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波静校正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51301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5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射波静校正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缩减初至拾取道数;获取缩减处理后的初至数据;根据缩减处理后的初至数据进行折射层速度反演;根据折射反演结果进行静校正。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海量地震数据而严重制约着折射波静校正方法的使用效率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折射波静校正效率的技术效果。

Refraction wave static corr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tatic corr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wherein,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reducing first-break picking number; to obtain initial data reduction processing; refraction velocity inversion according to initial data reduction to processing; static correction based on refraction inversion results.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use efficiency of the refraction wave static correction method is severely restricted by the massive seismic data in the prior art, and the technical effect of improving the static correction efficiency of the refraction wave is achie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勘探
,特别涉及一种折射波静校正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改善复杂构造区的成像效果,地震勘探的观测系统逐步向高密度、宽方位、以及高覆盖的强化观测系统发展。然而,随着“三高”观测系统的应用,地震勘探时采集的地震数据量也随之呈几何级数进行增长。近年来地震勘探海量数据的应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通过对静校正的研究发现,在静校正问题严重的区域利用折射波静校正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复杂区域的静校正问题。然而,海量地震数据严重制约着传统折射波静校正方法的使用效率,由于初至拾取和折射层速度反演的效率较低导致折射波静校正方法计算折射波静校正量的速度滞后于野外现场资料处理和最终资料处理的速度。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射波静校正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海量地震数据而严重制约着折射波静校正方法的使用效率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缩减处理后的初至数据;根据缩减处理后的初至数据进行折射层速度反演;根据折射反演结果进行静校正。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获取缩减处理后的初至数据包括: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缩减初至数据:抽道、抽炮、或减少接收线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采用抽道方式缩减初至数据包括:在炮点范围内,对炮点隔一炮去掉一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采用抽炮方式缩减初至数据包括:在检波点范围内,对检波点隔一道去掉一道。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采用减少接收线数方式缩减初至数据包括:选取预定范围内的接收线所拾取的数据作为所述缩减处理后的初至数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缩减处理后的初至数据进行折射层速度反演,包括:获取初至偏移距;通过在满覆盖区域内所述初至偏移距范围内的初至数据进行折射层速度反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折射波静校正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海量地震数据而严重制约着折射波静校正方法的使用效率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缩减处理后的初至数据;反演模块,用于根据缩减处理后的初至数据进行折射层速度反演;静校正模块,用于根据折射反演结果进行静校正。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包括:缩减单元,用于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缩减初至数据:抽道、抽炮、或减少接收线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缩减单元具体用于选取预定范围内的接收线所拾取的数据作为所述缩减处理后的初至数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反演模块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初至偏移距;反演单元,用于通过在满覆盖区域内所述初至偏移距范围内的初至数据进行折射层速度反演。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先对初至数据进行缩减处理,然后再通过缩减处理后的初至数据进行折射层速度反演和静校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海量地震数据而严重制约着折射波静校正方法的使用效率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折射波静校正效率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折射波静校正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克拉托三维炮检点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克拉托三维炮检点隔1炮去掉1炮后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克拉托三维炮检点隔1道去掉1道后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36线接收的观测系统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24线接收的观测系统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满覆盖区域内初至拾取范围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折射波静校正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专利技术人考虑到可以对海量地震数据进行相应的缩减处理,利用缩减处理后的初至数据再进行折射波静校正量计算,从而可以在满足处理对静校正量的精度要求的同时,有效提高折射波静校正量的处理效率。在本例中提供了一种折射波静校正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获取缩减处理后的初至数据;步骤102:根据缩减处理后的初至数据进行折射层速度反演;步骤103:根据折射反演结果进行静校正。在上例中,先对初至数据进行缩减处理,然后再通过缩减处理后的初至数据进行折射层速度反演和静校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海量地震数据而严重制约着折射波静校正方法的使用效率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折射波静校正效率的技术效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本例中缩减的是初至数据,而不是野外地震勘探采集所获得的地震数据,这点需要区分开,仅是缩减初至数据,对地震数据是不进行任何改变的。获取缩减处理后的初至数据的方式可以有两种,一种就是少拾取,一种就是少用,所谓的少拾取就是在拾取初至数据的时候就尽量少的拾取,所谓少用就是按照常规进行初至拾取,但是在用的时候不是所有拾取的初至数据都用,而是选择一部分初至数据使用,从而达到缩减初至数据并最终提高运算效率的目的。考虑到目前对海量数据的缩减处理一般还是基于一种感性的认识和从业人员个人的经验,而没有一种定性化的缩减方法,缺乏统一标准,因此,难以准确衡量出不同海量数据进行数据缩减的幅度,这就要求在满足地震资料处理时对静校正量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寻找一种合理地缩减数据的方法。在本例中,考虑到可以分别抽炮、抽道、减少接收线数的方式对海量数据进行一系列的筛选,使得筛选后的数据利用折射波静校正方法可以快速地完成折射波静校正量的计算。在具体实现的时候,上述缩减方式可以是在拾取初至数据前进行的,也可以是在拾取初至数据后,对初至拾取的数据进行缩减处理,即可以通过抽道、抽炮、减少接收线后的道、炮、接收线进行初至拾取,也可以对所有道、炮、接收线都进行初至拾取得到初至数据,然后对拾取的初至数据进行抽道、抽炮、减少接收线的缩减处理。具体地,可以在炮点范围内,采用对炮点隔一炮去掉一炮的方式,在检波点范围内,采用对检波点隔一道去掉一道的方式,在满覆盖区内选取预定范围内的接收线所拾取的数据作为所述缩减处理后的初至数据。因为接收线减少了、炮点减少了,地震道也减少了,也就使得后续进行折射层速度反演的初至数据减少了。进一步的,考虑到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减少炮点和检波点的方式来缩减地震数据,还可以通过合理的偏移距范围来进一步缩减所需的地震数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步骤102中,获取初至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射波静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缩减处理后的初至数据;根据缩减处理后的初至数据进行折射层速度反演;根据折射反演结果进行静校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射波静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缩减处理后的初至数据;
根据缩减处理后的初至数据进行折射层速度反演;
根据折射反演结果进行静校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缩减处理后的初至数据包括:
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缩减初至数据:抽道、抽炮、或减少接收线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抽道方式缩减初至数据包括:
在炮点范围内,对炮点隔一炮去掉一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抽炮方式缩减初至数据包括:
在检波点范围内,对检波点隔一道去掉一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减少接收线数方式缩减初至
数据包括:
选取预定范围内的接收线所拾取的数据作为所述缩减处理后的初至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缩减处理后的
初至数据进行折射层速度反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乃建陈学强吕景峰李振华钟海刘衍贵樊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