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像管玻锥成型用模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300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显像管玻锥成型用模圈,它包括模圈本体和从模圈本体的外侧面向外伸出的模圈导向部,在该模圈导向部上设有螺纹孔,以通过螺栓实现该模圈的固定,所述模圈导向部与模圈本体之间通过过渡圆角实现圆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圈避免了在现有技术中模圈本体与导向部直角连接所易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避免了模圈因频繁受到冲击后容易在此处断裂的状况,大大延长了模圈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保证了生产线的稳定,降低了玻锥的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Die ring for forming glass cone of picture tube

A mould ring used for shaping kinescope glass cone, which comprises a die body and a die guide extends from the outer mold ring body facing outward, and a screw hole in the mould ring guide, to realize the mold ring through a bolt fixed between the die and mould ring body guide the arc connected by fillet. The mould ring of the utility model avoids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of the mould ring body and the guide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angle is easy to produce stress concentration, avoid the die due to frequent impact easily here fault situation, greatly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ring die. At the same time, the stability of the production line is guaranteed and the production cost of the cone is lowe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彩色显像管玻锥成型的模圈。
技术介绍
彩色显像管玻锥是通过将玻璃料滴在由凸模、模圈和底模形成的腔体内并进行挤压而形成的。在成型过程中,模圈通过提升耳随着压机冲压装置与凸模一起上下动作,向下压到底模与模圈的配合面上。由于冲头在下降时速度特别快,会产生很大的惯性,造成每次模圈与底模配合面接触时都会受到很大的冲击,提升耳带动模圈向上时也会给模圈导向部带来很大的冲击。生产节拍决定着模圈在每分钟内受到冲击的次数。在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过程中,玻锥的压制节拍越来越快,模圈在单位时间内受到的冲击次数也越来越多。传统的模圈导向部与模圈本体的连接处是直角,因此,应力容易在此连接部位集中,模圈受到冲击后此部位最易发生断裂现象。在现有技术的显像管玻锥成型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在正常压制过程中模圈本体突然从与导向部的直角连接处断裂的现象。这种裂纹比较细,不易观察,但是在玻锥上印有痕迹,导致玻锥外观不良,严重地影响了玻锥良品率的提高。情况严重时,还必须停机更换模圈,因此缩短了模圈的使用寿命,且导致生产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应力集中现象并且延长使用寿命的显像管玻锥成型用模圈。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像管玻锥成型用模圈,它包括模圈本体和从模圈本体的外侧面向外伸出的模圈导向部,在该模圈导向部上设有螺纹孔,以通过螺栓实现该模圈的固定,其中所述模圈导向部与模圈本体之间通过过渡圆角实现圆弧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压制显像管玻锥的模具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显像管玻锥成型用模圈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显像管玻锥成型用模圈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模圈包括模圈本体1和从模圈本体的外侧面向外伸出的模圈导向部2。在模圈导向部2上设有螺纹孔,以通过螺栓实现该模圈的固定。模圈导向部2与模圈本体1之间通过一过渡圆弧实现了平滑的圆弧过渡连接。具体参见图3,在模圈导向部和模圈本体1之间的连接处为一过渡圆角3。根据不同型号的模圈,该过渡圆角的半径可以在3毫米到10毫米之间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优选地,该模圈可具有从其上表面向内伸出的凸缘以对放置在模圈内的待成型玻壳进行固位。通过本技术,将模圈导向部和模圈本体之间设置为由过渡圆角光滑连接,提供了一种能够消除疲劳断裂、延长寿命的模圈。在显像管玻锥的制造过程中,即使加快显像管玻锥的生产节拍,提高冲压频次,在模圈受到冲击时,也不会象现有技术中那样在模圈导向部和模圈本体之间的连接位置处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从而,有效避免了模圈因频繁受到冲击后容易在此处断裂的状况,大大延长了模圈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保证了生产线的稳定,降低了玻锥的生产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显像管玻锥成型用模圈,它包括模圈本体和从模圈本体的外侧面向外伸出的模圈导向部,在该模圈导向部上设有螺纹孔,以通过螺栓实现该模圈的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圈导向部与模圈本体之间通过过渡圆角实现圆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像管玻锥成型用模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圆角的半径在3毫米到10毫米之间。专利摘要一种显像管玻锥成型用模圈,它包括模圈本体和从模圈本体的外侧面向外伸出的模圈导向部,在该模圈导向部上设有螺纹孔,以通过螺栓实现该模圈的固定,所述模圈导向部与模圈本体之间通过过渡圆角实现圆弧连接。本技术的模圈避免了在现有技术中模圈本体与导向部直角连接所易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避免了模圈因频繁受到冲击后容易在此处断裂的状况,大大延长了模圈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保证了生产线的稳定,降低了玻锥的生产成本。文档编号C03B11/06GK2758251SQ20042011865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杨海成, 高晓月, 张愍涛, 陈琰, 张文刚 申请人: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像管玻锥成型用模圈,它包括模圈本体和从模圈本体的外侧面向外伸出的模圈导向部,在该模圈导向部上设有螺纹孔,以通过螺栓实现该模圈的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圈导向部与模圈本体之间通过过渡圆角实现圆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成高晓月张愍涛陈琰张文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