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载养殖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1682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1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载养殖舱,包括矩形舱体,所述舱体腰部设置一对导流板,使舱体内形成两个方形舱养单元;每个舱养单元四个角落安装一块斜板,形成8个生物过滤腔,所述生物过滤舱腔内部装填浮性滤料;相邻两个生物过滤腔中间位置布置气提提水腔,所述气提提水腔底部与舱养单元通过隔鱼网孔连通,通过气提提水腔内的气提装置与带滤装置不断将水提送至生物过滤腔内;所述生物过滤腔上设有与舱养单元连通的出水管,所述舱养单元内四根出水管的出水方向形成同向的环流状;所述导流板上安装螺旋桨推流装置,对两侧的舱养单元提供辅助的环流动力;所述舱养单元的上方还设有流水进水管,用于补充新的海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载养殖舱,属于水产养殖机械

技术介绍
我国水产养殖生产方式粗放,受外部水域环境恶化与内部水质劣化的影响,内陆和沿海近岸的养殖空间受到挤压,养殖产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中国工程院雷霁霖院士表示,走向深远海,开展海水养殖是满足日益增长的水产品供给需求的重要途径。船载水产养殖方式,尤其是深远海的船载养殖具有明显的几大优点,包括:海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海洋生物与海域资源丰富,具有长期稳定的开发价值;海域养殖容纳量高。但是,由于远离陆地,其限制因素也比较多,如:人力资源成本昂贵;电力资源的使用受限;设备维护成本高等。综合以上,要求船载水产养殖方式能够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和条件,具备较高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同时又必须兼顾节能效果,成为了本领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船载养殖舱,能耗较大,由于船舶的电力资源使用受限,导致养殖舱使用受到较大限制,同时养殖成本也较高。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船载养殖舱,包括矩形舱体,所述舱体腰部设置一对导流板,使舱体内形成两个方形舱养单元;每个舱养单元四个角落安装一块斜板,形成8个生物过滤腔2,所述生物过滤舱腔2内部装填浮性滤料;相邻两个生物过滤腔2中间位置布置气提提水腔1,所述气提提水腔底部与舱养单元通过隔鱼网孔连通,通过气提提水腔内的气提装置7与带滤装置3不断将水提送至生物过滤腔2内;所述生物过滤腔2上设有与舱养单元连通的出水管4,所述舱养单元内四根出水管4的出水方向形成同向的环流状;所述导流板上安装螺旋桨推流装置,对两侧的舱养单元提供辅助的环流动力;所述舱养单元的上方还设有流水进水管,用于补充新的海水。进一步的,所述矩形舱体的侧壁上设有排鱼孔5,矩形舱体内侧底部设有排鱼网板,排鱼时,所述排鱼孔5打开,所述排鱼网板自动提升,将鱼从所述排鱼孔5排出。进一步的,所述舱体的舱底为双锥形结构,以2个舱养单元底部中心为最低处,四周向中心倾斜。更进一步的,所述舱养单元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分两路分别连接至溢流管和排水泵,溢流管和排水管连接至船体弦外,高于海面,低于舱内水面。更进一步的,所述舱体的长宽比为1:2,水深12-20m。再进一步的,导流板两侧各布置一根流水进水管,通过取水泵抽取海水注入舱体,在每个舱养单元内形成旋转水流,带动水体内的固形物从舱底排水口经过溢流管排入大海,溢流高度为船体结构吃水线以上2m。再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泵设计流量为每2小时排出50%养殖水体,根据需要间歇开启。再进一步的,所述带滤装置3倾斜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将舱体分为两个舱养单元,实现了自净化循环,节约船舶上的紧缺电力资源;2)降低了养殖成本;3)螺旋桨推流装置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开启,增强了水流循环的效果,节约了能源。4)斜板的设置既能隔出生物过滤腔的空间,又有助于舱养单元内形成环流,一举两得。5)排鱼系统设计巧妙,通过自动提升的排鱼板与舱体侧壁上的排鱼孔实现自动排鱼。6)适用于海水游泳性鱼类养殖,养殖密度20kg/m3以上。7)可实现深远海水产养殖,促进生产方式从“捕捞”向“养殖”转变。8)有利于在边境海域发展渔业,建立生产基地,戍卫海域领土,有利于遏制他国侵占行为,并在边界争端交涉行动中争取主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船载养殖舱的整体结构透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船载养殖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船载养殖舱的工作原理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船载养殖舱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气提提水腔,2.