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污水处理的顺序批量式反应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50821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顺序批量式反应器系统,该系统包括包括一个单独的容器,该容器由隔离装置细分为一系列分离的保持容积(蓄水池),这些保持容积通过隔离装置相对彼此密封。每一个隔离装置都以一定的方式形成,使得其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被动运动,以便使一批污水可以在不改变水位的情况下从其中一个相邻的保持容积进入下一相邻的保持容积,也就是说,隔离装置的被动运动调节了受影响的保持容积的容积变化,并同时保持该受影响的保持容积的水位相等。(*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污水(或废水)处理的顺序批量式(或序批式) 反应器系统。
技术介绍
Jl,批量式反应器(SBR)过程是一个生物污水处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成批的污ZK保存在分离的保持容积(或空间)内。每一批污水会在一保持容积 内停留预定的时间,以便实施净化过程的特定步骤。在完成这样的特定歩骤以 后,水被泵送到下一保持容积,在那里进行下面的步骤。通过这种方法, 一批 污水会经过一系列连续的保持容积。在现有技术中,顺序批量式反应过程使用 一个斜虫的容器或蓄水池作为一保持容积,因此污水是逐级的通过一系列蓄水 池的。通常第一蓄7jC池用于保存从净化设备输送的原污7jC。在一个周期(或循环) 的开始,保存在第一蓄水池内的所有原污7jC在一个小时内被传输至瞎二蓄水池 中。在第二蓄水池中将实施整个生物净化过程,这一过禾呈通常需要几个小时。 此后,将这批净化水(或清水)从第二蓄水池抽出,并输送到第三蓄水池中, 在那里进行保存。保存在第三蓄水池中的净化水可能会以缓慢的速度被排放出 去,以便使排水过程延续整个周期的时间,直到下一ftt净化水从第二蓄水池泵 送到第三蓄水池中为止。由于SBR过程的不连续进程,在每一个周期中,存放在每一个蓄7K池中的 水的体积会随着一个周期或者说一fttit入的原污水的总量发生改变。这种体积 变化发生在三个蓄水池中的每一个池中,而在每一个周期中,只有一定量的对 应于这类体积变化或者批量大小的污7义得到了处理。这种批量体积大小必须在 三个分离的蓄水池中设定三次。这将增加顺序批量式反应器设备的额外建设费 用。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h述缺陷的顺序批量式反应器系统,其特点是该系统的制造和操作更加简单。依照本技术,JI[W批量式反应器系统包括一个单独的容器,该容器由 隔离装置细分为一系列分离的保持容积(蓄水池),这些保持容积通过隔离装置 相对彼此密封。每一个隔离装置都以一定的方式形成,使得其能在一定程度上 进行被动运动,以便使一批污水可以在不改变水位的情况下从其中一个相邻的 保持容积进入下一相邻的保持容积,也就是说,隔离装置的被动运动调节了受 影响的保持容积的容积变化,并同时保持该受影响的保持容积的水位相等。在优选实施例中,每一个隔离装置由一个以密封方式固定在容器底壁和侧 壁上的柔性箔片(或可弯曲的金属薄片)制成。在固定隔离装置的位置,每一 个柔性箔片的面积都大于容器的截面积,这样柔性箔片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向两侧凸出,调整相邻保持容积的容积来响应将一ftbK从其中一个相邻的保持容积泵送到与另一个相邻的保持容积,不会在由柔性箔片隔开的保持容积之间产 生压差。因此,柔性箔片能够随着容器中的相邻保持容积内水的#^只变化产生被动运动。以生动的方式来说,这样的柔性箔片还可以因此被称作"滑水翼(water sail)"。在一个典型的实施例中,这个单独容^^皮分为三个保持容积或者蓄水池。 隔离是通过以密封方式固定在容器底壁(或底部)和侧壁上的两个柔性箔片实 现的。可以在柔性箔片的顶部边缘接附浮体,从而保持柔性箔片的上部边缘高 于水位。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描述,其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个具有三个蓄7]C池的顺辨比量式反应器的填充量示 意图;以及图2是本技术的具有三个保持容积的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示意图1涉及一个具有三个蓄水池的反应器系统,第一蓄水池的容积是30% (以任意单位计的典型值,例如1%相当于10m3),第二蓄水池的容积是 130%,而第三蓄水、池的容积也是30%。