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磁充氧射流释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2487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强磁充氧射流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高压潜水泵、进水接管、箱体、封板、射流器、空气进气管、高强磁杀藻器、四通、接管、释放器、三通、水枪头和支架组成,支架设于箱体下,高压潜水泵设于箱体内,与进水接管的一端连接,进水接管的另一端通过射流接板与射流器连接,射流器通过封板与高强磁杀藻器一端连接,空气进气管一端露出箱体外,另一端与高强磁杀藻器上端连接,高强磁杀藻器另一端通过四通与三通一端连接,四通的两端分别通过接管与释放器连接,三通另两端分别通过水枪管和水枪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使被污染的、蓝、绿藻疯长的景观水、池水、河水达到杀菌、灭藻、充氧和水循环的目的。(*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强磁充氧射流释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强磁和射流 器的负压吸气、充氧达到治理富营养化水体藻类的高强磁充氧射流释放装置,属 于环保
技术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和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大量富含氮磷等污染物的污 水排入生产河流、湖泊,导致水体产生污染,藻类疯长,水华覆盖,水体变色多 味,膻臭难闻,更甚者,鱼类死亡,而且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据调査,我国湖泊受污染比较严重,而且已经处于富营养化状态的己经达到 50-60%,为了治理这些受污染的水域,各级政府和环保界人士花费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例如我国滇池治理花费了 340多亿元,太湖治理已经耗资IOO多亿元,但 效果都不太明显!目前,治理因富营养化产生藻类繁殖的方法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的技术 方法(1) 物理技术方法,采用底泥疏浚、粘土喷洒复盖等方法(2) 化学技术方法;向污染水体投放各种化学药剂;(3) 生物技术方法;向污染水体加优势生物菌的方法; 以上三种方法,目前都在应用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存在的不足为 物理技术方法,即低泥疏浚方法,在城市景观河流和城市小型湖面水域可以采用,但在大的水体,如滇池、太湖、巢湖等使用,其可能性不大,而且该方法 有明显的时效性,时间一长,低泥又会长出;还有粘土喷洒复盖法,则"治表" 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化学技术方法,其优点是实施操作比较容易,杀藻效果短期明显,见效也快, 但该方法最大问题是容易引起二次污染,对水生、动、植物或多或少都会产生毒 素和毒情,而且部分化学元素会在水中富聚、残留,反而形成较为长期的危害;生物技术方法,即投放生物菌方法,会产生综合的抑制藻类的效果,但该种 方法费用昂贵,长期使用会抑制水体原有的水生物,改变原有的水体中的水生动、 植物的生物相,形成"异国化"倾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杀藻、充氧和使水流运动起来的"杀菌、灭藻、 充氧水循环"的高强磁充氧射流释放装置。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强磁充氧射流释放装 置,其特征在于,由高压潜水泵、进水接管、箱体、封板、射流器、空气进气管、 高强磁杀藻器、四通、接管、释放器、三通、水枪头和支架组成,支架设于箱体 下,高压潜水泵设于箱体内,与进水接管的一端连接,进水接管的另一端通过射 流接板与射流器连接,射流器通过封板与高强磁杀藻器一端连接,空气进气管一 端露出箱体外,另一端与高强磁杀藻器上端连接,高强磁杀藻器另一端通过四通 与三通一端连接,四通的两端分别通过接管与释放器连接,三通另两端分别通过 水枪管和水枪头连接。所述的射流器为锥体管,大端与进水接管连接。所述的髙强磁杀藻器由外壳、水气混合出水管、高强磁永磁钢组成,水气混 合出水管设于外壳中间, 一端与射流器的锥形端连接,另一端与四通连接,上端 与空气进气管连接,高强磁永磁钢设于水气混合出水管四周。所述的释放器为环形无缝管,在环形无缝管上设有至少一个孔眼。 本技术采用高压潜水泵提供压力水,高强磁杀藻器是本专利技术的核心部 件,利用高强磁、高流速对水体中的细菌和藻类起强的杀灭作用,当磁场强度达 到2100GS时,杀菌、灭藻效率就可以达到70%以上;而本专利技术的高强磁杀藻器 磁强可以达到3700GS以上,其主要原理是-(1) 高强磁直接作用于细菌细胞内的水和酸,改变了细胞原有的生理状态,使 酸软化或失去;(2) 在高强磁场的作用下,离子浓度失去平衡,影响了细胞内离子的迁移,减 少细胞的生长,以致使细胞死亡;(3) 高强磁场改变了细胞晶格内ra值及细胞晶格内象码,使细胞内部生理系统 发生混乱,从而抑制藻类的生长;(4)高流速水经过高强磁处理后溶解度增大,有利于含氧量的增加,而水体中 含氧量的增加会造成过量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厂)产生,起到杀藻、灭菌的 作用。