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械用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603088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9 09:57
一种建筑机械用冷却装置,包括散热器自动补水装置,散热器自动补水装置包括副水箱、底盖、第一通管、第二通管,副水箱包括副水箱体和副水箱盖,副水箱体固定于散热器的顶部,副水箱体的底部设有一个大通孔,大通孔与散热器的加水口大小相同,且上下对齐;底盖从上至下穿过大通孔并与加水口采用螺纹连接结构固定连接;底盖的设有贯通底盖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管上端与第一通孔固定,第二通管上端与第二通孔固定,使得第一通管、第二通管竖直伸入所述散热器内腔,其中第一通管的下端端口位置比所述第二通管的下端端口位置低;其优点是能自动补充冷却液,不需驾驶员每天拧开散热器盖检查散热器冷却液的液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装置,特别涉及用于建筑机械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机械必须具备用于冷却发动机冷却液的散热器和用于冷却液压系统工作油的油冷却器。散热器的功用是将发动机高温零件进行适当的冷却,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如图1所示,现有的散热器包括主水箱01和副水箱00,主水箱01的顶部加水口位置有散热器盖01A,打开散热器盖01A,则可从加水口处加入冷却液;用胶管11连接主水箱01和副水箱00,胶管11的一端与主水箱01的散热器盖01A连接,并用管夹05固定,胶管11的另一端与副水箱00上端的盖00B连接,并用管夹05固定。为了将散热器中的内压保持在规定压力,散热器盖01A带有压力阀(加压阀)和真空阀(负压阀)。副水箱00是对主水箱01起调节作用的,发动机工作时,主水箱01中的冷却液水温升高,主水箱01中的体积膨胀,水蒸汽顶开散热器盖01A的压力阀流进副水箱00的顶部空气中,一部分水蒸汽会冷凝为水,一部分水蒸汽则会通过胶管12排放到空气中造成冷却液的不断消耗。当主水箱01中的冷却液水温降低时会产生负压,散热器盖01A上的负压阀被压开,将副水箱00的冷却液吸入主水箱01中。由于连接主水箱01和副水箱00的胶管11容易老化而产生破裂,而且胶管11的固定端管夹05处容易漏气,使得副水箱00的冷却液无法吸入主水箱01中,造成散热器中的冷却液不断消耗,散热器中的冷却液过少会导致发动机因过热而损坏。为了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现有的冷却装置需要驾驶员每天拧开散热器盖01A检查散热器冷却液的液位,当散热器冷却液的液位没有达到基准液位时,则需及时补充冷却液达到基准液位位置。这种每天检查散热器冷却液液位的过程,给驾驶员的工作带来不便利。并且每天拆装散热器盖01A容易造成散热器盖01A上的密封圈过早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自动补充冷却液,不需驾驶员每天拧开散热器盖检查散热器冷却液的液位的建筑机械用冷却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建筑机械用冷却装置,包括支架、油冷却器、散热器,所述油冷却器和散热器并列设置在支架的框架结构中,所述油冷却器中装有液压油,所述散热器中装有冷却液,还包括散热器自动补水装置,所述散热器自动补水装置包括副水箱、底盖、第一通管、第二通管,所述副水箱包括副水箱体和副水箱盖,所述副水箱体固定于散热器的顶部,副水箱体的底部设有一个大通孔,所述大通孔与所述散热器的加水口大小相同,且上下对齐;所述底盖从上至下穿过所述大通孔并与所述加水口采用螺纹连接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底盖的设有贯通底盖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管上端与第一通孔固定,所述第二通管上端与第二通孔固定,使得第一通管、第二通管竖直伸入所述散热器内腔,其中所述第一通管的下端端口位置比所述第二通管的下端端口位置低。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第二通管的下端端口位置与散热器中冷却液的基准液位H-H位置平齐。进一步的:所述副水箱中的冷却液下限位置处设置液位报警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管的上端安装单向阀。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为上部开口的框架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散热器具有自动补水的功能,有效避免了散热器中的冷却液因不断消耗导致冷却液过少造成发动机损坏的现象。当发动机停止工作以后,散热器中的冷却液将自动补充到基准液位H-H位置,减少了驾驶员每天拧开散热器盖检查散热器冷却液液位的过程。当副水箱中的冷却液液位到达下限位置时报警,可提示驾驶员立即停机并向副水箱注入适量的冷却液。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冷却装置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冷却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冷却装置安装单向阀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下述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冷却装置包括支架1、油冷却器2、散热器3,所述支架1为上部开口的框架结构,所述油冷却器2和散热器3并列从支架上部开口处固定于支架1的框架结构中,所述油冷却器2和散热器3的顶面大致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油冷却器2中装有液压油,所述散热器3中装有冷却液,其顶部设有加水口31,根据设计计算出散热器3中冷却液的基准液位在H-H位置(如图2所示)。