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防渗屏障及其建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419310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2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垂直防渗屏障及其建筑方法,涉及垂直防渗墙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垂直防渗墙的防化学腐蚀能力,提高防渗效果。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垂直防渗屏障的建筑方法包括:开挖沟槽,所述沟槽的底部伸入地底的不透水层;在沟槽的至少一侧侧壁上铺设复合土工膜,复合土工膜分体之间用密封剂搭接,在所述复合土工膜上,面向所述沟槽内侧的一侧上具有无纺布;向沟槽内回填物料,在沟槽内形成与所述复合土工膜上面向所述沟槽内侧的无纺布结合的垂直防渗墙,相互结合的复合土工膜与所述垂直防渗墙构成垂直防渗屏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垂直防渗墙,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垂直防渗屏障的渗透系数较小,可小于等于1×10‑7cm/s,能够满足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垂直防渗墙
,特别是涉及一种垂直防渗屏障及其建筑方法
技术介绍
人们在不断进行城市化的过程中,都会在日常生活中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或是在工业生产上产生大量的工业垃圾。对于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一部分可进行焚烧处理,另外一部分无法进行焚烧的则需要进行垃圾填埋处理。在垃圾填埋处理中,为了防止含有有毒有害的物质从垃圾填埋场向四周渗透,避免有毒有有害物质污染周围的环境,在垃圾填埋场的底部铺设有一层水平的防渗层,在垃圾填埋场的四周左右垂直防渗墙,以阻断有毒有害的物质从垃圾填埋场向四周渗透。或是,在水利工程中,为了放置水的外溢,同样设置有水平防渗层和位于河道两侧的垂直防渗墙。其中,垂直防渗墙可以分为刚性防渗墙、塑性防渗墙和柔性防渗墙。刚性防渗墙兼具承重和防渗作用,其建筑方式为通过钢筋水泥组建而成,其中,由于刚性防渗墙弹性模量高,易产生应力集中出现裂缝,形成渗漏隐患部位。且不耐化学腐蚀。塑性防渗墙是根据刚性防渗墙的缺点进行改进的防渗墙技术,其用膨润土、粘土等掺合材料取代普通混凝土中部分水泥而形成的低强度、低弹性模量的防渗墙材料,但其只是改善了刚性防渗墙的不足,并不能完全解决以上问题,同样易产生应力集中出现裂缝,形成渗漏隐患部位。且耐化学腐蚀能力差。柔性防渗墙目前较多应用在水利工程上,具有施工简单、工程造价低、与周围土体相似、施工场地可再次开发建设等特点,但其防渗性能很难满足<1×10-7cm/s的环保要求。HDPE垂直帷幕防渗技术,耐化学腐蚀能力好,但是搭接难度大,沟槽与土工膜结合部绕渗问题难以解决。以上防渗墙中刚性防渗墙、塑性防渗墙缺点是只具有隔离作用,不耐化学腐蚀,渗滤液容易通过沟槽底部绕渗、裂隙透过;柔性防渗墙耐化学腐蚀,渗滤液通过沟槽底部绕渗、结合部位透过,从而使其中的有害物质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垂直防渗屏障及其建筑方法,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垂直防渗墙的防化学腐蚀能力,解决沟槽与墙体结合部渗漏,提高防渗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垂直防渗屏障的建筑方法,包括:开挖沟槽,所述沟槽的底部伸入地底的不透水层;在沟槽的至少一侧侧壁上铺设复合土工膜,在所述复合土工膜上,面向所述沟槽内侧的一侧上具有无纺布;向沟槽内回填物料,在沟槽内形成与所述复合土工膜上面向所述沟槽内侧的无纺布结合的垂直防渗墙,相互结合的复合土工膜与所述垂直防渗墙构成垂直防渗屏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可选的,前述的垂直防渗屏障的建筑方法,其中所述在沟槽的至少一侧侧壁上铺设复合土工膜,具体为:依次将相邻的两块复合土工膜分体搭接,并在相邻的两块复合土工膜分体的搭接区域涂抹粘结剂,进行碾压使相邻的两块复合土工膜分体粘结在一起。可选的,前述的垂直防渗屏障的建筑方法,其中在相邻的两块复合土工膜分体搭接中,靠近水流源头的复合土工膜分体搭接于远离水流源头的复合土工膜分体上。可选的,前述的垂直防渗屏障的建筑方法,其中所述搭接区域的搭接距离大于45cm。可选的,前述的垂直防渗屏障的建筑方法,其中所述搭接区域的搭接距离随所述搭接区域的深度增加而增加。可选的,前述的垂直防渗屏障的建筑方法,其中所述在沟槽的至少一侧侧壁上铺设复合土工膜,具体为:在所述沟槽顶部的至少一侧开挖锚固沟,将复合土工膜的顶部从所述沟槽的顶部铺设至所述锚固沟内;对所述锚固沟填埋,使所述复合土工膜的顶部固定于所述锚固沟内。可选的,前述的垂直防渗屏障的建筑方法,其中所述在沟槽的至少一侧侧壁上铺设复合土工膜,具体为:在沟槽的一侧侧壁上铺设复合土工膜;所述向沟槽内回填物料,之前,还包括:在沟槽的另一侧侧壁上铺设有钠基膨润土防水毯。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垂直防渗屏障,包括:形成在沟槽内的垂直防渗墙;复合土工膜,所述复合土工膜位于所述沟槽的至少一侧侧壁与所述垂直防渗墙之间,在所述复合土工膜上面向所述沟槽内侧的一侧上具有无纺布,所述复合土工膜上面向所述沟槽内侧的无纺布与所述垂直防渗墙结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可选的,前述的垂直防渗屏障,其中所述复合土工膜上背向所述沟槽内侧的一侧上具有无纺布,所述复合土工膜上背向所述沟槽内侧的无纺布与所述沟槽的侧壁结合。