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53870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3 0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茶加工方法,杀青中将鲜叶初步闷黄;杀青后鲜叶直接堆积于松木箱中初步闷黄1.5~3h,闷黄条件为温度40±2℃,相对湿度70~85%;揉捻后装于松木箱闷黄3~5h,闷黄条件为温度40±2℃,相对湿度60~75%;初烘后装入松木箱闷黄70~75h,闷黄条件为温度45±2℃,相对湿度70~85%,逐步将茶叶闷黄至橙黄色。四段式闷黄可以有效减少只采用干闷闷黄的时间,再结合较好的茶叶加工工艺,加工出的黄茶不仅干茶色泽具有较好的黄度和亮度,汤色也具有较好的黄度和亮度,并且滋味醇和,香气纯正。

Yellow tea process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ocessing yellow tea, green, fresh leaves of preliminary yellow; after fixing the fresh leaves directly stacked on the pine chest stuffy and yellow in the initial 1.5 ~ 3H, yellow for a temperature of 40 + 2 degrees, relative humidity 70 ~ 85%; after rolling in yellow pine box 3 ~ 5h. Yellow temperature conditions for 40 + 2 degrees, relative humidity 60 ~ 75%; after first drying into the pine chest stuffy yellow 70 ~ 75h, yellow for a temperature of 45 + 2 degrees, relative humidity 70 ~ 85%, gradually yellow to orange yellow tea. Four segment yellow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only by dry stuffy and yellow time, combined with the tea processing technology is better, the processed yellow tea not only has the yellow color of dry tea and the brightness of the color yellow soup also has good brightness and contrast, and taste mellow and pure arom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叶加工方法,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黄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黄茶历史悠久,品质独特,滋味醇和,受到广大人群的喜爱。黄茶比绿茶多了一道闷黄的工艺,通过湿热作用非酶促氧化内含成分,但这个程度比黑茶低得多,因此黄茶既具有黑茶滋味醇和的特点,又具有绿茶拥有较丰富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可以防癌,抗辐射。黄茶的品质介于绿茶和黑茶之间,拥有二者的优点。虽然黄茶出现较早,但现今对黄茶的报导不多,相关茶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主要是因为黄茶特征不明显,喜爱的群众也比不上其它五大茶类。如今出现在市场上的所谓黄茶多数是闷黄程度不够的茶叶甚至根本就没有进行闷黄的茶叶,其品质更接近绿茶。这样打着黄茶旗号的绿茶容易让想买到真正意义上的黄茶的消费者失望的同时,也造成了部分消费者认为黄茶就是绿茶的错误认知。黄茶的加工一般都包括杀青、闷黄、干燥等步骤,但根据原料以及各地加工习惯的不同有所区别。