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和具有它的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43823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3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和具有它的换热器,所述集流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管壁上设有贯通所述管壁的扁管槽,所述管体的外周面分为沿所述管体的周向分布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扁管槽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管体的外周面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能够有效改善集流管与扁管的焊接质量,减少焊料在集流管上形成不规则的堆积,使得集流管表面更加平整,从而提高换热器的装配效果,进而提高换热器的质量和性能,同时也提高了换热器的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和具有所述集流管的换热器。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采用圆形或近圆形(D形)集流管的多通道换热器,集流管上开设有与扁管配合的扁管槽,扁管通过扁管槽与集流管钎焊连接,通常集流管外表面带有用于钎焊的复合层,且为保证焊接质量,通常在扁管与集流管连接处添加辅助钎焊材料,比如助焊剂和焊膏等。在焊接过程中,换热器整体水平放置在钎焊炉内,熔化的复合层在毛细作用下填充扁管和集流管的焊缝,但由于重力作用,部分熔化的复合层材料以及辅助钎焊材料会堆积在集流管下部的一侧,焊接完成后过度聚集的复合层和辅助焊接材料在换热器表面局部形成不规则的堆积,不仅影响集流管表面的平整度,而且影响扁管与集流管的焊接质量,造成焊缝不饱满,从而影响换热器的质量和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该集流管能够减小复合层及辅助焊接材料在高温下流动对焊接性能的影响、减少复合层及辅助焊接材料的堆积,从而提高换热器的质量和性能。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所述集流管的换热器。根据本技术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管壁上设有贯通所述管壁的扁管槽,所述管体的外周面分为沿所述管体的周向分布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扁管槽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管体的外周面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凹槽。根据本技术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在高温焊接时,能够有效截留或引流一部分焊料,从而有效改善集流管与扁管的焊接质量,并减少焊料在集流管上形成不规则的堆积,使得集流管的外周面更加平整,有利于换热器的安装装配,从而提高换热器质量和性能,同时也提高了换热器的外观质量。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凹槽与所述集流管的外周面的交接处圆弧过渡。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凹槽的深度为所述管壁的厚度的3%-20%,所述凹槽的宽度为所述凹槽的深度的0.2-10倍。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凹槽为沿所述管体的轴向延伸的长槽。可选地,所述凹槽为多个且沿所述管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可选地,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圆弧形、矩形、多段圆弧形或楔形。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所述管壁的厚度的5%-20%,所述凹槽的宽度为所述凹槽的深度的0.5-10倍。可选地,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锯齿形。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所述管壁的厚度的3%-10%,所述凹槽的宽度为所述凹槽的深度的0.2-3倍。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凹槽为沿所述管体的周向延伸且沿所述管体的轴向偏移的螺旋形槽。可选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所述管壁的厚度的5%-15%,所述凹槽的宽度为所述凹槽的深度的0.5-5倍。可选地,所述凹槽为多个且沿所述管体的轴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在所述管体的轴向上的间距为所述扁管槽在所述管体的轴向上的间距的0.5-2倍。此外,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换热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集流管、扁管和翅片,所述集流管为上述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所述扁管配合在所述集流管的扁管槽内;所述翅片设在相邻的扁管之间。根据本技术的换热器,通过设有上述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有利于换热器的安装装配,从而提高换热器质量和性能,同时也提高了换热器的外观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的横截面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C部的放大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D部的放大示意图;图11是图9中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9中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的侧视图;图1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集流管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换热器;1:集流管,11:扁管槽,12:凹槽,13:管体;2:扁管;3:翅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参考图1-图13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100。如图1、6和9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100可以包括集流管1、扁管2和翅片3。首先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1可以包括管体13。其中,换热器100包括扁管2,扁管2可以与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1相连通。如图1-图13所示,管体13的管壁上设有扁管槽11,扁管槽11沿管体13的周向延伸且贯穿管壁,扁管2的端部可以通过扁管槽11插入管体13的内部空间,其中,扁管槽11为多个,多个扁管槽11可沿管体13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管体13的横截面为圆形横截面,即管体13为圆管,管体13的外周面可以分为沿管体13的周向分布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在管体13的周向上的宽度等于第二区域在管体13的周向上的宽度,即管体13的外周面沿经过管体13中心轴线的纵向截面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管体13的横截面内,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均呈半圆形。扁管槽11形成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管壁上设有贯通所述管壁的扁管槽,所述管体的外周面分为沿所述管体的周向分布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扁管槽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管体的外周面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管壁上设有贯通所述管壁的扁管槽,所述管体的外周面分为沿所述管体的周向分布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扁管槽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管体的外周面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与所述集流管的外周面的交接处圆弧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为所述管壁的厚度的3%-20%,所述凹槽的宽度为所述凹槽的深度的0.2-10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沿所述管体的轴向延伸的长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多个且沿所述管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圆弧形、矩形、多段圆弧形或楔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为所述管壁的厚度的5%-20%,所述凹槽的宽度为所述凹槽的深度的0.5-10倍。
8.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延刘玉章钟笑鸣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