保压及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型例如塑料透镜等树脂成型品的树脂成型品的注射成型方法及合模力的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当在注射成型模具的可动模具和固定模具中实施合模时,合模力对决定成型品的质量至关重要。例如,在合模力较小的情况下,合模力不敌在注射成型模具的腔室中填充的树脂的压力,导致模具分开时产生毛刺。在合模力较大的情况下,在向腔室内填充熔融树脂的填充工序中,有可能产生气体不能从腔室充分排出的情况。在合模力较大的情况下,由于模具从合模力受到的损伤以及因该损伤而引起的模具的变形,导致成型品的质量不良及模具的寿命的缩短。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根据所设定的合模力和检测出的合模力的关系,确定最佳的合模力。可动侧模具的可动压盘和固定侧模具的固定压盘,通过引导可动压盘的移动的多个连接杆相连接。在一个连接杆设有合模力传感器。该合模力传感器检测连接杆的变形,根据该合模力传感器的检测数据确定最佳的合模力。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0649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虽然合模力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普遍认识,但是该合模力的最佳值大部分是根据现场作业者的感觉或者作业者的经验或者试误法(tryanderror)决定的,并且没有这样决定的最佳值是否真正最适合成型品的标准。在专利文献1中,检测数据有可能根据开模的弹簧或者模具的大小或者浇道流道等的条件而变化。因此,根据检测数据确定的合模力是否最适合于成型品尚不明确。因此,导致产生转印不良和毛刺。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这些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树脂成型品的注射成型方法及合模力的确定方法,能够在不产生转印不良和毛刺的情况下成型塑料透镜等树脂成型品。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型品的注射成型方法的一个方式,以规定的合模力将第1模具和第2模具闭合,在形成于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之间的腔室内填充熔融树脂,然后实施保压及冷却,将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分开,以根据冷却工序时的所述腔室内的压力呈现出最小压力、而且从多个样本中确定的所述样本而预先确定的合模力,对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实施合模、填充、保压及冷却。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型品的注射成型方法的一个方式,以规定的合模力将第1模具和第2模具闭合,在形成于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之间的腔室内填充熔融树脂,然后实施保压及冷却,将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分开,实质上使用冷却工序时的所述腔室内的压力呈现出最小压力、而且从多个样本中确定的所述样本作为合模力,对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实施合模、填充、保压及冷却。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型品的注射成型方法的一个方式,以规定的合模力将第1模具和第2模具闭合,在形成于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之间的腔室内填充熔融树脂,然后实施保压及冷却,将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分开,根据针对多个合模力的样本分别测定冷却工序时的压力的测定结果,在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的合模状态下保持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的接触面的接触状态,抑制被填充在所述腔室内的树脂从所述腔室通过微小凹部和排出口向外部排出,而且使得能够进行所述腔室内的气体的排出,利用为了所述抑制及所述排出而确定的合模力,实施填充、保压及冷却,所述微小凹部是将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中的至少一方的接触面切入而形成的,所述排出口在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的合模状态下与所述外部连通。本专利技术的合模力的确定方法的一个方式,以规定的合模力将第1模具和第2模具闭合,在形成于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之间的腔室内填充熔融树脂,然后实施保压及冷却,将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分开,所述合模力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确定工序:针对所述合模力的多个样本分别测定在冷却工序时的所述腔室内的压力,根据测定结果确定实质的所述合模力。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树脂成型品的注射成型方法及合模力的确定方法,能够在不产生转印不良和毛刺的情况下成型塑料透镜等树脂成型品。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树脂成型品的注射成型方法的注射成型模具的概要的说明图。图2是将第1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模具的腔室附近的结构放大示出的纵剖面图。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由注射成型模具的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成型工序的一个周期的压力波形的特性图。图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从注射成型模具的气体排出口产生毛刺的状态的纵剖面图。图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模具的气体排出口被封堵的状态的纵剖面图。