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载具的输送轨道,属于机械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输送导轨阻力大,需要动用较多的驱动源的问题。本载具的输送轨道,包括载具轨道和轨道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轨道包括轨道底板、载具垫板与载具挡板,所述载具垫板与载具挡板安装在轨道底板上,所述载具挡板安装在载具垫板两侧,两侧载具挡板之间的距离略大于载具的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载具的输送轨道,具有构造简单,安装简单,阻力小,能节省外力驱动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载具的输送轨道。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医用配件的组装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医用配件都是在组装机上完成组装。在组装时,一般是将配件放置在载具上,载具能够在组装机上机架上移动至各个组装工位,实现配件之间的组装。为了保证载具移动运行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应当保证载具输送轨道的顺畅稳定。现有的送料系统主要是依靠链传动或履带传动或是各种输送带的传动。物料通过它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进行输送的,位于输送带上的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可能会滑动。对于精密组装的物料,例如:静脉针的组装。现有的输送系统由于输送精度低,被输送的医用配件在输送带上会移位,情况严重时甚至医用配件会从输送带上滑落。申请号为201510642485.9的中国专利中,里面提到了一种载具导轨,由附图可以看出,该载具导轨呈“凹”字形,载具能沿导轨凹槽平移。载具是通过下方设置的气爪推送来达到平移的效果,气爪的数量与导轨长度有关。由于该载具导轨摩擦力较大,为了载具能沿导轨凹槽前行,需要动用较多的驱动源,无形中造成了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阻力小,能节省外力驱动的载具的输送轨道。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载具的输送轨道,包括载具轨道和轨道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轨道包括轨道底板、载具垫板与载具挡板,所述载具垫板与载具挡板安装在轨道底板上,所述载具挡板安装在载具垫板两侧。本技术提供的载具的输送轨道,仅是单元轨道,若干单元轨道直线水平对接,通过轨道支撑架下的支撑架底板安装在机架上,即构成整个载具的输送线。根据实际增减载具的输送轨道的数量,及更改载具轨道的长度,以满足生产的需要,机动性强,简单方便。载具依次相互抵靠通过上述输送轨道,从载具输送线端部设置驱动源驱动载具前进,以载具长度的整数倍计算好工位整条线的工作长度,以此达到精准输送的效果,而不需要外驱动力来调整载具的到位情况,节省资源。载具挡板起导向作用,固定载具输送路线,载具在轨道中平移时不会左右晃动。载具挡板的长短数量不限,能起到固定载具输送路线的效果即可。载具垫板与两侧的载具挡板形成一个凹形空间,载具在凹形空间内平移。载具在载具垫板上被后面的载具推送平移,载具垫板表面打磨光滑,减少载具前行的摩擦力,提高推送效率。进一步的,载具垫板的一端设有斜面。载具的输送轨道之间进行对接,载具前端均从载具垫板的斜面端上到载具轨道。当载具前端行至载具垫板的另一端,继续前行时,载具前端先接触对接的载具垫板的斜面端,载具前端处于悬空状态,从而在不接触载具垫板的边端的情况下直接进入载具轨道,从而避免因安装或零件本身等原因导致轨道不能完全水平对接时,载具卡在载具垫板边端的情况。通过这一微调手段,即能保证载具在通过输送轨道时的不会轻易卡料,减小了安装难度。进一步的,载具挡板上设有滑轮。进一步的,滑轮突出于载具挡板,两侧滑轮之间的垂直距离略大于载具的宽度。载具实际上是在滑轮之间滑行,载具平移过程中,滑轮能有效帮助减少前移的摩擦力,辅助载具前行,滑轮与载具挡板形成的高度与载具相近,最大程度上引导载具前进,提高输送效率。滑轮数量越多,阻力越小,只要不互相干扰即可。进一步的,轨道底板上设有凹槽,载具垫板嵌装在轨道底板的凹槽内。进一步的,载具垫板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若干安装孔,轨道底板上设有与安装孔对应的定位孔。载具垫板嵌入轨道底板的凹槽,并定位安装在轨道底板的凹槽内,增加了输送垫板的稳固性,不会因大量载具的移动而产生移位,保证了载具输送过程的稳定性。进一步的,载具挡板的端部内侧设有导向角。