可选的,前述的垂直防渗屏障,其中所述复合土工膜由M层叠加而成,M层中相邻的两层均为土工膜和无纺布,M为大于等于3,小于等于5的奇数。可选的,前述的垂直防渗屏障,其中所述复合土工膜由依次将相邻的两块复合土工膜分体搭接,并在相邻的两块复合土工膜分体的搭接区域涂抹粘结剂,进行碾压使相邻的两块复合土工膜分体粘结在一起形成。可选的,前述的垂直防渗屏障,其中所述复合土工膜的顶部被填埋在从所述沟槽的顶部铺设至所述沟槽顶部的至少一侧开挖的锚固沟内。可选的,前述的垂直防渗屏障,其中在沟槽的一侧侧壁上铺设复合土工膜;在沟槽的另一侧侧壁上铺设有钠基膨润土防水毯。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及其建筑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沟槽的至少一侧的侧壁上铺设复合土工膜,其中,复合土工膜的外表面上具有无纺布,将物料填入沟槽后,复合土工膜上面向所述沟槽内侧的无纺布可结合的垂直防渗墙紧密牢固的结合,使复合土工膜在垂直防渗墙上形成一层牢固的防渗层,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垂直防渗墙,本专利技术中的垂直防渗屏障的渗透系数较小,可小于等于1×10-7cm/s,能够满足环保要求。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垂直防渗屏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垂直防渗屏障及其建筑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垂直防渗屏障的建筑方法,其包括:开挖沟槽10,所述沟槽的底部伸入地底的不透水层20;沟槽的位置可位于填埋场的一侧、两侧或四周环形沟槽,或是沟槽的位置位于河道、沟道的一侧或两侧;沟槽的宽度根据具体防渗需求而定,如60cm;沟槽的底部可伸入于不透水层预定的距离,具体的可在20-100cm;在沟槽的至少一侧侧壁上铺设复合土工膜30,在所述复合土工膜30上,面向所述沟槽10内侧的一侧上具有无纺布;其中复合土工膜中至少包含有2层,一层为无纺布,另一层为土工膜;土工膜以塑料薄膜作为防渗基材,与无纺布复合而成的土工防渗材料,新材料土工膜它的防渗性能主要取决于塑料薄膜的防渗性能。目前,国内外防渗应用的塑料薄膜,主要有聚氯乙烯(PV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垂直防渗屏障及其建筑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垂直防渗屏障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挖沟槽,所述沟槽的底部伸入地底的不透水层;在沟槽的至少一侧侧壁上铺设复合土工膜,在所述复合土工膜上,面向所述沟槽内侧的一侧上具有无纺布;向沟槽内回填物料,在沟槽内形成与所述复合土工膜上面向所述沟槽内侧的无纺布结合的垂直防渗墙,相互结合的复合土工膜与所述垂直防渗墙构成垂直防渗屏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防渗屏障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挖沟槽,所述沟槽的底部伸入地底的不透水层;在沟槽的至少一侧侧壁上铺设复合土工膜,在所述复合土工膜上,面向所述沟槽内侧的一侧上具有无纺布;向沟槽内回填物料,在沟槽内形成与所述复合土工膜上面向所述沟槽内侧的无纺布结合的垂直防渗墙,相互结合的复合土工膜与所述垂直防渗墙构成垂直防渗屏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防渗屏障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沟槽的至少一侧侧壁上铺设复合土工膜,具体为:依次将相邻的两块复合土工膜分体搭接,并在相邻的两块复合土工膜分体的搭接区域涂抹粘结剂,进行碾压使相邻的两块复合土工膜分体粘结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防渗屏障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块复合土工膜分体搭接中,靠近水流源头的复合土工膜分体搭接于远离水流源头的复合土工膜分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防渗屏障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区域的搭接距离大于45c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防渗屏障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区域的搭接距离随所述搭接区域的深度增加而增加。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防渗屏障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沟槽的至少一侧侧壁上铺设复合土工膜,具体为:在所述沟槽顶部的至少一侧开挖锚固沟,将复合土工膜的顶部从所述沟槽的顶部铺设至所述锚固沟内;对所述锚固沟填埋,使所述复合土工膜的顶部固定于所述锚固沟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防渗屏障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世平何顺辉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联格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