仅从闷黄方式出发,沩山毛尖是在杀青后趁热闷黄,广东大叶青是在揉捻后进行闷堆,霍山黄芽是在茶叶初烘至六成干时进行堆放闷黄,君山银针经过两次闷黄,远安鹿苑茶在杀青后趁热闷,后炒干至七八成干闷堆,蒙顶黄芽在加工过程中经过初包、复包和堆积三次闷黄等等。近几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黄茶的健康功效并不断增加黄茶健康以及加工方面的研究,黄茶的发展指日可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黄茶加工方法,通过逐步闷黄制备黄茶。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过程如下:杀青中将鲜叶初步闷黄;杀青后鲜叶直接堆积初步闷黄1.5~3h,闷黄条件为温度40±2℃,相对湿度70~85%;揉捻后闷黄3~5h,闷黄条件为温度40±2℃,相对湿度60~75%;初烘后闷黄70~75h,闷黄条件为温度45±2℃,相对湿度70~85%,逐步将茶叶闷黄至橙黄色。一种黄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茶叶鲜叶:在茶叶生长旺盛时采用人工或机械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2)摊放鲜叶:将采摘的鲜叶摊放在竹席上,室内萎凋;(3)适度杀青:取摊放后的鲜叶进行杀青;(4)趁热闷黄:鲜叶杀青后趁热装在松木箱中,厚度为30~50cm,保持温度40±2℃,相对湿度为70~85%,闷黄时间为1.5~3h,每隔1h翻动一次,结束后叶色为绿黄均匀;(5)揉捻做型:将趁热闷黄的茶叶进行揉捻,揉捻后茶叶卷曲成条,茶汁溶出;(6)揉后闷黄:将揉捻叶抖散解块,装入松木箱中进行闷黄,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60~75%,闷黄时间3~5h,每隔1.5~2h翻动一次;(7)初烘:将揉后闷黄的茶叶先在100~140℃中薄摊摊晾1~3min,然后保持温度不变,将茶叶厚摊摊晾1~3min,结束后茶叶含水量为35~40%;(8)烘后闷黄:将初烘后的茶叶转移到松木箱中继续闷黄,茶叶厚度28~32cm,室温45±2℃,相对湿度70~85%,闷黄72h,期间每隔10~12h翻动一次,结束时叶色橙黄;(9)干燥提香:将完全闷黄的茶叶进行干燥并提香。所述步骤(6)中,在闷黄的过程中,水分会蒸发,因此在杀青闷黄后,需要降低温度,防止茶叶有水闷味;同时因为黄茶加工中叶绿素降解非常慢,需要长时间,因此再次闷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时间。所述步骤(1)中,机械采摘后采用人工挑拣,叶长5~8cm,剔除病虫叶。选择较好的鲜叶,能够确保黄茶的品质优良。所述步骤(2)中,将采摘下的鲜叶摊放于竹席上,置于室内萎凋,摊放厚度约10~15cm,室内温度20~25℃,摊放时间1.5~2.5h,若为雨水叶,延长摊放时间至叶面没有水痕,失水8~12%。确保摊放后茶叶萎凋效果好。所述步骤(3)中,取摊放后的鲜叶进行杀青,杀青温度为160~180℃,杀青时间为2.5~3.5min,杀青后叶色绿黄,含水量为62~65%。趁热闷黄结束后,将闷黄叶进行揉捻,按照轻重轻的原则揉捻,揉捻时间为35~45min,结束时茶叶卷曲成条。所述步骤(7)中,所述薄摊厚度为0.4~0.6cm;所述厚摊厚度为0.8~1.2cm。将完全闷黄的茶叶进行干燥并提香,80~90℃厚摊慢速烘干,110~120℃提香10~30min,冷却后密封保存。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杀青时低温长时,杀青后鲜叶已经黄变;利用逐步闷黄,通过几种闷黄组合实现茶叶闷黄后效果佳。第一步在杀青中利用湿热作用将鲜叶闷黄;第二步后利用杀青后余热继续促进茶叶黄变,第三步在揉捻后茶汁溢出,直接与氧气接触,加速自动氧化反应,促进茶叶色泽和内含成分向黄茶转化,第四步在初烘后降低含水量,提高叶温,以较长时间的闷堆使茶叶多酚及叶绿素都有一个较充分的氧化、降解过程,从而形成一个完全的黄茶品质。四段式闷黄可以有效减少只采用干闷闷黄的时间,再结合较好的茶叶加工工艺,加工出的黄茶不仅干茶色泽具有较好的黄度和亮度,汤色也具有较好的黄度和亮度,并且滋味醇和,香气纯正。