设置导向角能起到导向作用,使载具能进入载具垫板与两侧的载具挡板形成一个凹形空间内,而不会卡在载具挡板的边角处,保证了载具输送过程中的顺畅稳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载具的输送轨道,若干输送轨道水平对接,安装在机架上,即构成载具的整个输送线。根据实际增减载具的输送轨道的数量,以满足生产的需要,机动性强,简单方便。2、通过设置光滑载具垫板与滑轮,大大减小了载具输送过程的摩擦阻力,从而不需要过多的外驱动力来输送,节省资源。3、通过在载具垫板的一端设有斜面,即能保证载具在通过输送轨道时的不会轻易卡料,保证了输送过程的顺畅,同时减小了安装难度,节省人力物力。总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构造简单,安装简单,阻力小,能节省外力驱动的载具的输送轨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仰视示意图。图3是载具上载具轨道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对接形成的效果图。图中,1、载具轨道;11、轨道底板;111、定位孔;112、底板凹槽;12、载具垫板;121、安装孔;122、斜面;13、载具挡板;131、导向角;14、滑轮;2、轨道支撑架;3、载具;A、载具垫板斜面端;B、载具垫板另一端。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载具的输送轨道。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5,为本实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载具轨道1和轨道支撑架2,载具轨道1包括轨道底板11、载具垫板12与载具挡板13,载具垫板12与载具挡板13安装在轨道底板11上,载具挡板13安装在载具垫板12两侧。本实施例中载具垫板12为一块整板,中间设有凹槽,凹槽上设有安装孔121,这样载具可不用接触安装固定件,沿载具垫板12的凸起肩部滑行。轨道底板11设有与安装孔121相对应的定位孔111。载具垫板12被嵌入轨道底板11的底板凹槽112内,利用固定件依次穿过安装孔121与定位孔111,使载具垫板12安装在轨道底板11上。安装孔121与定位孔111的形状根据固定件来定,例如螺丝,此时安装孔与定位孔则设计成螺纹状。载具垫板12也可以从下往上安装,在载具垫板12底部开孔,固定件不用穿过载具垫板12,这时载具垫板12就不用设凹槽,可以是一块整板,也可以是若干条状垫板。本实例例中载具轨道1通过2个轨道支撑架2安装在工作机架上。起支撑作用的轨道支撑架2的数量至少为1个,最好为2-4个,保证载具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在载具垫板12两侧各安装2块载具挡板13,载具挡板13上设有2个滑轮14,滑轮14与载具挡板13形成的高度与载具3相近。如图4所示,滑轮14突出于载具挡板13,两侧滑轮14之间的垂直距离略大于载具的宽度。载具实际上是在滑轮之间滑行,设置滑轮能有效减少输送过程中的阻力,最大程度上引导载具前进,提高输送效率。载具挡板13的安装数量,视设计长短而定,能基本起到护料作用即可,而且两侧的载具挡板也可错位安装,安装数量及方式并不限于本实施例,同时滑轮的数量也并不限于本实施例。载具垫板12的进料端设有斜面122。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载具的输送轨道,包括载具轨道和轨道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轨道包括轨道底板、载具垫板与载具挡板,所述载具垫板与载具挡板安装在轨道底板上,所述载具挡板安装在载具垫板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具的输送轨道,包括载具轨道和轨道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轨道包括轨道底板、载具垫板与载具挡板,所述载具垫板与载具挡板安装在轨道底板上,所述载具挡板安装在载具垫板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的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垫板的一端设有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具的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挡板上设有滑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具的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启明,
申请(专利权)人:梁启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