生物过滤腔,3.带滤装置,4.出水管,5.排鱼孔,6.螺旋桨推流装置,7.气提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4,一种船载养殖舱,包括矩形舱体,所述舱体腰部设置一对导流板,使舱体内形成两个方形舱养单元;每个舱养单元四个角落安装一块斜板,形成8个生物过滤腔2,所述生物过滤舱腔2内部装填浮性滤料;相邻两个生物过滤腔2中间位置布置气提提水腔1,所述气提提水腔底部与舱养单元通过隔鱼网孔连通,通过气提提水腔内的气提装置7与带滤装置3不断将水提送至生物过滤腔2内;所述生物过滤腔2上设有与舱养单元连通的出水管4,所述舱养单元内四根出水管4的出水方向形成同向的环流状;所述导流板上安装螺旋桨推流装置,对两侧的舱养单元提供辅助的环流动力;所述舱养单元的上方还设有流水进水管,用于补充新的海水。为保证养殖水质,养殖舱内设计集成内循环水处理系统,由气提装置驱动。气提装置将养殖舱内的水体提升进入机械过滤装置,滤除水体内的残饵、粪便等颗粒物。经机械过滤装置过滤的水自流进入生物过滤腔,利用生物膜和硝化反应分解去除水体中的氨氮。生物过滤腔出水沿切向推动水流旋转。参见图1,所述矩形舱体的侧壁上设有排鱼孔5,矩形舱体内侧底部设有排鱼网板,排鱼网板开孔大小小于鱼体规格,排鱼时,所述排鱼孔5打开,所述排鱼网板自动提升,将鱼从所述排鱼孔5排出,进入鱼道。起捕时平台升起将鱼群驱赶至鱼道位置,电动闸门打开,鱼道开启,鱼群通过鱼道游弋至运输船或加工船。所述舱体的舱底为双锥形结构,以2个舱养单元底部中心为最低处,四周向中心倾斜。所述舱养单元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分两路分别连接至溢流管和排水泵,溢流管和排水管连接至船体弦外,高于海面,低于舱内水面。所述舱体的长宽比为1:2,水深12-20m。参见图1、2、4,导流板两侧各布置一根流水进水管,通过取水泵抽取海水注入舱体,在每个舱养单元内形成旋转水流,带动水体内的固形物从舱底排水口经过溢流管排入大海,溢流高度为船体结构吃水线以上2m。所述排水泵设计流量为每2小时排出50%养殖水体,根据需要间歇开启。参见图1,所述带滤装置3倾斜设置。综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船载养殖舱,解决了养殖舱集排污问题,水质净化问题,养殖成鱼的起捕问题。以上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进行各种变换和改进,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和改进仍然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载养殖舱,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舱体,所述舱体腰部设置一对导流板,使舱体内形成两个方形舱养单元;每个舱养单元四个角落安装一块斜板,形成8个生物过滤腔(2),所述生物过滤舱腔(2)内部装填浮性滤料;相邻两个生物过滤腔(2)中间位置布置气提提水腔(1),所述气提提水腔底部与舱养单元通过隔鱼网孔连通,通过气提提水腔内的气提装置(7)与带滤装置(3)不断将水提送至生物过滤腔(2)内;所述生物过滤腔(2)上设有与舱养单元连通的出水管(4),所述舱养单元内四根出水管(4)的出水方向形成同向的环流状;所述导流板上安装螺旋桨推流装置(6),对两侧的舱养单元提供辅助的环流动力;所述舱养单元的上方还设有流水进水管,用于补充新的海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载养殖舱,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舱体,所述舱体腰部设置一对导流板,使舱体内形成两个方形舱养单元;每个舱养单元四个角落安装一块斜板,形成8个生物过滤腔(2),所述生物过滤舱腔(2)内部装填浮性滤料;相邻两个生物过滤腔(2)中间位置布置气提提水腔(1),所述气提提水腔底部与舱养单元通过隔鱼网孔连通,通过气提提水腔内的气提装置(7)与带滤装置(3)不断将水提送至生物过滤腔(2)内;所述生物过滤腔(2)上设有与舱养单元连通的出水管(4),所述舱养单元内四根出水管(4)的出水方向形成同向的环流状;所述导流板上安装螺旋桨推流装置(6),对两侧的舱养单元提供辅助的环流动力;所述舱养单元的上方还设有流水进水管,用于补充新的海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载养殖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舱体的侧壁上设有排鱼孔(5),矩形舱体内侧底部设有排鱼网板,排鱼时,所述排鱼孔(5)打开,所述排鱼网板自动提升,将鱼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雷单建军吴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