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各个闷黄阶段后的茶汤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1)鲜叶采摘:茶叶生长旺盛时手工采摘或机械采摘一芽一、二叶为原料,若为机械采摘后期人工挑拣,叶长5~8cm左右,不要病虫叶;(2)摊放鲜叶:将采摘下的鲜叶摊放于竹席上,置于室内萎凋,摊放厚度约15cm,室内温度22℃,摊放时间2h左右,若为雨水叶,可适当延长摊放时间,失水10%;(3)适度杀青:鲜叶利用4.0m长滚筒杀青机内进行杀青,杀青温度为180℃,杀青时间约为3.5min,杀青后叶色绿黄,略显清香,含水量约为64%;(4)趁热闷黄:鲜叶杀青后趁热装在松木箱中,厚度为40cm,并盖上湿布,同时保持室温为40℃,相对湿度为80%,闷黄时间2h,每隔1h翻动一次,结束后叶色为绿黄均匀,叶质柔软且带有较好的熟闷香;(5)揉捻做型:趁热闷黄结束后,将闷黄叶转入揉捻机进行揉捻,按照轻重轻的原则揉捻,揉捻时间约为40min,结束时茶叶卷曲成条,茶汁溶出,手握有黏感;(6)揉后闷黄:将揉捻叶抖散解块,装入透气良好的潮湿的松木箱中进行闷黄,温度40℃,相对湿度75%,闷黄时间4h,期间每隔2h翻动一次,结束后叶色黄绿,内含成分进一步发生改变;(7)初烘:将闷黄叶进行初烘,共分两步,将揉后闷黄的茶叶先在140℃中薄摊摊晾2min,然后在保持温度不变,将茶叶厚摊摊晾2min,结束后茶叶含水量约为38%;(8)烘后闷黄:将初烘后的茶叶转移至松木箱中继续闷黄,茶叶厚度30cm,室温45℃,相对湿度85%,闷黄72h,期间每隔12h翻动一次,使得闷黄均匀,结束时叶色橙黄;(9)干燥提香:将完全闷黄的茶叶进行干燥并提香,80~90℃厚摊慢速烘干,110℃提香30min,结束后茶叶充分干燥,茎梗能轻易择断,干茶色泽黄褐,茶叶香气明显,冷却后密封保存。实施例2(1)鲜叶采摘:茶叶生长旺盛时手工采摘或机械采摘一芽一、二叶为原料,若为机械采摘后期人工挑拣,叶长5~8cm左右,不要病虫叶;(2)摊放鲜叶:将采摘下的鲜叶摊放于竹席上,置于室内萎凋,摊放厚度约12cm,室内温度20℃,摊放时间1.5h左右,若为雨水叶,可适当延长摊放时间,失水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黄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如下:杀青中将鲜叶初步闷黄;杀青后鲜叶直接堆积初步闷黄1.5~3h,闷黄条件为温度40±2℃,相对湿度70~85%;揉捻后闷黄3~5h,闷黄条件为温度40±2℃,相对湿度60~75%;初烘后闷黄70~75h,闷黄条件为温度45±2℃,相对湿度70~85%,逐步将茶叶闷黄至橙黄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如下:杀青中将鲜叶初步闷黄;杀青后鲜叶直接堆积初步闷黄1.5~3h,闷黄条件为温度40±2℃,相对湿度70~85%;揉捻后闷黄3~5h,闷黄条件为温度40±2℃,相对湿度60~75%;初烘后闷黄70~75h,闷黄条件为温度45±2℃,相对湿度70~85%,逐步将茶叶闷黄至橙黄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茶叶鲜叶:在茶叶生长旺盛时采用人工或机械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2)摊放鲜叶:将采摘的鲜叶摊放在竹席上,室内萎凋;(3)适度杀青:取摊放后的鲜叶进行杀青;(4)趁热闷黄:鲜叶杀青后趁热装在松木箱中,厚度为30~50cm,保持温度40±2℃,相对湿度为70~85%,闷黄时间为1.5~3h,每隔1h翻动一次,结束后叶色为绿黄均匀;(5)揉捻做型:将趁热闷黄的茶叶进行揉捻,揉捻后茶叶卷曲成条,茶汁溶出;(6)揉后闷黄:将揉捻叶抖散解块,装入松木箱中进行闷黄,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60~75%,闷黄时间3~5h,每隔1.5~2h翻动一次;(7)初烘:将揉后闷黄的茶叶先在100~140℃中薄摊摊晾1~3min,然后保持温度不变,将茶叶厚摊摊晾1~3min,结束后茶叶含水量为35~40%;(8)烘后闷黄:将初烘后的茶叶转移到松木箱中继续闷黄,茶叶厚度28~32cm,室温45±2℃,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井铭朱小元孙京京张正竹宛晓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