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玻璃容器用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8552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制作玻璃容器用的模具,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它包括一对彼此对置的瓶半模,各瓶半模的内壁形成有由瓶体腔和瓶颈腔所共同构成的瓶模腔,特点是:在所述的瓶半模的上部并且在围绕所述瓶颈腔的周围间隔开设有保温孔。优点:由于在一对瓶半模的上部并且对应于瓶颈腔的周围开设了保温孔,从而能使瓶颈腔周围的温度得以提高,有助于在成模过程中两次吹气时的料的分布均匀,保障瓶子颈部的壁厚一致。

A mold for making glass container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old for making glass containers,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oulds. It includes a pair of opposing half bottle molds, inner wall of each half bottle molds formed with a bottle cavity composed of bottle body cavity and a bottleneck cavity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bottle half and is provided with a heat insulation holes spaced around the cavity around the bottleneck between. Advantages: because around a pair of upper half mould and corresponding to the bottleneck cavity opened insulation hole, which can mak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cavity around the bottleneck to improve distribution to help the two blowing in the process of mould forming the material evenly, guarantee the bottle neck thickness uni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制作玻璃容器用的模具
技术介绍
玻璃容器的用途十分广泛,而加工各种玻璃容器需要使用相应的模具, 以日常所见的带有颈的诸如啤酒瓶、饮料瓶或其它类似的瓶子为例,在由模 具加工这类瓶子的过程中,由于颈部玻璃温度低,因此极易造成料液的分布 不均匀,从而影响瓶子颈部的壁厚不一,使瓶子的整体质量无法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有利于料液分布均匀而藉以保障瓶子颈部的 壁厚一致的制作玻璃容器用的模具。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制作玻璃容器用的模具,它包括一 对彼此对置的瓶半模,各瓶半模的内壁形成有由瓶体腔和瓶颈腔所共同构成 的瓶模腔,特点是在所述的瓶半模的上部并且在围绕所述瓶颈腔的周围间 隔开设有保温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保温孔的深度是与所述的瓶颈腔的高度相一致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保温孔的直径为4 6咖,深度为50 60咖。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保温孔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0 14nim。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保温孔上配有孔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保温孔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而所述的孔盖上设有外螺纹, 内、外螺纹相互配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对瓶半模中的其中一个瓶半模上延设有榫突,而另一个 瓶半模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的榫突榫入的榫突腔,所述的榫突有两组,每组 有一对,其中的一组对应于瓶模腔的一侧,而另一组对应于瓶模腔的另一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榫突的形状为矩形的长条状,而所述的榫突腔为矩形长条 状凹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榫突的形状为圆柱体,而所述的榫突腔为圆形孔。 本专利技术由于在一对瓶半模的上部并且对应于瓶颈腔的周围开设了保温孔,从而能使瓶颈腔周围的温度得以提高,有助于在成模过程中两次吹气时的料的分布均匀,保障瓶子颈部的壁厚一致。附图说明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敬请见附图,给出了用于制作啤酒瓶的一对彼此对置的形状构造相同的 瓶半模1,在各瓶半模1的内壁居中部位加工有用于成型出啤酒瓶的瓶模腔 11,该瓶模腔11包括下部的瓶体腔111和上部的瓶颈腔112,其中瓶颈腔112 的高度为60咖。在一对瓶半模1的上部并且围绕于瓶颈腔112的四周以10 mm的间 距开设一组直径均为4 mm深度均为60咖的保温孔12,在各个保温孔12上均 配置有孔盖122,并且在各个保温孔12的孔口部位均加工有内螺纹121,而 在孔盖122上加工有外螺纹1221,通过内、外螺纹121、 1221的配合而得以 将孔盖122可靠地保持在保温孔12上。上面提到的以10咖的间距是指相邻 保温孔12之间的中心距。请继续见附图,依据公知的常识, 一对瓶半模1是配合使用的,更具体 地讲是全并(合模)使用的,因此为了有利于改盖一对瓶半模l的合模效果, 在一对瓶半模1中的其中一个瓶半模上即目前图示位置状态的左边的一个瓶 半模上延设有两组每组为一对榫突13,两组共四个榫突13分别对应地布置在 瓶模腔ll两侧的上下部位,与此相适应地,在另一个瓶半模上即目前图示位 置状态的右边的一个瓶半模上开设有两组每组为一对榫突腔,榫突腔的位置应当与榫突13的位置相对应,形状应当与榫突13的形状相适配。在本实施 例中,推荐的榫突13的形状为矩形的长条状,而作为回报,那么榫突腔的形 状为矩形长条状凹腔或称凹槽。当将一对瓶半模1彼此面对面合拢时,榫突 13便榫入到图中虽未示出但依据常识完全可以推知的榫突腔中,确保一对瓶 半模l的合模效果。 实施例2:图略,仅将保温孔12之间的间距改为12 mm、直径改为5皿和深度改为 50咖,瓶模腔11的瓶颈腔112的高度改为50皿,将榫突13改为圆柱体或称 圆柱销,榫突腔改为圆形孔,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实施例3:图略,仅将保温孔12之间的间距改为13. 5 mm、直径改为5. 8 nnn和深度 改为55 mm,瓶模腔11的瓶颈腔112的高度改为55 mm,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 的描述。权利要求1、一种制作玻璃容器用的模具,它包括一对彼此对置的瓶半模(1),各瓶半模(1)的内壁形成有由瓶体腔(111)和瓶颈腔(112)所共同构成的瓶模腔(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瓶半模(1)的上部并且在围绕所述瓶颈腔(112)的周围间隔开设有保温孔(1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玻璃容器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保温孔(12)的深度是与所述的瓶颈腔(112)的高度相一致的。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作玻璃容器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保温孔(12)的直径为4 6咖,深度为50 60咖。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作玻璃容器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保温孔(12)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0 14鹏。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作玻璃容器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保温孔(12)上配有孔盖(122)。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玻璃容器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保温孔(12)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121),而所述的孔盖(122)上设有外螺纹 (1221),内、外螺纹(121、 1221)相互配合。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玻璃容器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一对瓶半模(l)中的其中一个瓶半模上延设有榫突(13),而另一个瓶半模上开 设有用于供所述的榫突(13)榫入的榫突腔,所述的榫突(13)有两组,每组有一对,其 中的一组对应于瓶模腔(ll)的一侧,而另一组对应于瓶模腔(ll)的另一侧。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作玻璃容器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榫突(13)的形状为矩形的长条状,而所述的榫突腔为矩形长条状凹腔。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作玻璃容器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榫突(13)的形状为圆柱体,而所述的榫突腔为圆形孔。全文摘要一种制作玻璃容器用的模具,属于模具
它包括一对彼此对置的瓶半模,各瓶半模的内壁形成有由瓶体腔和瓶颈腔所共同构成的瓶模腔,特点是在所述的瓶半模的上部并且在围绕所述瓶颈腔的周围间隔开设有保温孔。优点由于在一对瓶半模的上部并且对应于瓶颈腔的周围开设了保温孔,从而能使瓶颈腔周围的温度得以提高,有助于在成模过程中两次吹气时的料的分布均匀,保障瓶子颈部的壁厚一致。文档编号C03B9/24GK101298355SQ20081012344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4日专利技术者陆卫平 申请人:常熟市伟恒模具铸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作玻璃容器用的模具,它包括一对彼此对置的瓶半模(1),各瓶半模(1)的内壁形成有由瓶体腔(111)和瓶颈腔(112)所共同构成的瓶模腔(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瓶半模(1)的上部并且在围绕所述瓶颈腔(112)的周围间隔开设有保温孔(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伟恒模具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