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2669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2 0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面板,包含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与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各第一感测电极具有多个开口。第二感测电极分别位于开口内。第一感测电极以及第二感测电极构成感测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只需要同一道掩膜板即能在同一构层中形成第一感测电极与第二感测电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面板,特别是一种具有触控感应电极的面板。
技术介绍
目前触控技术主要可分为OUT-CELL、ON-CELL与IN-CELL等三种触控技术,其中OUT-CELL是发展最久和技术最成熟的架构。而在现行压力触控感测技术主要是使用电容式技术,并藉由薄膜(Film)作为感测电极,薄膜(Film)的基材可为聚酰亚胺(polymide,PI)或聚酯薄膜(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等等,其中薄膜是被外挂于面板外。但是,将压力感测电极外挂于面板外不但会产生额外的工序,而且外挂式感测电极贴合的稳定度可能会影响模组出货的良率。因此,将压力感测电极外挂于面板外的做法面临了实务上的瓶颈。如何将压力感测电极整合在面板内,且在制造工艺上不增加额外的工序,是目前面临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面板,所述的面板整合有压力感测电极,而且在制造工艺上不增加现行的掩膜板数量。本专利技术揭露了一种面板,所述的面板具有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与多个第二感应电极。其中各第一感测电极具有多个开口,第二感测电极分别位于所述的开口内,其中第一感测电极以及第二感测电极构成感测层。综合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面板,面板具有第一感测电极与第二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位于第一感测电极的开口中,且第一感测电极与第二感测电极构成感测层。藉此,可藉由感测层进行触控位置检测以及触控压力检测。综合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面板,只需要同一道掩膜板即能在同一构层中形成第一感测电极与第二感测电极,在制造工艺上并不会增加现行的掩膜板数即能在IN-CELL的面板架构整合触控压力感测的功能。以上的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更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面板的感测层的布局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面板的叠构示意图。图3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面板的感测层的布局示意图。图3B为根据图3A所绘示的其中一个第一区感测电极的图案的示意图。图3C为根据图3A所绘示的其中一个第二区感测电极的图案的示意图。图4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面板的感测层的布局示意图。图4B为根据图4A所绘示的其中一个第一区感测电极的图案的示意图。图4C为根据图4A所绘示的其中一个第二区感测电极的图案的示意图。图5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面板的感测层的布局示意图。图5B为根据图5A所绘示的其中一个第一感测电极的图案的示意图。图6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面板的感测层的布局示意图。图6B为根据图6A所绘示的其中一个第一感测电极的图案的示意图。图7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又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面板的感测层的布局示意图。图7B为根据图7A所绘示的其中一个第一感测电极的图案的示意图。图8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面板的感测层的布局示意图。图8B为根据图8A所绘示的其中一个第一感测电极的图案的示意图。图9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面板的感测层的布局示意图。图9B为根据图9A所绘示的其中一个第一感测电极的图案的示意图。图10A为根据图1的实施例所绘示的简化版的布局示意图。图10B为根据图10A中10B-10B剖面的剖面示意图。图10C为根据图10A中10C-10C剖面的剖面示意图。图11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参考层的布局示意图。图11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参考层的布局示意图。符号说明:1面板10感测层102a~102p第一感测电极104a~104f第二感测电极12主动元件层14参考层20控制模块Ctr1、Ctr2、Ctr3外围轮廓O1、O2开口Z1第一区Z2第二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及图式,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畴。请参照图1,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面板的感测层的布局示意图。面板1具有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与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各第一感测电极具有多个开口,第二感测电极分别位于所述的开口内,其中第一感测电极以及第二感测电极构成感测层10。面板1的感测层10实际上具有更多的第一感测电极与第二感测电极,第一感测电极与第二感测电极的数量并不仅以图式所绘示者为限。此外,在此为求叙述简明,是于图1中标示第一感测电极102a、102b与第二感测电极104a、104b以进行说明,然所属
技术人员经详阅本说明书后,当可配合图式了解其余的第一感测电极与第二感测电极在结构上的相对关系。于后续行文介绍中,也仅举多个相仿元件中的其中部分进行简要说明。如图1所示,第一感测电极102a具有多个开口,在此同样仅举开口O1、O2为例简要说明。第二感测电极104a是位于开口O1中,第二感测电极104b是位于开口O2中。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各第一感测电极102a、102b与各第二感测电极104a、104b可以是用同一道掩膜板对感测材料层(未标示)进行蚀刻制造工艺来形成。举例来说,第一感测电极102a的一部分环绕至少部分的第二感测电极104a、104b。第一感测电极102a、102b分别耦接控制模块20中的压力感测电路,第二感测电极104a、104b分别耦接控制模块20中的位置感测电路。换句话说,第一感测电极102a、102b是用以进行触控压力感测,第二感测电极104a、104b是用以进行触控位置感测,故感测层10是为整合触控压力及触控位置的感测层。举例来说,在同平面上,各第一感测电极彼此并不相接触,各第二感测电极彼此并不相接触,且各第一感测电极与各第二感测电极彼此也不相接触。请接着参照图2,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面板的叠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面板1例如还具有主动元件层12与参考层14。感测层10是位于主动元件层12与参考层14之间。在图2中,为方便说明,省略绘制主动元件层12、感测层10以及参考层14之间的其他元件,故仅绘制主动元件层12、感测层10以及参考层14。主动元件层12中例如还具有主动元件阵列与多个像素电极,像素电极电连接主动元件阵列。感测层10例如为面板1的共用电极层,参考层14例如位于面板彩色滤光片基板上的导电层或者是偏光片上的导电胶,但并不以此为限。请接着参照图10A至图10C以对面板1可能的结构进行更具体的叙述,图10A为根据图1的实施例所绘示的简化版的布局示意图,图10B为根据图10A中10B-10B剖面的剖面示意图,图10C为根据图10A中10C-10C剖面的剖面示意图。图10A所示的感测层10是相仿于图1所示的感测层10。在图10A中并未绘示控制模块以及相关导线,以清楚标示剖面10B-10B与剖面10C-10C的位置。需先一提的是,图10A至图10C与相关的叙述是用以说明感测层10与面板1的其他元件构层的相对叠构关系,因此图10A至图10C所绘示者并不用以限制各层间的实际形状或相对尺寸比例。此外,于实际制造工艺上,各构层未必如图所绘示地平整而可能有凹凸或溢出的部分,在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其中各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具有多个开口;以及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其中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分别位于所述开口内,其中所述第一感测电极以及所述第二感测电极构成一触控压力及触控位置的感测层。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27 TW 1051201991.一种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其中各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具有多个开口;以及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其中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分别位于所述开口内,其中所述第一感测电极以及所述第二感测电极构成一触控压力及触控位置的感测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主动元件阵列;多个像素电极,与所述主动元件阵列电连接;以及一参考电极,其中所述感测层是位于所述参考电极以及所述主动元件阵列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电极具有多个开口分别对应且重叠于所述第一感测电极的所述开口。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电极是形成于一彩色滤光片上或一偏光片上的导电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电极电连接一直流电源或接地。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测电极是被区分为:多个第一区感测电极,位于一第一区内;以及多个第二区感测电极,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成刘贵文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