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兆弟专利>正文

地下管廊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0312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31 0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地下管廊防护结构。包括两条相对置的水泥土搅拌桩墙,所述的水泥土搅拌桩墙由若干水泥土搅拌桩沿径向相互连接而成,两条水泥土搅拌桩墙中间形成地下管廊容置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用于地下管廊的防护,防止地下管廊水平方向的位移或竖直方向的沉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涉及一种地下管廊防护结构,适用于防护地下管廊。
技术介绍
地下管廊又称共同沟,它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日本首都东京市政机构就在市中心九段地区的干线道路下,将电力、电话、供水和煤气等管线集中铺设,形成了东京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此后,1963年制定的《关于建设共同沟的特别措施法》,从法律层面规定了日本相关部门需在交通量大及未来可能拥堵的主要干道地下建设“共同沟”。国土交通省下属的东京国道事务所负责东京地区主干线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和管理,次干线的地下综合管廊则由东京都建设局负责。北京早在1958年就在天安门广场下铺设了1000多米的综合管廊。2006年在中关村西区建成了我国大陆地区第二条现代化的综合管廊。该综合管廊主线长2公里,支线长1公里,包括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管廊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条相对置的水泥土搅拌桩墙(1),所述的水泥土搅拌桩墙(1)由若干水泥土搅拌桩沿径向相互连接而成,两条水泥土搅拌桩墙(1)中间形成地下管廊容置腔(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管廊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条相对置的
水泥土搅拌桩墙(1),所述的水泥土搅拌桩墙(1)由若干水泥土
搅拌桩沿径向相互连接而成,两条水泥土搅拌桩墙(1)中间形成
地下管廊容置腔(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廊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两条水泥土搅拌桩墙(1)靠近地下管廊容置腔(2)的一
侧分别设有若干预制桩(3)且预制桩(3)与水泥土搅拌桩墙(1)
紧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管廊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预制桩(3)沿径向相互连接从而形成与水泥土搅拌桩墙(1)
长度相同的预制桩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管廊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预制桩(3)上设有凹凸卡接机构(4),相邻的预制桩(3)
通过凹凸卡接机构(4)相互紧密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管廊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凹凸卡接机构(4)包括延伸出预制桩(3)外部的凸出部
(5)及向预制桩(3)内部凹进的凹进部(6),所述的凸出部(5)
与凹进部(6)形状和大小相配适从而能使两根相邻的预制桩(3)
紧密贴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管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兆弟
申请(专利权)人:周兆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