发动机上的风扇(无图示)设置在风扇护罩4的后面,当发动机工作时,通过风扇的运转可对所述油冷却器2中的液压油和散热器3中的冷却液进行适当的冷却。本实施例的冷却装置还包括散热器自动补水装置。所述散热器自动补水装置设置在所述油冷却器2和散热器3的顶部,所述散热器自动补水装置包括副水箱5、底盖6、第一通管7、第二通管8,所述副水箱5包括副水箱体50和副水箱盖51,所述副水箱体50的底部设有一个大通孔52,所述大通孔52与所述散热器3的加水口31大小相同,且上下对齐;所述底盖6从上至下穿过所述副水箱体50底部通孔52并与所述散热器3的加水口31螺纹固定连接。所述底盖6的顶部设有第一通孔a和第二通孔b,所述第一通管7和第二通管8竖直设置在所述散热器3中,所述第一通管7的上端穿过第一通孔a并与所述第一通孔a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管8的上端穿过第二通孔b并与所述第二通孔b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管7的下端端口位置比所述第二通管8的下端端口位置低。所述散热器自动补水装置的自动补水原理:发动机工作时,所述散热器3中的冷却液水温升高,水的体积膨胀,水蒸汽通过第二通管8流进副水箱5的底部,由于副水箱5中储存有适量的冷却液,水蒸汽遇到副水箱5中温度较低的冷却液迅速冷凝为水,避免了水蒸汽排放到空气中造成冷却液的不断消耗。另一方面,随着散热器3中的冷却液变成水蒸汽排放到副水箱5中,散热器3是密封的会产生负压,而副水箱5和大气相通,通过第一通管7将副水箱5中的冷却液吸入散热器3中,可对散热器3中因产生水蒸汽而不断消耗的冷却液进行适当的补充,而且副水箱5中温度较低的冷却液吸入散热器3中,可对散热器3中的冷却液进行适当的冷却。实现了在发动机过程中散热器具有自动补水的功能,有效避免了散热器中的冷却液因不断消耗导致冷却液过少造成发动机损坏的现象。当发动机停止工作时,散热器3中的冷却液水温逐步降低,使得密封的散热器3产生负压,通过第一通管7将副水箱5中的冷却液吸入散热器3中。当散热器3中的冷却液到达与所述第二通管8的下端端口平齐位置时,散热器3和副水箱5中的冷却液达到平衡,此时副水箱5中的冷却液停止流向散热器3中。因此,当发动机停止工作,散热器3中的冷却液自动补充到与所述第二通管8的下端端口平齐位置。当然,可以将所述第二通管8的下端端口位置设置在与散热器3中冷却液的基准液位H-H平齐位置(如图3所示),则当发动机停止工作,散热器3中的冷却液将自动补充到基准液位H-H位置,减少了驾驶员每天拧开散热器盖检查散热器冷却液液位的过程。可在副水箱5中的冷却液下限位置处设置液位报警传感器9,当副水箱5中的冷却液液位到达下限位置时报警,可提示驾驶员立即停机并打开副水箱盖51,向副水箱5注入适量的冷却液。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冷却装置还可在所述第二通管8的上端安装单向阀81,以利于将散热器3中的内部压力适当提高。散热器3的内部具有一定的压力可适当提高散热器3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机械用冷却装置,包括支架(1)、油冷却器(2)、散热器(3),所述油冷却器(2)和散热器(3)并列设置在支架(1)的框架结构中,所述油冷却器(2)中装有液压油,所述散热器(3)中装有冷却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器自动补水装置,所述散热器自动补水装置包括副水箱(5)、底盖(6)、第一通管(7)、第二通管(8),所述副水箱(5)包括副水箱体(50)和副水箱盖(51),所述副水箱体(50)固定于散热器(3)的顶部,副水箱体(50)的底部设有一个大通孔(52),所述大通孔(52)与所述散热器(3)的加水口(31)大小相同,且上下对齐;所述底盖(6)从上至下穿过所述大通孔(52)并与所述加水口(31)采用螺纹连接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底盖(6)的设有贯通底盖的第一通孔(a)和第二通孔(b),所述第一通管(7)上端与第一通孔(a)固定,所述第二通管(8)上端与第二通孔(b)固定,使得第一通管(7)、第二通管(8)竖直伸入所述散热器(3)内腔,其中所述第一通管(7)的下端端口位置比所述第二通管(8)的下端端口位置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机械用冷却装置,包括支架(1)、油冷却器(2)、散热器(3),所述油冷却器(2)和散热器(3)并列设置在支架(1)的框架结构中,所述油冷却器(2)中装有液压油,所述散热器(3)中装有冷却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器自动补水装置,所述散热器自动补水装置包括副水箱(5)、底盖(6)、第一通管(7)、第二通管(8),所述副水箱(5)包括副水箱体(50)和副水箱盖(51),所述副水箱体(50)固定于散热器(3)的顶部,副水箱体(50)的底部设有一个大通孔(52),所述大通孔(52)与所述散热器(3)的加水口(31)大小相同,且上下对齐;所述底盖(6)从上至下穿过所述大通孔(52)并与所述加水口(31)采用螺纹连接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底盖(6)的设有贯通底盖的第一通孔(a)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艳梅邵以东刘同波苏永志覃敏珍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柳工挖掘机有限公司柳工常州机械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