在一个周期(或循环)中,第一蓄7jc池 的填充量是时间的函数,它由图1中的最低部分的阴影表示。这个周期的开始 lh O小时)处,条一蓄水池被完全充填至30%,而具有总容积为130%的第二蓄水池则只填充至100% (请注意,为了图示的目的,第二蓄水池标注的容积范围是30%至160%,真正的范围应该是0%至130%)。在这个周期的第一步骤中,将第一蓄水池中的废水从第一蓄水池泵送到第 二蓄水池中, 一小时后,第二蓄zK池完全充满至130。/。。此后进行生物净化处理 步骤,该步骤从2h至7h (或第2至第7小时)持续5个小时。在这些处理步骤 的最后, 一批数量为30%的净化水从第二蓄水池抽出并向辦俞送到第三蓄水池, 使第三蓄水池充填至30% (请注意,因为图示的原因,第三蓄水池的容积30% 被标注在范围160%至190%之间)。图1中白色区域代表空的或未充填的蓄水池 容积。在现有技术的处理系统中,需要提供的蓄水池的总容积是190%,其中总 容积的一些部分在整个周期中是空的或未充填的。各个蓄水池中未充填的或空 的部分由图1中白色部分来表示;也就是说,例如第一蓄水池经过一个小时后 在2h处几乎是空的,此后它又再次缓慢且连续地被充填,直至过程的最后8h 处。另外,可以看到,在循环周期的开始和结尾,在lh-2h和7h-8h之间的时间 段,第二蓄水池的相应部分是空的。在循环周期从lh至7h的最初的6个小时 内,第三蓄水池中的净化水被缓慢地排出,然后当一批净化水从第二蓄水池输 送时,第三蓄水池在这个周期的最后一个小时又被重新充填。图2是本技术的顺稱比量(或序批)式反应器系统的相应示意图。该 系统包括一个具有160%容积和两个可移动的隔离装置(或隔离件)的的单独容 器,所述两个隔离装置将容器的容积细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保持容积(或存 放空间)。开始时第一保持容积在30%容积处,第二保持容积在100%容积处(请 注意,为了图示的目的,第二保持容积被标注在30%至130%范围内,也就是说, 它对应的容积是100%)。在这个周期的开始第三保持容积同样也具有30%的容 积。在处理过程的第一小时内, 一批体积为30%的废水从第一保持容积被泵送 到第二保持容积,因此第一保持容积的容积减少了约30%,而第二保持容积的 容积增加了相应的数量。第一和第二保持容积的这些容积的改变是通过容器中 的第一和第二保持容积之间的隔离装置的被动运动来实现的,这种运动减少了 第一保持蓄水池的容积,而增加了第二保持蓄水池的相对应数量的容积。此后, 第二保持蓄水池的容积在接下来的从2h至7h的5小时内保持恒定,其中生物 处理过程在这段时间内在第二保持蓄水池中进行。与此同时,新进的废水开始5再次充填第一保持容积,使得其容积在该过程的乘l涂时间内连续地增加至30%。 同时,通过排放净化7乂第三保持蓄水池的容积连续地减小,而第二保持容积的 容积保持恒定。在2h至7h之间第—.:保持容积进行生物处理期间,第一和第二 蓄水池之间以及第二和第三蓄水池之间的隔离装置一直在运动,以便完成第一 保持容积的容积的连续增加,并伴随着第三保持蓄水池中容积的相应减小。换 句话说,第一和第二隔离装置原则上是以相同的速度移动,以完成第一和第三 蓄水池之间这些容积的改变,而^B二保持蓄7jC池保持一个恒定容积。tti^地通过使用柔性箔片(或薄片)作为隔离装置来实现隔离装置的运动, 这些柔性箔片固定在容器的底壁和侧壁,它们具有足够大的面积,以便它们能 够向两侧凸出(或向一侧和另--侧膨胀),从而允许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保持容积在30%和几乎为0%之间变化,并允许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顺序批量式反应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容器,所述容器被隔离装置细分为一系列分离的水保持容积,所述水保持容积通过隔离装置相对彼此密封,以便所述水保持容积可以依次的接纳一批要在其中进行处理的水,每一个所述隔离装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被动运动,以便使一批水可以从其中一个相邻的保持容积进入下一个相邻的保持容积的时候可以通过所述水隔离装置的被动运动调节受影响的保持容积的容积变化,并同时保持所述水受影响的保持容积的水位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戴德里奇斯
申请(专利权)人:废水废物处理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