图6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合模力确定工序的流程图,该工序用于确定注射成型模具的适当的合模力。图7是示出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合模力确定工序的残留压力和合模力的关系的特性图,该工序用于确定注射成型模具的适当的合模力。图8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模具的第1变形例的纵剖面图。图9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模具的第2变形例的纵剖面图。图10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模具的第3变形例的纵剖面图。图11是说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树脂成型品的注射成型方法的注射成型模具的概要的说明图。图12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合模力确定工序的流程图,该工序用于确定可获取多个的注射成型模具的适当的合模力。图13是示出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合模力确定工序的残留压力和合模力的关系的特性图,该工序用于确定可获取多个的注射成型模具的适当的合模力。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结构)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及图7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树脂成型品,以光学元件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注射成型模具100具有隔着分型线(下面称为P.L)相互面对地对置配置的固定模具201和可动模具202。固定模具201是第1模具的一例,可动模具202是第2模具的一例。该固定模具201和可动模具202分别安装于未图示的注射成型机的压盘,随着注射成型机的模具开闭动作,可动模具202隔着P.L相对于固定模具201进行开闭。如图1所示,固定模具201具有固定安装板101和固定模具板102。固定安装板101和固定模具板102是固定模具201的主体。如图2所示,构成成型品的腔室1的一部分的镶块即固定镶块5插入固定模具板102的内部。如图1所示,可动模具202具有可动模具板103、可动支撑板104、垫片块105、可动安装板106、和突出板107。可动模具板103、可动支撑板104、垫片块105、可动安装板106和突出板107是可动模具202的主体。如图2所示,构成成型品的腔室1的一部分的镶块即可动镶块6插入可动模具板103的内部。在注射成型模具100使成型品成型时,可动模具202相对于固定模具201闭合(合模工序)。由此,由固定模具板102、固定镶块5、可动模具板103、可动镶块6形成腔室1。如图1和图2所示,从未图示的注射成型机通过浇道8和流道3和浇口2向该腔室1中填充熔融树脂(填充工序)。然后,对包含熔融树脂的注射成型模具100实施保压(保压工序),对包含熔融树脂的注射成型模具100实施冷却(冷却工序)。由此,熔融树脂固化,形成期望的成型品。然后,可动模具202相对于固定模具201分开,从腔室1取出成型品(开模/取出工序)。从合模工序到开模/取出工序的工序成为注射成型的一个周期。如图2所示,注射成型模具100具有连通腔室1的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树脂成型品的注射成型方法,以规定的合模力将第1模具和第2模具闭合,在形成于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之间的腔室内填充熔融树脂,然后实施保压及冷却,将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分开,其中,以根据冷却工序时的所述腔室内的压力呈现出最小压力、而且从多个样本中确定的所述样本而预先确定的合模力,对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实施合模、填充、保压及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6.04 JP 2014-1160331.一种树脂成型品的注射成型方法,以规定的合模力将第1模具和第2模具闭合,在形成于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之间的腔室内填充熔融树脂,然后实施保压及冷却,将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分开,其中,以根据冷却工序时的所述腔室内的压力呈现出最小压力、而且从多个样本中确定的所述样本而预先确定的合模力,对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实施合模、填充、保压及冷却。2.一种树脂成型品的注射成型方法,以规定的合模力将第1模具和第2模具闭合,在形成于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之间的腔室内填充熔融树脂,然后实施保压及冷却,将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分开,其中,实质上使用冷却工序时的所述腔室内的压力呈现出最小压力、而且从多个样本中确定的所述样本作为合模力,对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实施合模、填充、保压及冷却。3.一种树脂成型品的注射成型方法,以规定的合模力将第1模具和第2模具闭合,在形成于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之间的腔室内填充熔融树脂,然后实施保压及冷却,将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分开,其中,根据针对多个合模力的样本分别测定冷却工序时的压力的测定结果,在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的合模状态下保持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的接触面的接触状态,抑制被填充在所述腔室内的树脂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菊森一洋,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