本技术利用射流器产生负压,吸入空气,空气和水混合,空气中的氧以 双膜俚论扩散水中, 一部分含氧的水经过释放器孔眼释放于水中,达到向水中充 氧的目的;另一部分进入高压水枪以高压、高速、射流方式带动池、河水运动, 把静止的池、河水流动起来,循环起来,本专利技术通过各部件的联合作用,达到杀 菌、灭藻、充氧和水循环的目的,能使被污染的、蓝、绿藻疯长的景观水、池水、 河水达标。本技术的优点是能使被污染的、蓝、绿藻疯长的景观水、池水、河水达 到杀菌、灭藻、充氧和水循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高强磁充氧射流释放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强磁杀藻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释放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高强磁充氧射流释放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的高强磁充氧射 流释放装置由高压潜水泵l、进水接管2、箱体3、封板4、射流器5、空气进气 管6、高强磁杀藻器7、四通8、接管9、释放器IO、三通ll、水枪管12和水枪 头13和支架14组成,支架14安装在箱体3下,高压潜水泵1安装在箱体3内, 与进水接管2的一端连接,进水接管2的另一端通过射流接板与射流器5大端连 接,射流器5为锥体管,其锥形端通过封板4与高强磁杀藻器7—端连接,空气 进气管6—端露出箱体3外,另一端与高强磁杀藻器7上端连接,高强磁杀藻器 7另一端通过四通8与三通11 一端连接,四通8的两端分别通过接管9与释放 器10连接,三通11另两端分别通过水枪管12和水枪头13连接。如图2所示,为高强磁杀藻器结构示意图,所述的高强磁杀藻器7由外壳 15、水气混合出水管16、高强磁永磁钢17组成,水气混合出水管16安装在外 壳15中间, 一端与射流器5的锥形端连接,另一端与四通8连接,上端与空气 进气管6连接,高强磁永磁钢17设于水气混合出水管16四周。如图3所示,为释放器结构示意图,所述的释放器10为环形无缝管,在环 形无缝管上设有至少一个孔眼18。工作时,将本技术放在河流或湖泊水底,潜入压力泵1提供以大于1.5 米/秒流速的水,通过进水接管2、射流器5之后以大于3米/秒的水流进入高强 磁杀藻器7的水气混合出水管16,利用高强磁、高流速对水体中的细菌和藻类 起强的杀灭作用,吸入的空气与高速水流混合, 一部分进入释放器4,通过释放 器4的孔眼18,把含有氧的气水混合体释放于水体中,另一部分气水混合物以 高速水流进入水枪管12和水枪头13,加压加速,以高压力,大速度,产生射流, 推动池水的循环流动。权利要求1.一种高强磁充氧射流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高压潜水泵(1)、进水接管(2)、箱体(3)、封板(4)、射流器(5)、空气进气管(6)、高强磁杀藻器(7)、四通(8)、接管(9)、释放器(10)、三通(11)、水枪管(12)和水枪头(13)和支架(14)组成,支架(14)设于箱体(3)下,高压潜水泵(1)设于箱体(3)内,与进水接管(2)的一端连接,进水接管(2)的另一端通过射流接板与射流器(5)连接,射流器(5)通过封板(4)与高强磁杀藻器(7)一端连接,空气进气管(6)一端露出箱体(3)外,另一端与高强磁杀藻器(7)上端连接,高强磁杀藻器(7)另一端通过四通(8)与三通(11)一端连接,四通(8)的两端分别通过接管(9)与释放器(10)连接,三通(11)另两端分别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磁充氧射流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高压潜水泵(1)、进水接管(2)、箱体(3)、封板(4)、射流器(5)、空气进气管(6)、高强磁杀藻器(7)、四通(8)、接管(9)、释放器(10)、三通(11)、水枪管(12)和水枪头(13)和支架(14)组成,支架(14)设于箱体(3)下,高压潜水泵(1)设于箱体(3)内,与进水接管(2)的一端连接,进水接管(2)的另一端通过射流接板与射流器(5)连接,射流器(5)通过封板(4)与高强磁杀藻器(7)一端连接,空气进气管(6)一端露出箱体(3)外,另一端与高强磁杀藻器(7)上端连接,高强磁杀藻器(7)另一端通过四通(8)与三通(11)一端连接,四通(8)的两端分别通过接管(9)与释放器(10)连接,三通(11)另两端分别通过水枪管(12)和水枪头(1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瑞玉刘涛顾明发秦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淼淼水处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