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章永泰专利>正文

污水治理风能深层曝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8070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包括潜水泵、进气机构、进水管、混流装置、旋转装置、出水机构,混流装置上顶设置风力发电机的铁塔,下底设置大浮筒,混流装置的下面还设置旋转装置,旋转装置与出水机构连接,两者可以连动旋转,混流装置的一侧设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潜水泵连接,混流装置一侧与进气机构连接。(*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Wind energy deep aeration device for sewage treatment

The utility model mainly comprises a submersible pump, an air inlet mechanism, a water inlet pipe, flow mixing device, a rotating device, a water outlet mechanism, flow mixing device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wind generator tower bottom, set large buoys, mixed flow device is arranged below the rotating device, and the water outlet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device, both can rotate, side flow mixing device the water inlet pipe, the water inlet pip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ubmersible pump connection, connection device and one side of the air inlet mechanism of franc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曝气装置,特别是一种污水治理风能深层曝气装置,属于污水治理领域。城市每天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由于没有及时治理,这些污废水污染着城市的河道及环境,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严重污染地区甚至危害动植物的生命和人类的生活条件,破坏了生态平衡。在我国靠近城市的较大湖泊,如昆明滇池、合肥巢湖等,输入湖泊的氮、磷总负荷中,约有50%来自城市污水,50%来自流域非点源地表径流和湖区降水,在离城市较远或者受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影响较小的湖泊、水库,如高州水库、淀山湖、南四湖等,营养负荷主要来自湖泊流域的面源污染,其氮、磷负荷约占入湖总负荷的60-70%。因此污水治理中治理湖泊河道富营养化是一个重要环节。利用风能直接为人类服务已有很长的历史,大多是利用风力发电,也有利用风力驱动机械,如磨坊、储水等,还有利用风力在小池溏、养鱼塘作为换气晒水的设备,经过文献查新检索,至今尚无有关利用风能来治理河道、湖泊污水的文献报道。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水治理风能深层曝气装置。采用无动力充氧,节约能耗;采用水氧的充分混合方式充氧,避免微曝气孔易产生的阻塞现象;本装置最主要的特点是与风能发电机相连用,以风能为能源带动机械运转。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设置于水面以下,主要包括潜水泵、进气机构、进水管、混流装置、旋转装置、出水机构,混流装置上顶设置风力发电机的铁塔,下底设置大浮筒,混流装置的下面还设置旋转装置,旋转装置与出水机构连接,两者可以连动旋转,混流装置的一侧设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潜水泵连接,混流装置一侧与进气机构连接。当风速大于6m/s时,风力发电机工作带动潜水泵给水加压通过进水管沿混流装置筒壁以切线方向进入筒内沿筒壁高速旋流,在筒内形成一定的真空条件,外部又通过空压机或氧气储气罐把空气或纯氧通过进气机构输入筒体底部,气体在外压、内吸的作用下进入筒体。切线方向的高速水流又进行水力剪切作用,把输入筒内的气体切割成微小的气泡群,加大了水氧接触面积。高压水由于高速离心作用形成高强旋流沿多层套筒后由出水机构流出,多层套筒嵌入结构延长了水氧的接触时间,加大了氧的溶解率。进气机构的气源通过空压机或氧气罐把气压入筒内,由微小的气孔释放出微气泡,被切线方向进入的水流切割成微气泡,且与高速紊流水充分混合后形成高富氧气的水;在混流搅拌溶解氧时,水与气泡在这多层内充分搅动混合,气体在高速水流的切割下形成微小气泡,同时压力使得气相界面与液相界面的滞留层形成的张力迅速破坏,而高强紊流乘气相与液相界面消失的瞬间,完成气相向液相质的传递;充分混合的水气由混流出水部分流出,在出水机构的内部套有进水支管,在汽水混合物排出时与从支管进入的水再次混合后排出,增加了套筒内部的压力使出水易于排出,也有利于水气的混合,实现了对水体的高效充氧。本技术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在进行充氧曝气过程中无需任何动力,在外界一般风浪下可以保持稳定工作。通过气体高速混流,使气相向液相质的传递,并在深层水体中实现了高效充氧。适合于河流、湖泊、水库等大型水体的水质进化,以及各类点源污染的治理。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结构示意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设置于水面以下,主要包括潜水泵1、进气机构2、进水管3、混流装置4、旋转装置5、出水机构6,混流装置4上顶设置风力发电机的铁塔,下底设置大浮筒,混流装置4的下面还设置旋转装置5,旋转装置5与出水机构6连接,两者可以连动旋转,混流装置4的一侧设有进水管3,进水管3的另一端与潜水泵4连接,混流装置4一侧与进气机构2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污水治理风能深层曝气装置,主要包括进气机构(2)、进水管(3)、混流装置(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潜水泵(1)、旋转装置(5)、出水机构(6),混流装置(4)上顶设置风力发电机的铁塔,下底设置大浮筒,混流装置(4)的下面还设置旋转装置(5),旋转装置(5)与出水机构(6)连接,两者可以连动旋转,混流装置(4)的一侧设有进水管(3),进水管(3)的另一端与潜水泵(4)连接,混流装置(4)一侧与进气机构(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污水治理风能深层曝气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混流装置(4)上顶设置风力发电机的铁塔,下底设置大浮筒,混流装置(4)的下面还设置旋转装置(5)。专利摘要本技术主要包括潜水泵、进气机构、进水管、混流装置、旋转装置、出水机构,混流装置上顶设置风力发电机的铁塔,下底设置大浮筒,混流装置的下面还设置旋转装置,旋转装置与出水机构连接,两者可以连动旋转,混流装置的一侧设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潜水泵连接,混流装置一侧与进气机构连接。文档编号C02F7/00GK2511675SQ0121082公开日2002年9月18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8日专利技术者章永泰, 肖伟良 申请人:章永泰, 肖伟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治理风能深层曝气装置,主要包括进气机构(2)、进水管(3)、混流装置(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潜水泵(1)、旋转装置(5)、出水机构(6),混流装置(4)上顶设置风力发电机的铁塔,下底设置大浮筒,混流装置(4)的下面还设置旋转装置(5),旋转装置(5)与出水机构(6)连接,两者可以连动旋转,混流装置(4)的一侧设有进水管(3),进水管(3)的另一端与潜水泵(4)连接,混流装置(4)一侧与进气机构(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永泰肖伟良
申请(专利权)人:章永泰肖伟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